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墙边的片刻停留

时间:2022-10-11 01:22:36

主题墙边的片刻停留

在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虑及主题墙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一直很重视对主题墙的创设和利用。在开展中班主题活动“下雨的日子”前,我首先在墙面的左下角画了一个男孩,表现的是他在下雨的日子里不能出去玩的郁闷情绪,我的主观愿望是迅速把全班幼儿带入预设的问题情景之中。当然,我留出了大部分墙面,以期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动态展示幼儿的活动剪影或他们创作的作品。接着,我按照主题活动开展的脉络在主题墙上先后呈现相关活动内容,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我先带幼儿去雨中漫步,让幼儿看看雨滴流到雨伞、雨衣表面的形态。孩子们还自发地玩起了接雨水、踩水坑等活动。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我则及时拍摄了一些照片并把它们展示在主题墙上,我给这个版块取了一个富有童趣的名字“和雨朋友的约会”。接连几天下雨,有幼儿自发画了雨景,我为它们加上说明文字贴到主题墙上,并把这个版块命名为“我眼中的雨”。一天,翔翔驻足在主题墙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我便问他:“翔翔,你在看什么呀?”翔翔小手一指,说:“这是我的照片。”我继续问他:“再找找看,哪里有好朋友的照片?和我分享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好吗?”但翔翔只是敷衍了我几句,便走开了。我感到幼儿并不真正关心这些内容。于是,我决定去问问孩子们到底在关心些什么,到底有些什么疑问,并将孩子们的问题一一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在主题墙上创设了一个版块“关于雨的问题”,其中包括:雨水能喝吗?雨水最后到哪里去了?下雨的日子里小动物在干什么?有彩色雨吗?等等。我希望能够借此引发幼儿的自发讨论,并期望能从中捕捉一些可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内容。谁知幼儿仍没有出现与墙面发生互动的情景。后来,我又相继把文学作品《糖果雨》的挂图以及幼儿开展科学活动“收集雨水的实验”“制造人工雨”的照片布置到主题墙上。我原以为幼儿至少会去关注、讨论这些自己学习过、熟悉的内容,不料仍然少有幼儿驻足。随着主题活动的接近尾声,主题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主题脉络也逐渐清晰完善。可是,让我感到困惑的是:我辛辛苦苦不断丰富着的主题墙,孩子们始终表现得不大关心。即使有幼儿会片刻停留,也多半只是找一找自己的照片、作品,谈不上与主题墙的互动,更不要说对主题墙有多少的观察与认识了。细想起来,其他的主题活动也大抵如此。按理说,所展示的内容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的学习痕迹也留下了不少,但幼儿为什么就不愿意与之产生互动呢?深想下去,我更为困惑的是,主题墙还需要吗?如仍需要,那我们要怎样创设并发挥主题墙的作用呢?我们常说的“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又该如何体现呢?

您遇到过类似的困惑与问题吗?如果是您,会如何应对呢?

(浙江台州市中心幼儿园 陈未娅 提供)

要求:来稿字数不限,长则数百、上千字,短则三言两语。

热忱欢迎提供话题。

时间:来稿务请于2015年12月20日前发至本栏目专用邮箱,请在邮件“主题”栏里注明“点题征文”字样,以便编者及时处理。

传真:(0571)88073054

电话:(0571)89710669

上一篇:小木偶去旅行(中班) 下一篇:关键经验:概念辨析与价值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