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包装储存改进论

时间:2022-10-11 12:06:03

中药材包装储存改进论

新的加工包装方法

中药材的加工包装方法,就是将中药材由出产地送到制药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所载标准进行清洁、炮制后,经过自动切片机切如花生米或大豆样大小的饮片或颗粒;花、叶、草本药物切如0.5cm长之短节;矿物药物研为细粉末,或提炼为晶体,或炼为丹;小的果实、花、叶、动物随其自然大小。然后经过科学的不破坏原药物成分、性质的严格消毒处理。包装袋采用聚乙烯等供包装食品用的塑料,封闭好后包装袋上注明药物名称、等级、净重量、生产包装日期、保质期、干燥度、特殊的药物出产地(如河泽牡丹皮、雅安黄连、秦地的当归)、批准生产此药的文好、厂名厂址及电话号码、配伍禁忌及使用注意,特殊的用法及煎服法,贴上国际条码商标。最后才投放市场参与竞争,直接由各级批发商输送到全国各零售药店和医院销售。不准医院和药房再出售零、散中药。

另外需要用布包煎服的药物如海金砂、车前子等采用无毒无味的纤维纸包装后外用真空食品塑料袋封闭,启封后直接将药及纸袋放入锅内煎煮。

通过以上包装后,有不适应临床者,临床医师可根据病情用量而增减药量,如需增大剂量,可以两三袋甚至数袋合一;如需减小剂量者可以一分为二、三甚至数剂;也可以根据病员检药剂数而由药剂员适当调配药量,煎药时将所有小包装拆散混合放入锅内煎煮即可。特殊煎服法者,由医师直接告诉病员(如先煎、后煎、久煎、另炖、冲服、饭前、饭后服等)。

改进包装储存后的好处

经过这样的包装改进后有十大好处:①彻底预防虫蛀、霉变、鼠害的发生;②绝对纯净清洁药材;③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最大作用;④杜绝假药、伪药、劣药和短斤少两出现,解除药剂人员对每味中药的繁琐称量;⑤延长药物的保质、保存期限;⑥降低药物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⑦提高中医药的知名度和国际地位;⑧便于携带、运输和储存;⑨可解决全国成千

上万的就业问题;B10每年可以为国家增收上千万元的财税收入。

初步估计每剂处方平均药物按9~15味计算,改进包装后大概要增加1~2元左右的费用。就目前我国人民消费水平而言,在原消费中药价的基础上,每剂再增加1~2元钱,这个价格病员是能接受和适应的,也是很乐意接受的,因为有上面大家都知道的好处。

怎样推行新方法

由于中药材药源广,产地杂,各地很多药店、药房都在或多或少自行收购乡土药材入药,价格特别便宜。即刻要他们实行新的标准,有时还难以通行。因此笔者认为要将新标准推行,就必须先由国务院、卫生部、医药管理局、地方行政卫生局下文,立法,强行干预,才能实现。即药材集散地的药材经销商必须将药物直接售予加工企业,由企业进经标准加工后转向市场,再投放至各大医院、药店,不准全国各类药店、医院擅自收购和使用零散药材。

为什么要采这样的包装规格

常用中药材单味单剂当日内服包装量,仿每包3g、6g、9g、10g包装,特殊药物特殊包装,外用药物另行包装。

为什么这样包装呢?笔者查阅古典药学专著、方剂、医著、医案医话。古人用药多是以钱、两、斤等为记量单位入处方,只少数特殊药物是以厘、分、毫、铢等入处方。昔16两为1斤,合现代500g,则每两约30g,10钱为1两,则每钱3g。所有医著、医案、药典、方剂上中药用量均以钱或钱的倍数为最多,如1钱、2钱、3钱等,只有很贵重的或有毒的药物才用分、厘、毫等剂量。现代的医案医话及中华药典、词典、药学、方剂等均以克为标准,所载处方用药量均以3g、6g、9g、10g、12g、15g、18g、30g等钱或钱的倍数为最多。笔者多年临床观察,无论是多年行医的名老中医还是刚出道之人均遵崇以上剂量原则,而很少用2、4、5、7、8、11、1 3、14、16、17等克数不为钱的倍数的处方用药的。

所以笔者觉得在新的包装标准上采用3g、6g、9g、10g的包装最好最恰当。因为一般临床医师处方用药大都在2剂以上,如果包装袋内是6g而实际每剂药只需要用3g,那么就将其一分为二;如果实际需要12g、18g、24g等剂量,那么就采用6g的倍数;如果实际需要1 5g那么就采用6g加上9g即可;如果实际需要20g、30g……100g等剂量,那么就采用10g的倍数。这样就简便易行不易出现差错事故。

特殊的、贵重的、有毒的药物用特殊剂量包装,严格标明入药剂量及注意事项。外用药物剂量偏大,就在内服药物剂量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即可。

加工中剩余的药材小根须、细粉末等余下部分,可以根据药材的成分进行化学提取,如柴胡经提取可制成柴胡注射液,雷公藤经提取可制成雷公藤片。不能单独提取制剂的药物可以根据《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上所载,经多种药物配伍制成配方制剂的成药。

包装样品及实际处方举例

杏仁:笔者将其包装为3g、6g、9g、10g四个规格,完全符合和适应临床需要。每个规格各包20小包合为1袋,在小包及外袋上面均注明药物名称……用法等,使医师及病员能直接了解。实际上外袋内随便包装多少均可。

另举临床实际病例等配药样品。有一慢支炎肺气病员,素有痰饮,感冒风寒,郁而化热,形成内有里饮,外有表寒,郁而化热证。症见咳嗽痰多,喘而烦躁,无汗不得卧,全身疼痛,脉浮。采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其方如下:

麻黄9g,白芍9g,甘草6g,五味子6g,干姜3g,细辛3g,半夏10g,石膏15g,桂枝12g。其中桂枝即采用两包6g规格之和,石膏采用1包6g、1包9g之和。上药为1剂1日量,水煎服,日3服。病家抓到药后,一目了然,药味、份量准确无误,而且很放心,绝无短斤少两、伪、劣、假药的欺骗,清楚注册商标厂名厂址,若有差错可直接找医院或厂方咨询。不可能再有以前那样抓药一大包,多少味多少量全然不知现象。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

2 中药学.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张俊庭,主编.中医诊疗特技精典.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护患关系与微笑服务 下一篇:普及急救知识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