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甲腔成形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11 04:55:56

耳甲腔成形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耳甲腔成形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43例行耳甲腔成形术;及28例未行耳甲腔成形术的开放性乳突根治术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成形组:干耳时间平均为5 周, 其中1例出现耳廓软骨膜炎, 6例术腔内痴皮堆积, 3例再感染。对照组干耳时间平均为8周, 外耳道均较狭窄, 乳突腔内痴皮易堆积, 再流脓7例。结论 耳甲腔成形术能缩短乳突根治术的干耳时间, 可提高疗效。术前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术后的随访是重要的。

【关键词】中耳炎 胆脂瘤型 乳突根治术 耳甲腔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155-02

手术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仍是目前公认较安全的术式, 但如何保持术后干耳, 仍然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对乳突根治术后干耳的作用, 笔者对2001~2010年间71例在我院行乳突根治术的病人进行观察随访。对行乳突根治术加耳甲腔成形术与单纯行乳突根治术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胆脂瘤型中耳炎71例中,男30例, 女41例,年龄17~65岁,平均35岁。Ⅰ期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加耳甲腔成形术者(成形组)43例; 单纯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者(对照组)28例。

1.2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耳内切口, 完成中耳乳突病灶清除后,将乳突腔轮廓化, 削低面神经嵴, 将修整的外耳道皮瓣向后翻人乳突腔。对成形组的病例加行耳甲腔成形术, 以扩大外耳道。手术的方法是:对外耳道口皮质骨尽量和乳突腔修正平滑,避免出现阶梯,左耳的切口从7点到10点(右耳切口则从2点到5点);沿耳内切口方向, 向后作耳甲腔皮肤切口, 切口的长短视乳突腔大小而定, 一般8~10mm, 然后分离皮瓣, 游离出耳甲腔软骨并切除, 将耳甲腔的皮瓣向后翻人术腔, 和外耳道后壁皮肤对位缝合1~2针固定,皮瓣松弛时可在游离皮瓣区做褥式缝合拉紧皮瓣,做到皮瓣和外耳道后壁皮肤平整。

1.3 随访内容

术后随访内容包括:干耳时间,术腔上皮化情况,术腔肉芽生长情况,再流脓, 胆脂瘤复发再手术,眩晕等。判断的标准以患者门诊复查时的主诉及检查结果为准。随访时间,实验组为1~10年,平均5.2年。对照组为2~12年, 平均5.5年。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随访1~10年,平均4.5年。成形组中38例治愈,平均5周可获干耳,外耳道口均宽畅,乳突腔完全上皮化。有1例术后立即出现耳廓软骨膜炎, 经应用敏感抗生素后治愈。6例没有按时随访,术腔出现痂皮堆积, 其中2例术腔内重新感染,经清理痴皮,应用抗生素后干耳2例出现眩晕干耳后症状消失。另3例在术中术后应用了敏感的抗生素,术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少,但仍有少许分泌物,不能干耳。对照组:在随访中28例中13例平均8周获干耳;15例外耳道均较狭窄,乳突腔内痴皮易堆积出现术腔上皮增生,肉芽组织生长,经过换药和敏感抗生素应用后,8例获得干耳。粘连再流脓7例,不能够正常干耳,其中2例再次行手术治疗。5例经换药处理后可暂时干耳,仍需长期随访处理。发生眩晕病例3例,2例经换药后消失,1例病人经常出现间断性眩晕。

表1 成型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成型组术后干耳率、术腔上皮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干耳时间、再流脓发生率及复发再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突根治手术是治疗慢性中耳炎有效的方法,完壁式乳突根治术虽然保留了中耳外耳道的生理结构,但复发率较高,适应证有局限性,所以大多数的乳突手术需采取开放式,才能彻底清除病变[1~3]。开放式乳突根治手术的基本原为清除所有病变,使轮廓化乳突、鼓窦与外耳道成为一体,手术还应注意以下4个步骤以使术后乳突顺利恢复: (1)乳突轮廓化; (2)修低面神经嵴;(3)乳突尖处理;(4)外耳道成型(耳甲腔成型)。足够宽敞的外耳道是乳突腔通气、上皮化及引流的基本保证,在促使乳突腔术后顺利恢复的这4项措施中,宽敞的外耳道可以弥补前三项措施的不足之处[4]。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选择开放式还是完壁式对儿童胆脂瘤的残留或复发率来讲并没有太大区别,认为儿童胆脂瘤的病变范围和程度才是其复发的关键, 建议根据患者病情、胆脂瘤的病变范围来进行术式的选择[5]。耳甲腔成形术是将外耳道开口扩大以便于耳道和乳突的检查、清理和通气的手术[6]。胆脂瘤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后,遗留一个大的乳突腔和小的外耳道口,使乳突腔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困难,因而乳突腔容易受潮,发生感染,致使术腔痂皮堆积,肉芽组织生长等,可出现听力下降、耳溢、耳鸣、头痛、前庭紊乱症等[ 7]。外耳道口小,给术后观察和换药也带来不便。鉴于此,人们采用各种方法缩小术后乳突腔, 扩大外耳道口。有学者采用羟基磷灰石、硅胶、骨水泥、同种异体骨、自体骨质、软骨及肌骨膜瓣等填塞乳突术后根治腔,以达到缩小术腔的目的。耳甲腔成形术扩大了外耳道口,有助于缩短干耳时间,增加术后自洁排出能力。但术者需要掌握好外耳道口的大小与乳突腔的比例关系, 过大的外耳道口容易让患者头昏, 在平时生活中感耳道内有明显不适等现象。所以,在手术中要选择好耳甲腔成型后外耳道口的大小的把握,要符合Portmann(1983)的外耳道口与乳突腔V/ S气流交换比例的理论,既有利于乳突的引流和换药,同时不能造成外耳道口过大。耳甲腔成形术加开放式乳突根治,扩大了外耳道口,促进乳突腔的上皮化及通气引流, 提高术后干耳率,从而可提高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Fang Z, Xu Y, Ou Y, et al. The reasons and treatments of recurrent or residual cholesteatoma in middle ears[J] . Lin Chu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 2008, 22(13) : 583-584.

[2] Khujadze M, Vas hakidze N, Gognia hvili G, et al .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middle ear cholesteatoma by using open and closed techniques [J] . Georgian Med News, 2008,163: 21-24.

[3] 贾欢,黄琦,吴皓, 等.儿童胆脂瘤中耳炎术式的选择和应用[J]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23( 7) : 296-301.

[4] Arriaga BS. Otologic Surgery [M] . 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179-189.

[5] Gocmen H , Kilic R, Ozdek A, et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cholesteatoma in children [J] . Int J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 2003, 67( 8) : 876.

[6] Newton J, Coker-Herman A. Atlas of Otologic Surgery[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2-27.

[7] 林尚泽. 乳突根治术后术腔状况的临床意义[J] .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0, 24( 3) : 179.

上一篇:三种形式桩核修复前科的临床效果比较 下一篇:环孢素A联合骨化三醇及达那唑治疗低增生性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