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一把诚信

时间:2022-10-10 11:17:55

“赌”一把诚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第二天他得知这张中了533 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则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位最诚信业主的故事,并提供了对垫资代买所获巨额奖金的归属意见不一的网络调查结果,材料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待“利益与诚信”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多元价值观、道德观。考生或对“利益与诚信”进行思考,或由此上升为对“价值观”“道德观”的探讨,均视为符合题意。

材料内容丰富,含意有很多:赞美、弘扬诚信,否定趋利失信,思考诚信观念的变化,反思诚信价值,反对见利忘义,坚守道德,拒绝诱惑等等。

应该说,这个材料的审题难度不大,考生很容易抓住题目应有的立意,从考场实际写作情况看,考生基本上都是围绕对诚信的思考来写作,偏离题意的很少,绝大多数的考生在体裁上都选择了议论文。但是从阅卷现场依然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考生的作文分数,下面分述如下:

1.立意有偏差。虽然绝大多数的考生没有偏离题意,但是依然有一些考生没过审题关,文章的立意出现了问题。有不少人单纯地谈“选择”,如列举李白选择畅游山水、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屈原选择抱石沉江、王昭君选择出塞、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等等,围绕“心灵的选择”或“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来构思。当然,店主在代买的中奖后也面临着选择,但是这种选择是面对“利益”的选择,是“诚信”与否的选择,而不是单纯的选择。所以若没有领会这则材料的主旨――诚信与美德,以上述单纯的“选择”来立意,就被列为“偏离题意”,内容项打分会被列入四等,得分只能在0~5分之间了。

2.材料不够准确。众所周知,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事实论据是支撑论点的主要依据,试想如果事实论据失准,那你的观点又怎么能有说服力呢?所以议论文中出现的事实论据一定要准确。从阅卷现场看,很多考生都使用了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的例子,应该说这个事例很恰当,但遗憾的是,很多考生却写错了人名,“信义兄弟”本名孙水林、孙东林,但是在考生笔下却被改姓陈、姓刘等等,信口开河。还有,事例叙述时张冠李戴,比如“曾子杀猪”的故事,主人公本是曾子,但是在考生笔下却变成孔子、颜回、子路等等,有的阅卷老师笑谈“那是想让谁杀就让谁杀啊”,太“有才”了。这些知识性错误的出现,只能为你的作文增加“负分”。

3.缺少有深度的说理。上面已经说过,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说,事理论证是议论文应有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多数考生在叙述事例之后往往不注意说理,或是干脆没有,或是简单处理,贴上一些“标签式”的话,缺少紧扣事例、紧扣论点的丝丝入扣的事例分析,让人觉得论据的说服力不足。还有就是,缺少抽象的说理,往往就是三两个事例一出,简单的“标签式”的说理一“贴”,就自觉万事大吉,缺少围绕中心论点的深刻且有力度的事例剖析,文章因此而显得“浅”。

灯红酒绿的,我们嗅到了什么?金钱、欺诈、贪婪……

沉沉浮浮的人生,我们追寻着什么?名利、虚荣、宁静……

500万元的选择告诉我们,将诚信作为赌注的人,将是最大的赢家。①

将诚信作为人生的赌注,是问心无愧的坦然。冰天雪地挡不住诚信的脚步,寒风冷雨冻不住诚信的心灵。“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将诚信装入心间,将温暖洒向世间,让坦然感动人间。只是为了艰难时“不欠工人一分钱”的约定,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坦然,他们将悲伤留给自己与家人,千里迢迢走出了不可磨灭的诚信之路。我想,我们应该沿着这条路执著地走下去,哪怕身旁风景如画,当我们回首往事,我们会赢得坦然。②

将诚信作为人生的赌注,是内心深处的良知。当“民以食为天”成为一种奢望,当“食以安为天”成为一种失望,我想问一句,良知在哪里?诚信在哪里?“国家免检”成为一张挡箭牌,“十八个放心”的广告语成为一种讽刺,到底是谁输掉了人生?“双汇”在瘦肉精事件后,一天损失几十亿,可是比起无价的健康和人心,孰轻孰重?温总理三次呼唤企业良知,到底被多少企业老板当成了耳边风?如果真的不能安心地吃饭了,我们将有什么精力去谈国家的兴亡?诚信不是用来呼唤的,它是内心的一种良知,是需要践行的。③

将诚信作为人生的赌注,是一种大智慧。中国的“百年老字号”们正因为“宁让利吃亏,不抛弃诚信”的信条,才百年不衰。中华民族几千年,诚信作为传统美德备受推崇,当年的韩信,不正是因为诚信而英名远扬?如今的我们也应再翻一翻已经泛黄的书页,找一找诚信的魅力。面对着乡下人在河边琢磨红心鸭蛋,城里人在工厂里研究三聚氰胺的无语场景,回归到先人最初的大智慧,必须成为一种可能,否则,我们有何脸面面对祖宗?面对后代?我们也没有理由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就从现在起,将诚信作为人生的赌注,是一种无人企及的大智慧。④

既然人生匆匆不过几十载,我们何不“赌”一把诚信?这是一场不会亏本的交易,诚信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最大赢家。⑤

①开头两段运用设问,提醒人们思考人生的现实和追寻的目标。对称的句式,给人一种整饬之美,也强化了设问的效果。第三自然段不仅简洁地概括了所给材料,而且论点的提出也干脆利落,既紧扣上文两段内容,也照应文题,给阅卷老师留下精悍干练的第一印象。

②段首提出第一个分论点,然后举“信义兄弟”的感人事例,加以论证。选例典型,叙述简明,其中凝聚强烈的感彩,并且紧扣本段分论点展开,使得文段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段首提出第二个分论点,由感性的“坦然”上升为理性的“良知”。在展开论证时,概述食品行业存在的诚信缺失的普遍现象作为事实论据,拷问企业家的良知。多处选用反问句式,强化了文章的说理力度。

④段首提出第三个分论点,论述的角度由“良知”更进一步上升为人生“大智慧”,然后列举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看似采用了并列结构,实际上却是一种层进关系,这种精心的安排显示了作者对“诚信”问题的深入思考。

⑤结尾段呼应文题和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上一篇:小功夫,大文章 下一篇:沉淀在岁月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