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10-10 09:54:41

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摘 要:曾经听到过这样一段话: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关键词:创新;实践;自主学习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更相信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北京师大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导顾明远先生在《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一文中指出:“创新意识是要从小培养,使之从小就有一种探索精神,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可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用另一种方法解释。从小有了这种创新意识,长大了,掌握的知识丰富了,他就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创新。”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重新组合或转换,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同样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所以,教师要相信他们。

二、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为了鼓励学生质疑,我在教学中立下了“三不”规定:即不呵斥质疑学生,不讽刺标新立异的学生,不敷衍质疑的学生。每上完一个单元,安排一环节让学生考学生,学生考教师(由学生提问,让教师谈看法或作解答),每上一节课,都安排学生质疑。这正符合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的上课的要求:看书自学,质疑问难。让学生多说自己的理解,体会及其疑问,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对正确答案给予肯定,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联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激发了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陶行知还激情澎湃地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突出的一个弊端就是把儿童禁闭在课堂里,割断了教学同社会的联系。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数学、用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杏街小学)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下一篇: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