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节约型”校园的建设

时间:2022-10-11 04:09:50

浅议“节约型”校园的建设

建设“节约型”校园就是要增强师生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建立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培养合格社会人才、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需要。

一、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高等院校不断扩招,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制度的不合理造成能源、资源浪费严重;二是办学缺乏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经过多次重组的高校,拥有若干校区、上万学生,办学成本较高;三是超标准维修、超标准装修、公款请客和公款旅游等现象比较普遍;四是水电浪费极为严重。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就高校而言,能源不足与能源浪费并存。因此,构建“节约型”校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具体要求

建设“节约型”校园就是要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各个层面,让有限的办学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具体而言,有五个要求。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要在高校定期开展以“节约”为主题的课程和讲座,组织团委、学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节能宣传活动,并结合校园实际,积极鼓励师生参与节能、节水和环保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大力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自觉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觉抵制奢侈浪费行为,努力形成“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校园文化风尚。

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有利于节约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科学与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建立项目审查制度,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数据公示及共享制度,环境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制度等。切实做到降低资源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证“节约型”校园的建设。

3.加强组织领导

各高校要把建设“节约型”校园放到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中来。要设立专门的节约资源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各院、各部门组织人员参加。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厉行勤俭节约。要把执行情况纳入教职员工的管理和考核中,对浪费现象进行批评处罚,对违反规定的开支不予报销,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

4.加强节能、节水设施建设

建设“节约型”校园要先从硬件设施的维修和改造入手,积极推进技术的改革,逐渐加大高科技节能、节水设施的投入,扩大节水、节电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范围。要加大再生资源的使用,通过建设校园污水处理站、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措施改善高校资源的使用结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5.加强考评奖励机制建设

在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活动中,高校应按照活动的实施方案,对有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在全校范围内通报表扬,并作为今后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在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中,凡是没按照活动实施方案来做,造成浪费和严重不良后果的师生、员工,高校应取消其评优、评先的资格,并给予通报批评。总之,高校应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荣誉、物质利益和他们在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中作出的贡献相联系,为更好地建设“节约型”校园提供有利条件。

三、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具体措施

为了建设“节约型”校园,高校可实施七个具体措施。

1.节约用水

广泛开展节水活动,以实际行动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具体而言,应做到三点。一是高校师生、员工要自觉养成随手关闭用水设备的良好习惯,杜绝“长流水”现象。二是加强生活用水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和管理,及时处理跑水、冒水、滴水和漏水等问题。三是绿地用水可使用雨水或符合水质条件的再生水,减少对自来水的使用。

2.节约用电

加强校园照明、空调等主要用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具体而言,应做到五点。一是对高校的大型物业实行专业化、现代化管理,促进节能减排。二是引导师生、员工努力做到随手关闭教室、楼道的照明灯,及时报修有破损的电器开关。三是电脑、打印机等设备要尽量减少待机消耗,长时间不使用时要关闭电源。四是高校各部门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五是在公共场所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在使用空调时要合理控制温度。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天不高于20摄氏度,并注意开空调时不开门窗。

3.合理用餐

高校应严格核算、管理伙食成本,加强食堂管理。具体而言,即制定文明用餐规范,大力倡导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动。

4.节约运行费用

高校要制定合理的办公用品配备标准,严格控制办公物资的采购和使用数量。具体而言,应做到两点。一是对办公物品的领取实行实物登记管理。采购办公用品时,要以节能产品为首选。珍惜纸张,提倡无纸化办公,修改文稿尽量在电子媒介上进行,打印时提倡纸张两面使用。二是尽量不购买一次性办公用品。此外,高校应坚持“勤俭节约”的办事原则。具体而言,应做到两点。一是严禁讲排场、摆阔气等铺张浪费现象,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二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配备、管理公务用车,从严控制公务用车购置。禁止公款出国旅游。

5.节约建设成本

高校应制定开支标准,控制各项经费支出。具体而言,应做到两点。一是按照“朴素、实用、适用和节约”的原则建设高校校舍,严格控制校舍建设项目的造价标准,要在不影响正常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分期、适度安排新建项目,避免资金压力过大。二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不搞豪华装修,例如坚决杜绝“豪华校门”“豪华办公楼(室)”“豪华宾馆”和“豪华电梯”等。

6.提高利用效率

高校应加强日常教学办公耗材的控制和管理。具体而言,应做到两点。一是严把进出口关,建立出入库制度,加强物品的监督。二是确保教学仪器、设备的按时、正常使用,综合协调各类教室的使用时间,保证教室资源的有效使用,避免资源空置。

7.倡导健康消费

建设“节约型”校园,高校应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倡导健康消费。具体而言,应做到两点。一是针对不合理的消费观念,高校应加强引导和教育,使师生、员工养成节约的习惯,在校园内形成节约的风尚。二是让师生、员工自觉将“勤俭节约”的美德落实到消费行为中,使各种消费行为从不同层面为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服务。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一项涉及高校办学思想、基础建设、日常管理、后勤服务和学生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高校应积极举办节约能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等科普讲座,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多形式、多途径地宣传“节约”的重要意义。我们相信,只要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就一定能构建“节约型”校园。这对推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出版市场化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图书采选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