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高效”课堂的真意

时间:2022-10-10 10:56:23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高效”课堂的真意

摘要:“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与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已经迫在眉睫。对此,P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高效课堂的生成,利用合作式学习提升协作能力四个方面加以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进入初中,面对数学学科中众多的知识点――几何、代数、函数、定理、公式……这让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如何欣然接受并对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呢?作为一线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创设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高效课堂除了教师的自身方面,另一个不变的话题就是学生的主动性,为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调整授课方式,让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进而更积极快乐地去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知识。

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有些知识难懂,因此,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投入其中。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具体形象的,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形状相同或者不同的正多边形组合起来镶嵌一个平面的游戏,只要将两个正三角形或者正方形整齐排列在一起就能镶嵌成一个平面,操作简单,非常容易上手。也可以是多个正多边形、多种正多边形的组合,可以千变万化,而且还能够创造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图案,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乐趣无穷之趣味。比如,在拼凑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设想进行判断,需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也不相同,产生的结果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培养与锻炼,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晋朝的葛洪在《勤求》中提到:“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动力。教师一个娴熟而简单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充满深情的眼神等都是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保障,也能够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学生的自尊心强,都希望证明自己,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教师的鼓励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他们产生愉悦感,减轻学习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此外,教师也要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高质量课堂的建立也就有了保障。

三、高效课堂的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过:“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由此可得出: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处理课堂教学,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让思维火花得到绽放,精彩生成也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既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同时也是瞬间的创造,这些精彩稍纵即逝。需要教师用心去倾听、及时捕捉并充分肯定,让同学们的智慧闪耀光芒。例如,在分析《勾股定理》内容时,学生做课外练习时,大家一致反映有一道题不会做。我一看是需要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勾股定理的相关题目。在我的提示下,大家开始设两直角边分别为2x,2y,求的是斜边:(2x)+(2y)的算术平方根,列的方程组是:(2x)+y=25X+(2y)=36 。当师生一起忙着解方程组时,A同学说不用解了,两个方程一加得5x+5y,进而求得x+y,而斜边先求4x+4y 整体代入即可。对呀!学生一片哗然,大家都沉浸在兴奋中,难题也顺利解决。由此可见,课堂上有些亮点是无法预测的,即时生成的思维亮点能点燃师生创新的火花,使课堂获得更加精彩的生成,焕发新生机。因此,只要及时捕捉,满堂精彩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利用合作式学习提升协作能力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学习亦是如此,在教学中如果适当引入合作学习模式,既能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同时,合作学习也利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一起参与讨论、各自发表对相关知识的见解,利于培养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难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交叉分组,让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组内探究式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能力一般的学生,而且,同学们之间沟通起来无障碍,就某一问题能够进行更好的表达。通过集体智慧也能实现成员之间的取长补短,促进他们共同进步。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满堂灌”式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等方面的能力。

可以说,建立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又复杂的工程,高质量课堂的建立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以新课改理念作指导,经过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与总结,在反思总结中不断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多种有效资源授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来。

参考文献:

[1]王秀明.善用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7:99-100..

[2]马德志.“345”优质高效课堂设计与评估・初中卷[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12):5-8.

上一篇:浅探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在《计算机组装维护》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