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医学回归人文与临床的策略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2-10-11 05:54:11

略谈医学回归人文与临床的策略及其重要性

[摘要] 众所周知,医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尽可能保持正常自然的状态。但现今社会,不少医师因为以主观医疗为中心,依赖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治疗而发生误诊误治从而引起医疗纠纷的事件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让医学回归人文与临床是必不可少的方式,本文从四个方面就此粗略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人文;临床

医学是通过研究各种因素(包括衰老、疾病、暴力伤害等对人体生命过程的影响,努力防御这些因素,并纠正已造成的影响,从维护生命过程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医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尽可能保持正常自然的状态。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医学人文,有学者提出它是研究医学人文领域不同学科的集合,包括哲学、神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与研究医学的科学技术领域相对应。前者关涉对医学与医疗实践目的、意义与价值的理孵,而后者关涉医学的知识及其应用。也有学者对医学人文的定义更为宽泛,包括与医学相关的法律、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实际上应称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近几十年来,由于临床检验学及辅助检查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使疾病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由此也使少数医师不问病史、其至根本不进行物理体检,完全依赖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治疗。如果医学仅仅局限于医病而不看人,就使医学脱离了临床,更脱离了人文,就容易受到以主观医疗为中心、自我主义的医学文化的影响,容易误诊误治,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医学人文要求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思想、信仰、经济状况、对自身疾病治疗目标的要求等因素,征得患者的配合,尽量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不受伤害,且获益最多。在与患者沟通的同时,还能促进医者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医学应该回归人文。

临床医学活动的基本医德原则是最优化原则,指在诊疗方案中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效果的决策。最优化原则的主要内容是:疗效最佳;安全无害;痛苦最少;耗费最少。如果医者不考虑其经济承受能力,不考虑其民族信仰、习性等因素,就会使病员病情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甚至人财两空。医疗行为不仅是针对某一疾病本身,而是针对广大不同个体的人,因此,必须了解广大患者对医疗过程的感受、副作用、疗效、习惯、依从性等问题的反应,以便筛选更适合的诊疗方案。这就要求医学回归临床。

一、社会公益

社会公益支持是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的前提条件所谓“公益”,顾名思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中所获得的利益。离开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医疗机构或单个患者势单力薄,如无源之水,迟早会枯竭。国家对社保和新农合的普及。使广大下岗、退休、农民等低收入群体有了基本医疗保障。

加之有各种不同的慈善基金会、新闻媒体等公益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捐资赠物,关注弱势群体,扶持西部欠发达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等,使”小病不看,大病不治”的现象已明显减少,广大群众生活质量和寿命明显提高。有了这些帮助,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才有了存在的前提条件。

二、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的重要手段预防医学就是充分发挥人体自身抵抗力,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预防机体病变的医学,也即中医所称“上医治未病”。

如上世纪在全世界范围接种“牛痘”疫苗,使死亡率极高的“天花”病已经灭绝。曾经广泛传播的乙型肝炎,由于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而得到控制。做好预防工作既减少了今后治疗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免去r疾病所带来的病痛,甚至是生命,相应地延长了整个社会的人口预期寿命。由此可见,预防医学是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的重要手段。

三、医疗防治方案

医疗防治方案的规范是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的重要保证规范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大社会效益和获得最佳秩序为目的。例如,近10年来,美国心脏病学会等机构首先提出的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治疗二级预防方案,在全球规范普及应用后,现在城市人群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从同样疾病不同个体的表现和同样疾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反应中总结共同的规律,规范所有疾病前期或疾病期相同的预防、治疗措施,以获得最多人群的最大效益。所以,医疗防治方案的规范是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的重要保证。

四、诊疗技术的创新

诊疗技术的创新是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的主要表现方式创新是指创造和发现新东西。它包含三种形式:发现、发明和革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的。创新不仅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保护和传承文明的主要动力。医学也是一样,如果没有1774年应用体外电刺激对心脏的研究,没有1850年Hoffa和证实电流可以终止窜颤的研究,没有1862年Walshe电刺激治疗心脏骤停的尝试,就小会有今天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起搏器存在。因为有心脏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等领先的介入技术的创新,才有现今的脑动脉介入、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支架置入术、肠道血管介入术等各医学专业的发展。这些技术让上世纪70年代医师柬手无策的心肌梗死、脑梗死、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诊疗变得非常简单,安全。因此,创新是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的主要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要使广大群众都能够对抗各种有害因素(包括衰老、疾病、暴力伤害等)对人体生命过程的影响,尽可能维护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尽可能保持正常自然的状态,社会公益支持、医学预防、医疗防治方案的规范和诊疗技术的创新四方面的发展均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医学职业情感.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1).

[2]王忠彦,安娜.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重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4):135―146.

[3]刘虹.论医学人文价值[J].医学与哲学,2005,26(4):29―31.

上一篇:有感玻璃离子水门汀的使用 下一篇:家庭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