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费加罗中学“听课”

时间:2022-07-29 03:38:09

在费加罗中学“听课”

我校与法国小镇的费加罗中学是友好学校,两校约定每个学期都要进行教师互派互访活动。我成为学校派往费加罗中学参观学习的第一批教师之一,我们一行四人,有机会感受异国的教育现状……

我们抵达法国时,被安排在学校周围的两户人家里。主人很热情,也很周到,他们告诉我们今天不能到学校去参观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会有人来接我们去学校。主人还说他们很喜欢中国,大家是朋友,要把这里看作是自己的家,千万不要客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看来也是法国人的礼节。

第二天,学校派来一名教师萨尔瓦接我们去学校,萨尔瓦懂中文。我们随萨尔瓦一起步行去学校,我感觉学校离这儿不远,萨尔瓦也证实了我的猜测,他对我说:“学校距离这里不足三百米。”

一路上,我感觉到小镇的人口并不稠密,路上行人稀少,与国内人来人往的现状相比较完全是两种感觉,这里多了一份从容与宁静。

忽然,萨尔瓦在一座两层小楼前停了下来,他说:“我们到了学校办公楼了。”到学校了,并且到了学校的办公楼?我简直是大吃一惊,并没有见过学校的围墙,也没有发现是什么时间进了学校的大门呀。

看到我惊奇不解的样子,萨尔瓦微笑着对我说:“噢,忘记向你介绍了,法国的学校没有如你们国家的学校那样高高的围墙,也就没有高高的校门了,在这里是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入学校的。”

我更加惊奇:“你是说,从各个方向都能进入校园?”

萨尔瓦说:“是的,你看――”他指了指我们来过的路,接着说:“我们是从学校南边进入的,其他三个方向也有这样的进校小路。”

萨尔瓦进一步告诉我,法国学校建设有自己的“人文要求”,学校建筑不能与周围环境完全隔离,应该结合相融,成为一体――我忽然想到了“和谐”一词,“和谐”是近些年来常常被我们说起的“教育新词”。

我们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进了校园,然后去了学校的一间办公室。在办公室里,萨尔瓦告诉我们:“过会儿到九点钟的时候就要上课了,等上课了,大家可以自由地到各个教室里去看看。”萨尔瓦还特别强调――务必要随便一些。交待完了,萨尔瓦说他还有一节课需要准备,暂时无法陪我们。

我想在国内到教室“听课”是很熟悉路子的,这点小事就不用烦劳萨尔瓦了。萨尔瓦备课去了,我们四人一直坐在办公室里等。可是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等到上课的铃声――九点钟早就过了。

我有些着急地跟其他人说:“这里的校铃今天是不是坏了,怎么一直不响呢。”

正当我们在推测时,萨尔瓦忽然来了,他倒是很奇怪地问我们:“教室去过了?”

我说:“没有呀,我们正在等待铃声呢。”

听到我说“铃声”,萨尔瓦耸耸肩膀说:“噢,真是对不起,我忘记告诉你们了,学校是不设置铃声的,没有上课铃也没有下课铃,上课时间由老师和学生自己掌握。你们等铃声已经错过了一节课了。”然后,萨尔瓦又耸耸肩膀说:“看,我的第一节课已经结束了。”

我开始想象这上下课不用铃声的好处:因为没有铃声,所以学生必需自己照顾自己,于是自我管理的意识就在没有铃声的环境中自然产生了。因为没有铃声,老师们上课完全凭“自觉”,被铃声催了去上课的心理绝不会产生。

当然,不能期盼我们的校园依此放弃铃声,国情不同,不可生搬硬套的。但我还是深深地被法国中学这无比灵动的教育细节所感动。

萨尔瓦老师因为没有课了,决定陪着我们一起转转,或许他已经感觉到了我们这四位来自中国的同行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不知所措。萨尔瓦带着我们进了一间教室,教室很宽敞,有二十几个学生。教室里一共有七台电脑,图书柜四面都有。教师正在上一节历史课,有的学生在看书,有的学生在上网,有的学生在小声说话,你会认为这里是国内学校的课间状态。但是当你仔细走近学生时,就会感知到学生们确实在“学习”,他们的学习状态并不是认真地听,认真地记,而是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当中,在动脑子,在思考问题。整个上午,萨尔瓦带着我们看了好几处这样的教室,看得越多,我越是觉得我们国内“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萨尔瓦说下午是活动课。我很想知道法国的这所中学活动课是个什么样子,于是非常关注下午的课。

下午三点之后,学生们就完全“自由”了,他们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自选活动:音乐、跑步、自行车、网球、绘画、手工制作等,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我为法国孩子的“自由”感到高兴,我为国内孩子的“苦学”大抱不平――与法国孩子相比,他们根本没有享受过真正的活动课。

上一篇:原谅我,抛不开对你的心 下一篇:牡蛎和箭鱼赛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