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玉米栽培模式

时间:2022-10-11 06:38:01

“三高”玉米栽培模式

玉米生产存在着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物资费用高、生产规模小的问题,要提高玉米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必须选择优质品种,推广配套栽培技术。“三高”玉米栽培,即高油、高赖氨酸、高淀粉玉米生产,是优质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

高油玉米是指玉米的含油量高。普通玉米的籽粒含油量一般在4%-5%,而高油玉米籽粒含量比普通玉米平均高50%以上,故称高油玉米。用玉米籽粒榨出的玉米油称玉米胚芽油,这种油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高级植物营养油。

高赖氨酸又称优质蛋白玉米是指赖氨酸含量在0.33%-0.54%之间,平均0.38%,双普通的玉米增加46%;色氨酸含量平均为0.093%,比普通玉米增加66%。高赖氨酸玉米改善了普通的玉米蛋白质营养品质的同时,也改进了其食用口感。高赖氨酸玉米口感鲜、甜、香而适口,嚼之松软而不粘牙齿。食用其青嫩玉米更具有独特风味,不仅富含营养而且食之也是一种享受。

高淀粉玉米是指籽粒淀粉含量达70% 以上的专用型玉米,而普通玉米只有60%-69%。玉米淀粉是各种作物化学成分最佳的淀粉之一,有纯度高(达99.5%)、提取率高(达93%-96%)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化学、纺织等工业,据调查,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工业制品达500余种。因此,发展高淀粉玉米生产,不但可为淀粉工业提供含量高、质量佳、纯度好的淀粉,种植高淀粉玉米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高淀粉玉籽粒的淀粉含量在73%以上,出粉率比普通玉米增加2%以上。

一、高油玉米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选择含油量高、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如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高油1、2、6、8和高油115等。

2.适期早播

高油玉米一般生育期较长,籽粒灌浆速度较慢,若中后期温度偏低,则不利于高油玉米的正常成熟,导致产量、品质低下,因此适期早播,延长生育期,是实现高油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3.合理密植

高油玉米适宜密度亩保苗3500株。为了减少空杆,提高群体整齐度,出苗数应为适宜定植密度的两倍速左右;4-5片叶期间苗,留苗数应为适宜定植密度的1.3-1.5倍数;拔节期定苗时应在适宜种植密度的上限。吐丝期可结合辅助授粉去弱株,消灭空杆以确保群体整齐一致。

4.科学施肥

为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粒重和含油量,应增施氮、磷、钾肥。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五氧化二磷5,氮素10,硫酸锌1-2,苗期追施氮肥2-3,拔节后5-7天亩重施氮肥10。

5.化控调控

高油玉米植株偏高(通常高2.5-2.8m),控高防倒是种植高油玉米实现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可在大喇叭口期,每亩喷施玉米健壮素30ml,或在大喇叭口期亩喷施新型生长调节剂一支。

6.及时除治病虫害

高油玉米对大小斑病有较强的抗性,但玉米螟发生率较高。要进行及时防治防控。

二、高赖氨酸玉米栽培技术

种植高赖氨酸玉米,提高籽粒赖氨酸含量能改善玉米品质,但提高玉米蛋白质含量不足以改善玉米品质,蛋白质也有“质量”的问题,即蛋白质含有动物所需要的氨基酸多,就是优质的。大量研究证明,畜禽饲料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第二为蛋氨酸,第三为色氨酸。这三种氨基酸都是人或单胃动物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而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1.高赖氨酸玉米栽培存在的问题

1.1产量低。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产量一般比普通玉米杂交种产量低10%左右。

1.2粒重低。高赖氨酸玉米籽粒容重比普通玉米平均低6%。

1.3含水量高。玉米在收获时脱水困难。

1.4晚感穗腐病。

1.5在冷凉条件下发芽率低。

这些都限制了高赖氨酸玉米的应用推广。但这些并不足以否定高赖氨酸玉米的前景,因为,我们能通过育种手段、栽培方法及其他技术措施的合理结合应用,解决或弥补这些不足。例如,在育种方面,有此育种家认为,可以通过一些育种手段,改变高赖氨酸玉米的表型,使之由软质胚乳变为硬质或半硬质、半软质胚乳,这样就可以提高通过合理增加密度,提高高赖氨酸玉米的产量,玉米是我市种植的第一大作物,但高赖氨酸玉米目前的推广面积还很少。如果解决了高赖氨酸玉米的生产上的不足,使其产量与普通玉米相等或更高,那么高赖氨酸玉米将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高赖氨酸玉米栽培要点

高赖氨酸玉米栽培与普通玉米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2.1因地制宜选好良种。实验证明,半硬质胚乳的高赖氨酸玉米产量高,感病轻;而粉质化的品种在多雨年份或多雨地区晚感穗粒腐病。

2.2防止与普通玉米串粉高赖氨酸玉米属于奥帕克-2类型,如果与普通的玉米串粉,当代籽粒就会变成普通玉米类型,失去了软质胚乳的特性,也同时失去了赖氨酸含量高的特点。因为高赖氨酸玉米软质胚乳为隐性性状,而普通玉米是显性。因此,生产上种植高赖氨酸玉米时需与普通的玉米有一定的隔离区,避免串粉,影响高赖氨酸玉米的赖氨酸含量。防止串粉,隔离方法:一是空间隔离,相隔距离一般在200米以上。二是时间隔离,即错期播种,使高赖氨酸玉米的吐丝期与其它玉米的散粉期错开,错开应根据双方的生育期而定,生产上一般是提早播种20天以上。三是利用屏障隔离,如利用树林、村庄或高杆作物等做屏障物。

2.3苗期早管。高赖氨酸玉米种子出苗后长势往往比普通玉米弱,在田间管理上要突出“四早”:一是早追肥;二是早中耕,促根下扎;三是早间定苗,四叶定苗子;四是早防治病虫害,确保玉米健壮生长。

2.4根据生育特点,科学施肥。目前生产上推广的高赖氨酸玉米品种,其籽粒灌浆期偏短,影响粒重的提高。所以要注意施足基肥,增施磷肥,为避免后期早衰,增加粒重,抽穗前可适当增施速效氮肥。高赖氨酸玉米籽粒在灌浆时有提前终止醇溶蛋白质的特点,随着醇溶蛋白的提前终止,茎秆运往了粒的蔗糖大为减少,致使千粒重降低。因此在雌穗花丝开始抽出时应增施粒肥,以满足玉米籽粒对养分的需要。

2.5适时收获,及时晾晒。高赖氨酸玉米的收获期不宜太迟,正常情况下,苞叶变黄便可收获,并要选择晴天进行,同时要及时晾晒。因为高赖氨酸玉米成熟后籽粒的脱水速度较慢,所以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并且一定要晒到标准含水量(14%)时才可入库或贮藏。如需要在仓库贮藏较长时间,一定要采取预防象鼻虫等仓库害虫为害,因为这些害虫喜食高赖氨酸玉米。高赖氨酸玉米成熟时果穗籽粒含水量较普通玉米略高,以防霉烂。在贮存期间,由于高赖氨酸玉米适口性好,易招虫害,要经常检查,以防害虫危害。

三、高淀粉玉米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高淀粉玉米在隔离区的设置、整地播种技术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与高赖氨酸玉米相同,此处不再重复。它在高产栽培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良种,合理密植

通常在玉米高产栽培中,选用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的紧凑型良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重要保证。但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在普通地力条件下,种植密度以每亩3000-3500株较合适。

2.肥水要求

播前应施足底服,一般亩施优质农肥1-2方,化肥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分配比例大体为:种肥10%、苗肥30%。攻穗肥40%(大喇叭口期以前追施)、攻粒肥20%(吐丝期追肥)。除种肥处,施用肥料时应开沟条施玉米行间。

“有肥无水,玉米咧嘴”说明了水对玉米生长的重要意义。玉米一生中需水量较大,对缺水最敏感的时期是大喇叭口期和抽丝期后15天左右。前者缺水会造成空秆,而后者则会出现“秃顶”的现象。籽粒也会因灌浆不足而使充实度降低,不饱满。

3.适当晚收获

高淀粉玉米以收获籽粒为目的,所以应让玉米充分成熟,这有利于提高粒重和产量。玉米充分成熟的标志是:苞叶桔黄,籽粒坚硬,乳线消逝,黑层出现,籽粒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

上一篇:农业试验园区的推广性研究 下一篇:光合细菌对虾塘养殖水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