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朵奇葩

时间:2022-10-11 04:30:32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朵奇葩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发现,必须经过实验探索和验证。因此,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这除了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小组实验外,还应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课外实验活动,让学生把科学实验带回家,也即指导学生创建“家庭实验室”,在家里开展各种家庭小实验。

一问:开展家庭小实验的益处

家庭小实验除了具有课堂教学实验所拥有的一些益处外,如帮助学生建构相关科学概念,发现相关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创造思维能力等。它还有如下独特益处:

一是因为家庭小实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实施灵活方便、时间不受严格限制,以及自主性强等特点,所以能实现因趣而宜,因能而宜,因时而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时间,自主选择实验的内容,自主控制实验的难度,自主调剂实验的时间。如擅长实验操作的,则进行相关实验活动;擅长科技制作的,则进行相关制作活动;喜欢饲养小动物的,则进行小动物的养殖;喜欢种植活动的,则可进行种植活动等。

二是一些时空跨度大、周期性长的实验,特别适合以家庭为据点予以开展,既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和实验,又可以在深度上进行尽可能的挖掘。如种植黄豆活动,最短也需三个多月,让学生在自家阳台上或院子里进行种植活动,是非常理想的一种方式,事实证明,确是一种成功的方式。而且,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

三是能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世界,特别是身边的事和物。家庭小实验的问题虽是课堂教学的拓展活动,但绝大部分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实验所借用的材料更是“生活化”。它能学生更加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就在眼前,破除对科学的迷信,对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是因为实验活动能得到家长的支持、指导和帮助,所以即使学力不足的学生,也能保证实验获得成功,从而激发更大的实验兴趣。当然,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另外,女生一般怯于实验、制作、种养殖等实践活动,而开展家庭小实验,则是一种极佳的方式,事实证明,它能改善女生对实验的态度。

二问:怎样创建家庭实验室

让学生开展实庭小实验活动,势必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以开展各项活动。换句话说,就是创建家庭实验室。

1、实验场所的选择:

说是实验室,其实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室,因此故其名为家庭实验室。在选择实验场所时,应根据所要开展的实验活动,如进行种养殖活动,可以把实验室放在阳台上或平台上;可能存在着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时会产生异味,实验过程可能产生副作用的,则可以放在储藏室或阁楼里;而一些简单的制作活动,则可以放在自己小房间里。总之,家庭实验室的创建,要做到因“内容”而宜,因“家庭”而宜。

2、实验环境的布置:

实验室的布置要强调个性化、实用化,做到科学性、可行性,小到可以一个实验箱,大到一个房间。其实一张工作台,加上一条椅子和一个架子,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布置方式。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理想,给小实验室起个雅趣的名称,这非常需要,也别有趣味。如可以是挑战科学家的“挑战……”,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实验室”,或以某种动植物为名的“……实验室”等。

3、实验工具的准备

要开展家庭小实验,必须配备一些常用的实验工具。在配备时要做到通用性、实用性,能自制的则尽量自制,如像量筒、弹簧称这样一类的器具,就可自制。其实,制作实验工具的本身也是一种实验,一种科学活动方式。之于确实不能制作的,又是实验所必须的,如天平,钳子等,则可以购买,但要量力而行,应经济实惠,原则上可用就行。之于,种养植活动所需要的器具,则应尽可能利用生活替代品、淘汰品。

三问:怎样开展家庭小实验

由于各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以及能力和智力的有所不同,因此家庭小实验不能统得太死,应该围绕所学的原理和规律,因“家庭、学生”而宜设计家庭小实验。当然,实庭小实验主要是家庭的行为,它的落脚点是家庭、家长,主角是学生,所以,应尽可能发挥家庭的优势。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即教师应当好配角。根据家庭小实验的特殊性,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推荐一些小实验,打开学生实验思路

故其名,家庭小实验是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寻找材料,自主实施研究的活动。但这并不是说,不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无须指导,事实证明,反而更需教师的指导,更显指导的艺术性。这很好理解,因为教师和学生面对面机会的减少,所以必须练就指点迷津之本领,特别是家庭小实验刚实施的阶段,尤其需要得到教师悉心的指导。之于指导,最最重要的帮助学生选题,让学生学会提炼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而向学生适当推荐一些小实验,是现实的,也是必须的,这不但可以打开学生的实验思路,而且能给学生以借鉴之用,让学生在类推中学会提炼研究课题。之于推荐方式,可以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是引导观察生活现象的方式,也可以直接推荐几个问题供学生选择,而最理想的是科学课的拓展活动。

2、鼓励设计一些小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其实,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设计出适合家庭开展的小实验,只不过因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观察到了不善于提炼罢了。如果教师能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培养学生善于提炼,那学生一定能设计出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如适时举行“异想天开”活动,经常让学生述说生活中遇到的、书本上看到的,他们感到疑惑、惊奇的事物或现象,并鼓励学生使之问题化、课题化,从而设计出理想的,适合家庭开展的小实验。如有学生在泡茶时,发现茶叶总是先浮后沉,以及茶叶在不同水温中下沉速度不一样的现象后,对此展开研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又如煮水饺子时的先沉后浮现象,就是学生自己发现,并对此进行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

3、组织交流一些小实验,发展学生实验素养

说实在的,家庭小实验毕竟是学生自主的行为,完全出于学生的研究兴趣,以及靠很“童化”的毅力。假如实验活动未能得到及时的肯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限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很有可能中途夭折。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用机制制约学生,用机制激励学生,以使家庭小实验常态化,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实践证明,最可行,最易行的是经常组织学生,就自己的困惑、成功、伤心、愉悦予以交流,在共鸣中化解低落的情绪,在分享中激发研究的热情,在碰撞中生发新的课题。

上一篇:武隆县乡镇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