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能治愈癌症

时间:2022-10-10 10:53:10

相信我能治愈癌症

7岁时,美国天才开发中心测出他的智商高达162―超过爱因斯坦;他受邀成为印度塔塔癌症治疗中心的一员;英国伦敦皇家学院邀请他共同研究治疗癌症。

这个年仅13岁的小男孩挥舞着拳头向全世界通告,他要找出治疗癌症的方法!

爱思考的父母伴他成长

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努普尔村生活着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妇。贾斯瓦尔是新德里的一个经济和商业咨询师,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妻子安朱是文学硕士,在大学教书。

安朱是一个文静温柔的女子,她常常陪伴着丈夫在书房里查询资料、分析记录。这个时候,还在她肚子里的孩子就会特别安静,仿佛也被这样温和舒适的气氛感染了。1993年4月23日,阿克里特出生了。

夫妻俩非常高兴,他们发誓一定要给阿克里特最好的教育!而阿克里特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灵气。10个月大时,就会走路,并能清楚地说话;3岁时,已经能够背诵莎士比亚作品,并对医学产生了强烈兴趣。巧的是,父亲童年的梦想也是研究医学。看到儿子的兴趣竟与自己童年的梦想一样,他非常欣慰。

贾斯瓦尔也喜欢和妻子一起在书房里看书,他身边的资料总是像小山一样高高地堆着,他和安朱讨论问题的时候,思维活跃,不拘一格。安朱深爱丈夫,她总是温柔地一手抱着阿克里特,另一只手飞快地将他们讨论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一步步地演算、推导。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阿克里特迅速地成长起来。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就喜欢躺在母亲的臂弯里,看父亲那飞扬洒脱的笑容。等到他识字的时候,他就天天泡在父亲的书房里。书上,全是父母满满的读书注释和心得。

阿克里特总是趴在椅子上,学着母亲的样子,把心里想的都记录下来。有时候他在看动画片或者打羽毛球,突然想通了一个困惑不解的问题,便会立刻丢下电视机和羽毛球拍,兴奋地跑到书房,赶紧把思考的结果写下来,常常弄得父母一阵紧张,尔后哭笑不得。因为有这样喜欢思考的父母,阿克里特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

有天,安朱的学生来到她的家里请教问题。这些大学生常常结伴而来,早就跟贾斯瓦尔夫妇熟识,看到坐在书房里的阿克里特,总会亲热地打招呼。

那天,他们讨论着当天课上教授布置的一个与数学和自然有关的课题。阿克里特听见后,立刻竖着耳朵听他们争论解答的方法。

因为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一边听一边不由自主地在手边的白纸上演算起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等到安朱来到书房时,正看到阿克里特“咚”的一下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屋子里的人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兴奋的脸。

这时,阿克里特的母亲惊讶地拾起那张演算纸,那上面是满满的数学公式和推理过程。儿子竟然给出了大学本科生正在讨论的问题答案!这让所有的人全都目瞪口呆。

7岁完成第一例外科手术

在见识到儿子的这种超凡能力后,贾斯瓦尔和安朱为阿里克特在家建了一个迷你图书馆和一个小型实验室。阿克里特欢呼雀跃地一头扎进了他的“基地”:高高的书架上排列了很多与医学生物有关的书籍;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解剖图;桌上摆着显微镜和切片仪器设备。阿克里特激动地在“基地”里直转圈,口里叫道:“太棒了!太棒了!”

见到儿子高兴的样子,贾斯瓦尔更是开心。他总是找各种理由,将阿克里特带到他一个朋友的办公室。那是一家著名的医疗机构,聪明的阿克里特很快便得到教授们的喜爱,他被允许可以在实验室参观,甚至可以旁观一些简单的手术过程。

阿克里特的眼睛里永远充满着好奇和渴望,他观察着医生的每一个动作并暗暗地记在心里。可是,去哪里找解剖材料来实践呢?光靠看书看试验是不够的。

安朱敏锐地发现儿子的烦恼,她将家里饲养的鸡仔提供给儿子。阿克里特就这样开始了实践。

贾斯瓦尔的职业是经济学,爱好是医学,所以,虽然他的思维飞扬活跃,他的治学态度却异常严谨,他对儿子的管教也自有一套,看书的时候必须坐直,姿势绝对不能马虎。他告诉儿子,书是最神圣的,唯有尊重书籍它们才会赐予你知识。这无疑也让阿克里特从小就对书籍有一种莫名的崇拜。当儿子看书的时候,贾斯瓦尔就会搬个凳子坐在他的旁边,指导他怎样做记录,怎样分析,怎样查询资料。

阿克里特从懂事开始,就学习了父母这种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他看过的书本从来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不爱惜。从哪里拿的书,看完以后就自觉地还原。尤其是对于实验器具,他更是非常爱惜。

所以,当7岁的阿克里特决定做一个真正的外科手术时,贾斯瓦尔一点也不怀疑儿子可以完美地做到这一点!

阿克里特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名叫安秋的女孩,只有8岁。在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她的双手不小心严重烧伤,手指紧紧地粘连在一起,无法张开,看上去就像一个拳头。安秋的父母是朴实的村民,家里根本负担不起医院的庞大手术费,他的父亲听说了阿克里特的非凡才能,于是向他求助。

为了给安秋做手术,阿克里特查阅了大量书籍和因特网上的资料,凡是能找到的,他一个也不放过。前辈的教导历历在目,实践的步骤他也早就烂熟于心,经过十几天的准备,阿克里特终于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手术计划。这份计划后来被医学院的专家认为是“可行性手术计划”。

在父亲的帮助下,阿克里特买到了各种外科手术所需要的器具和必备的医疗设备。动手术的那天,当地的电视台闻风而来进行实况直播。

阿克里特穿着一件与他瘦小的身体极不相称的外科大褂,听诊器在他的脖子下摇摆着,他熟练地拿起针筒为安秋进行静脉注射并局部麻醉,然后小心翼翼地用解剖刀切开伤疤组织和连在一起的手指肌腱,一点一点地分开手指,打开整个手掌。贾斯瓦尔和另一个助手神情严肃地在旁边协助。

手术的时间比预计的要长一些,在手术进行到关键时刻时,开始渐渐失效。疼痛使得小女孩开始。阿克里特的脸上沁出层层汗水,口罩也从脸上滑落下来。但是他很快又冷静下来,他咬紧牙关,对小女孩进行了再次麻醉,40分钟以后,手术成功了。女孩的手指终于被成功地分开了,几天后,也是5年来她第一次能自由活动自己的手指。

女孩的父亲将女儿抱起来,对着阿克里特笑着鼓掌致谢。阿克里特终于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他成了一名真正的外科大夫!他微笑着说道:“愿所有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当地医学协会对这个手术进行了评估:手术相当成功,堪称完美!手术实况被印度诸多媒体大篇幅报道,这个年仅7岁的小大夫震惊了国际医学界。很多当地没钱就医的人都纷纷上门,美国媒体称他为现代医学领域的“莫扎特”。

12岁圆梦英国皇家学院

虽然阿克里特天资聪慧,但他的父母却不希望他被声名所累。一旦走出实验室,阿克里特和普通的孩子根本没有两样。他心中的英雄是蜘蛛侠,最喜欢的电影是《泰坦尼克号》。板球是他的最爱,当印度在联赛中击败了英格兰,他兴奋地抱着爸爸的脖子,高声欢叫。

阿克里特11岁的时候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所有中学教育课程,印度首席教育部部长维布哈德拉向他授予毕业证书,表彰他是印度特殊的天才。但他无法如愿以偿地进入医学院读书。因为印度的医学院不会收17岁以下的学生,他必须等待。

然而,阿克里特非常渴望能到高等学府深造,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神经科和肿瘤科的专家。

在父母的多方努力下,他们一家来到了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皇家学院的研究人员和教授并没有因为阿克里特的年纪而看轻他。他们接受了阿克里特和他的项目,并开始进行了关于癌症治疗的研究,采用的是阿克里特自己的方法――穆斯塔法。

阿克里特终于找到了一个走向自己梦想的舞台,他和英国的癌症专家兴奋地坐在一起讨论治疗方法,试图从基因疗法着手,来根治这困扰了世界癌症专家无数年的头痛问题。他非常勤奋好学,深深打动了皇家学院的专家。

德加戈斯教授称赞阿克里特:“毫无疑问,他是个才华横溢的男孩。他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全身心投入到了寻找治愈癌症方法的行动中去。”

面对媒体华丽的赞美之词,阿克里特心中念着的却是家乡那些穷苦的百姓,是在孟买塔塔癌症研究中心看到的那些焦虑的病人,他的心中始终保持着一份赤子之心。

尽管有媒体和一些专家对他的方法提出质疑,但他对自己却表现得信心百倍:“癌症是一定可以被治愈的!我将会研究出治愈癌症的方法。我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治疗方法,尽管我还没有付诸实验。我的计划要成功也许得过两年,也许得过40年,但我相信我能治愈癌症!”

上一篇:最大的敌人,最好的朋友 下一篇:想要名牌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