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上好小学生的音乐课`

时间:2022-10-11 07:18:46

简析如何上好小学生的音乐课`

【摘 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音乐 学习 环境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84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而纵观一些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状况,不禁令人担忧。由于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配备不足,以至大部分孩子都没机会走进理想的音乐殿堂。另外,个别兼职音乐的老师并不重视副科,没有认真上好音乐课,通常只是播放光碟给学生跟着唱,让学生自学为主。可想而知,学生在音准、节奏都没能掌握,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去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了。我想,教师音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是造成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因素。

是时候去改变一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了!我觉得,除了加强音乐教师的基本技能培训,安排教师专职专教外,还得调整一下现行的综合评价方案。第一、要调整评价的对象。抽测的班级应该改为六年级和一至五年级其中的一个级。第二、抽测的形式:1至5年级以考查唱歌、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为主;而6年级则重点考查歌曲的演唱,数量适当增加。只有这样,学校领导才会高度重视综合评价,做到层层落实,教师们也会认真地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各个年级抓好了,到了六年级,音乐教师便可以专心地进行全面复习了。至于开卷考查1―11册的音乐知识这一项,应该考虑免去。一是因为范围太广,复习起来太花时间;二是以开卷的形式来考查实在没什么意义。不少老师让学生把基础知识都抄到书本上,也就是说,这样的开卷考试只能考查学生“抄袭”的能力,而不能考查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真正掌握。总之,无论进行怎样的综合评价,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不能残酷地扼杀孩子们对快乐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请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用现有乐器,努力营造欢快的学习环境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阔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还是培养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许老师说的这番话让我感触特别深刻。是呀,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多么希望我的学生都能爱上音乐,懂得享受音乐,我多么希望每天能看到他们在校园里哼着曲子边走边笑的身影啊!

上一篇:论提高高中学生英语成绩的重要性及方法 下一篇:将初中体育课堂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