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地区抗―M引起的HDN1例

时间:2022-10-10 09:44:46

【关键词】HDN;长治地区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3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08-01

新生儿溶血病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简称HDN,原称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病)。当胎儿从父亲方面继承来的红细胞抗原,恰为母亲所缺乏时,是谓母子间血型不合。新近我科配血过程中发现抗-M引起的HDN,报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儿母亲,32岁,无输血史。孕2,产1。孕38周于潞矿医院剖腹活产1女婴,1天,患儿皮肤黄染,Hb63g/L,怀疑HDN.2011年1月11日将标本送于我站进行检测。血型血清学发现患儿母亲ABO血型为O型,MN血型为NN型,血清中含有IgM、IgG性质的抗-M,患儿父亲ABO血型为A型,MN血型的MN型。患儿ABO血型为O型,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为阴性,予患儿输注ABO同型M抗原阴性的血液1U洗涤红细胞,患儿明显好转。

2血型血清学检查

2.1试剂及方法单克隆抗-A、抗-B试剂(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80806);A、B、O试剂红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10205);抗-M、抗-N(进口批号:1943041,1934140)、2-Me(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1208)、抗-D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90810);谱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1217);直接抗球蛋白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0312);BYL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实验方法均按照文献[1]进行操作。

2.2血型鉴定见表1。

2.4母亲标本检查抗体筛选为阳性,用盐水法和2-Me处理后进抗体鉴定,结果见表1(盐水法和2-Me处理后血清标本与谱细胞反应格局一致,并在4℃反应增强.)说明患儿母亲血清中含IgM、IgG性质的抗-M抗体。

2.5交叉配合试验选取M抗原阴性的洗涤红细胞与患儿血清反应,分别采用凝聚胺法和抗人球法配血,均为阴性。

3讨论

在人类血清里,抗M十分常见,在室温鉴定抗体时,常发现在盐水凝集。这种抗体的产生大部分都没有红细胞刺激,是天然产生的。抗M血清通常是以IgM形式存在的,但也有IgG的抗M曾被报道。因此,在盐水介质的凝集试验中,凝集M+红细胞的抗M不一定是IgM型的抗M。很少引起HDN也很少见,近年来新生儿MN溶血病的报道有增多趋势,其发生率仅些于ABO及Rh血型系统引起的HDN[2]。

本例患儿新生儿溶血实验直接抗球蛋白为阳性、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均为阳性,但凝集强度很弱,在4℃时反应增强,母亲血清用盐水法和2-Me处理后进抗体鉴定凝集强度无明显差异。对于这种新生儿溶血实验诊断不明的特殊情况下,母体标本在诊断新生儿溶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患儿血清中抗体特异性和母亲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用母体标本血清代替患儿血清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等试验[3]。

新生儿溶血病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病因之一,其病情进展快,程度重,严重病例可致脑干听觉传导通路损害和胆红素脑干听觉传导通路损害和胆红素脑病,危及患儿生命,影响其生存质量[4]。因此如何早期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达庄.免疫血液学.上海科学出版社,2002:188-222.

[2],张莉尼.国内非ABO血型新生儿溶血病病例回顾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0,13(1):46-47.

[3]李勇.红细胞输血血型相容性试验,新生儿标本检测要点;李勇,马学严.实用血液免疫学,2006:409.

[4]陈平,唐安洲,孙华,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99例听损伤特征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2):107-109.

上一篇:胃癌前病变免疫治疗进展 下一篇:28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