议地下水作用在岩土工程

时间:2022-10-11 08:25:56

【前言】议地下水作用在岩土工程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是越来越重要,其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而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在工程勘察中应结合工程特点提供地下水的完整资料: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

议地下水作用在岩土工程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笔者自己从事此行业的工作经验,说出了在岩土工程地下水测量方法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分析,并进行了探讨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地下水;岩土;勘察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uthor himself engaged in this industry work experience, spoke in the groundwater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method has some problem and reason analysis, and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and the solving method.

Keywords: groundwater; Geotechnical; survey

中图分类号:TU991.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是越来越重要,其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而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在工程勘察中应结合工程特点提供地下水的完整资料: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排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只有准确合理地查明地下水位,并评价地下水的作用和影响,才能预测可能的后果和提出工程防治措施。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实例提出了传统地下水测量方法在岩土工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方法和思路。

1岩土工程勘察中关于地下水方面内容

在岩土工程勘察时,岩土工程师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着眼于设计和施工的需要,提供地下水的完整资料。并评价地下水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预测可能的后果和提出工程防治措施。

(1)岩土工程勘察中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基础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2)岩土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基础选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3)岩土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分析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的变化,及其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这是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4)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应根据工程特点、气候条件等,分析地下水位、水质及动态变化产生的对岩土体及建筑物的力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

2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分析

有些城市由于生活污水管线的遗漏,表层中会存在一层上层滞留水,因此,土层中的地下水可能有两层或者更多层。以常规方法测量地下水位时,若下层土的水位高于上层承压水,钻孔中其水位就会上涌,因此可将之测出来;而若下层土的水位低于上层,则测出的水位只是上层土的水位(上层的滞留水),若把其水位作为实际地下水位,在计算上就会造成失真。

如开挖一个基坑(如图1),深度为:H=h1+h2+h3+h4+h5,若地下水位埋深为h1,则坑底深度的自重应力为:

σs1=γ1h1+γ1′h2+γ2′h3+γ3′(h4+h5)

建筑物及基础受到的浮力为:u1=γw(h2+h3+h4+h5)

基底附加应力为:σ=(P/A)-σs1-u1

若地下水位埋深为H1=h1+h2+h3+h4,第二层(厚h3)为隔水层,上部存在一层上层滞水,其水位埋深为h1,则坑底深度的自重应力为:

σs2=γ1h1+γ1sat h2+γ2h3+γ3h4+γ3′h5=γ1h1+γ1h2+γ3h3+γ4h4+γ5′h5+γwh2

建筑物及基础所受浮力为:u2=γwh5

基底附加应力为:σ=(P/A)-σs2-u2

基底深度的自重应力增加而地下水浮力减少。虽然基底附加应力变化不大,(γ1sat与γ1、γ3sat与γ1近似相等,γsat略大于γ),但后一种情况下基础的旁侧荷载增加了γwh2+(γ2-γw)h3+(γ3-γw)h4,地基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因此,将上层滞水水位作为实际地下水位,将使计算结果过于保守,特别是对于欠补偿基础,在P/A

3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解决方法探讨

3.1解决问题的思路

由于工程勘察钻孔浅,施工快,往往只能得到钻孔初见水位、终孔0.5h水位等资料。既然问题是由于地下水资料失真造成的,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可放在准确查明地下水状况上。笔者的设想是:设计一种可同时测取水平向和铅直向水压力的水压计(圆柱(筒)状),进行分层水压测量。若两个方向的水压力相等,并等于地下水位反映的压力,说明含水层是连通的,无需进行进一步的工作。在上层含水而下层不含水的情况下,地下水将沿钻孔向下流动并向两侧土层中渗流因,而会测得铅直向水压力大于水平向水压力,这时,就需根据各土层的渗透性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一定进尺之后,在隔水层处进行密封,分段测量,以进一步查明下部各层的地下水状况。

3.2解决方法探讨

既然岩体中地下水沿贯通裂隙渗流,岩体中必然存在含水裂隙带,我们可以找出裂隙含水带位置,用裂隙带渗流的方法进行考虑。为测取岩体中的真实地下水位,进而找出透水带,可采取如下方法在钻孔中进行水位测量。为操作方便,可以采取分段钻进方法,设计好每天的钻进工作量,开钻后可以先以一天的钻进量为一段。每天钻进结束后,将孔中水抽干,第二天开钻前测量水位,即可查明该段是否含水。若上部地层均不含水,则可一直这样进行下去。若上部已有含水层(如第四系含水层),则需将测量段密封起来,抽干其中的水,第二天测量该段是否有水及水压大小以确定其含水性及水位情况。岩体完整段一般不含水,节理、裂隙密集段可能有水,也可能无水,总体来说,由于岩体中渗透的裂隙性,钻孔中肯定只有小部分区段有水(一般在断层、密集节理带产出部位)。这样,通过测量可以把地层分为含水段与不含水段,再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测量,确定出地层的含水部位(裂隙带)与不含水部位(与水文地质中的找水勘探类似)。以此资料作为岩体稳定性分析的依据,要准确可靠得多。含水带确定之后,可以根据含水带的分布特点,用裂隙渗透的原理,来确定地下水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以最简单的边坡平面破坏模型为例,其计算如下:

边坡滑面裂隙带宽d,长为L,全滑面上的水头差为H,则地下水作用力为:

J=(H/L)・γw・d・L=H・γw・d

此即为裂隙带上的总渗透力,平行于滑面,方向向下,作为下滑力参与计算,而滑面上计算应力时不再计及地下水浮力。边坡的安全系数为:

式中W―――滑体的总重量;

α、φ、c―――分别为滑面倾角、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这样算出的地下水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比之用浸润线(图2中虚线)计算的影响要小得多。

4结论

岩土工程问题中,地下水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准确合理地查明地下水位,不仅使资料的可靠程度更高,而且可更好地利用岩土体的潜在能力。(1)岩体中地下水的确定,可以用裂隙渗流的理论对待,先找出含水带,再根据有水带的形态确定地下水的影响。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样做更为重要。(2)土体中地下水的确定,在勘察中应注意是否有隔水层,各含水层是否贯通。为此,需设计一种双向水压计进行水压测量。若含水层不贯通,则要特别注意分层确定各层的水位。地下水位不同,建筑基础的设计可能会有质的差别,如前述抗拔桩基础,完全可以免掉。

上一篇:对灌云县中小河流治理措施的探讨 下一篇:探讨市政道路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