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强化措施

时间:2022-10-11 12:42:42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强化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也逐步走向了信息化。施工企业是否存在竞争力,建筑工程管理直接对企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起到监督管理与控制的作用。因此,提倡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建筑信息化管理的强化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信息化管理强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其不断购置最先进的计算机、聘用掌握先进技能的计算机人才、开发最先进的软件,使其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除此之外,更多的大型企业提高了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将信息化技术作为了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不断增强,很多企业开始自主研发有关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局域网来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1、我国建筑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1.1 建筑工程管理软件还不成熟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所运用的软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国外引进或者引进之后在改装的软件;另一种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软件,这两种软件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够成熟。由国外引进的软件通常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适用的面比较狭窄。由于我国的文化、社会大环境以及制度法规都和国外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所以,很多的软件引进我国都需要进行改造之后才能使用。但实际上,由于改造的效果无法准确的把握,国外很多针对中低层次人员使用的软件在我国则需要较高层次的人员才能使用。并且国内的人员对软件的应用程度也不一样,很多人对软件都是形式上的掌握,并没有实际运用在管理之中。另外,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引进的软件经常跟不上软件的更新程度。并且我国开发的很多软件对信息管理有效性很低,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企业内部环境。

1.2行业信息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管理信息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很多建筑企业不愿意投入资金和人力去进行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但是也有很多的大型企业逐渐认识到了管理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效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且在管理的信息化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建立了属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也加强了与外部的信息交流。这就形成了行业信息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也不利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传播。

2、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建筑单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因此导致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厉害。只有大型建筑单位清楚,只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从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建筑设计勘察单位、工程咨询单位在信息应用于普及上都高于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待信息化方面,对项目的实施信息化管理认识不深。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点多、面广、流动性大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这些都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发展。因此,只有加大力度,才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现管理信息化。

现代化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大的整体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现代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业务变得非常复杂化。大量的数据计算、各种复杂关系的处理以及大量信息的存储,都对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没有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是难以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各个方面,显然已经达不到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建筑法律法规的健全,施工企业要想建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界继而对项目进行优化管理,使其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就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国际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接轨。同时,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也对整个建筑行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3、 完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 管理平台的多层化

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多方的关系利益人,如业主、设计、地方政府等。其中,涉及的环节也很多,包括现场的施工管理、合同的管理等等多个方面。所以,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的要求。建立一个包括施工现场管理、远程监控、企业知识等多层次的管理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这样就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产生相应的数据,让资源更加的信息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引进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并且对信息化人才进行培养和管理,让他们成为管理信息化建设强有力的保障。

3.2 信息系统的一体化

建筑行业的工作流程异常的繁杂,并且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很多国家或者地方、行业的定额。这些内容过于繁杂,数据计算量相当的大,运用起来也相当的灵活。但这些也是建筑企业必须遵循的内容,通常是作为企业预算成本的依据。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计划进度、资金管理、质量评定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建筑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时一定要综合考虑以上的内容,突破单一应用的局限性。

3.3 工作流程的数据化

建筑管理过程也就是数据在各个参与方之间互相传递的过程。以往的管理模式中,信息都是通过书面或者电话的方式来进行传递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甚至可能出现重复工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以数据为中心,将所有的信息都转化为数据的形式。让工作人员只输入一次数据,却能多次使用。这样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工作流程的严谨性监控。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工作流程进行无纸化操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管理中的不合理环节。

3.4 管理适应性的加强化

在实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地质条件以及天气变化等情况的影响,甚至还有些城市的建筑对施工时间、噪音、环境保护都会有严格的控制。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进度和资金投入,还会对成本的预测以及成本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建筑管理信息化系统要设置建筑施工的参数,让用户根据施工进程中的实际情况来自己设定相关参数。只有这样,系统的运行才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3.5 工程数据库的实时化

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并没有采用企业定额投标的方式,一般采用的都是概算编制投标。这种方式排除了恶性竞争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也承担了更多的职能。比如,要积累一定的管理经验、对承包商进行考核、对供货商进行选择等。所以,建筑管理信息化系统应该对企业定额的编制模板、材料的数量、承包商以及供货商数据库进行编制。这样施工人员就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还可以供其他部门借鉴。

结束语

信息化管理对建筑施工项目而言是切实可行的,只有遵循新的开发步骤才是研制开发高质量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保障, 信息化管理运用到建筑施工项目中的目的就是实现信息的和互访。实现信息高效率传递,提高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杨晓莉,王曦.基于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4).

[2] 张译戈,刘冰冰.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10(24).

[3] 钟毅,叶曦.浅谈建筑工程物资管理信息化[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6).

[4] 王晓飞,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4).

[6] 佘信然.小议建筑工程的信息化[J].中小建筑单位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3).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应用 下一篇:试析不丹旅游产业的成就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