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快乐地学习

时间:2022-10-11 03:15:10

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快乐地学习

一、引言

从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在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层面掀起了一场全新的变革,至今历时十多年,数学课堂改革的观念无疑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无人再怀疑课堂改革的方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高度的凸显,数学学习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

我校自办学以来,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几年前,学校组织对小学数学课堂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对全校数学教师的课堂进行“推门听课”,在课堂调研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从总体上说,课堂教学改革在老师们的心中已有较深的认识,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已有意识的在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方式被动还没有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改善,课堂上师生深度互动少,占用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六学主导,快乐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

“六学主导,快乐互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通过对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学生学习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体探究与小组的合作探究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六学主导 快乐互动”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六学主导,快乐互动”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个核心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为中心。

两条脉络主线:

学生主线:明确要求 自主思考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自我完善

教师主线:引导探究 互动展示 点拨提升 检测反馈 评价激励

五大课堂环节:

情境引入 自主探索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反馈评价

六项学习模块:

自学、探学、展学、导学、检学、评学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五大课堂环节分析

情境引入 自主探索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反馈评价

情境引入: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课的一开始,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背景,把学生的情绪引入到新课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中。

第一,问题情境应当有利于将学生引向数学实质。一个问题情境是否创设得好,关键是看问题是否指向于数学知识的实质,而不是看外在情境是否精美、是否现代、是否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本与末不可倒置。

第二,问题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理解的。如果背景材料脱离于学生的“已有现实”,则此作用不仅不能实现,反而会成为学生理解题意的一个障碍。因此,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要能合理地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已有现实融合在一起。

自主探索:

老师提出探究活动的具体要求、操作流程和探究目标,或出示学习提纲,或设置边学习边思考的问题,学生根据要求先进行自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借助自己的已有知识、方法和经验,充分进行尝试、体验、猜测、质疑、表达,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获取新的知识。

第一,实施启发引导。教师对自主探索进行启发、引导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样能指引自主探索活动的步步深入,直至目标的实现。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出示给学生的探究学习提纲要具体、简捷,学生易于理解,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空间和价值,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第二,启发探索。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探索环境。要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并调控探索的方向,启发学生去探索,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从活动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意识。

合作探究: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更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差易,不同的学生对问题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或在数量上有差异,或在思维水平上有差异,教学中要实现各类学生都获得发展的目标,在组织教学的方式上,合理地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更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进程中,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第一,建立合作小组,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这样让不能完全自主学习成功的学生通过与组内成员交流学习成果,对学习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优秀的孩子能把组内不懂的同学讲懂,对他自己也是一种提升。

第二,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首先要会与别人交流信息,每个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要认真倾听,然后再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既要会表达,又要会倾听,还要会思考,才能有所收获。其次要会在小组内任务的合理分工,明确目标。

展示交流:

合作探究完成后,学生个人或小组成员向班级进行展示汇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将本组的学习所得进行全班性的交流,学生在深度参与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认识由模糊逐渐清晰,由片面走向全面,由直观上升到抽象。

第一,营造民主、活跃,充满灵动的交流氛围。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辩论应该是平等的,充满思维的火花,同学们可以相互补充,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对其他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进行提问,等等。这个环节是学生思维过程展示的过程、个性品质张扬的过程。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交流的展开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使讨论紧紧围绕知识的中心,避免纠缠于细枝末节,善于发现讨论中出的的论争焦点,善于引导交流使问题得以明朗。在交流结束阶段,教师应对交流涉及的诸多方作出明确的结论或作出明确的表态[。

上一篇:初中英语阅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