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尺度:国家竞争力的天平

时间:2022-10-10 09:27:24

全新尺度:国家竞争力的天平

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出台的《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可以发现创新与国家竞争力排名的紧密关系。中国距离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有多远?表格里展现的不仅是名次上的差距。

世界的重心正转向东方,国家竞争力的天平正偏向创新。

早在去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上,作为WEF主席的施瓦布就曾经预言过,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年会将聚焦中国和印度。它们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世界应当适应这一新潮流,创新的魔力象限正随着全球财富的流转而流转。

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天平

自1971年创立以来,世界经济论坛在每年的9月28日左右,都会公布全球经济体的竞争力排名,对很多国家和经济实体进行综合的经济评价,包括优势和劣势两方面,以找到各国经济改革的关键点。最新出炉的全球竞争力排名报告覆盖了全球125个经济体,有超过11000名的商界、企业界高级主管接受了问卷调查,中国排名54位。

随着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率水平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知识经济已经初现端倪。全球竞争力报告经历多次评价体系的变革,但2000年的变革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开始强调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创造力对于经济成长竞争力的影响。

可以说,随着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创新,创新与竞争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权重越来越高,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全新尺度。

在最近的参考体系中,虽然竞争力排名用到的指标有100多种,但创新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竞争力的三大方向之一。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兼论坛全球竞争力项目主任洛佩斯・克拉罗斯指出,中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间的科技差距也很大,因此现代化的进程必须要继续。

中国的创新地位

以全球为视角,创新能力是尺度,全球各国的竞争力将在创新这一语境中重新排队。

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经济增长与竞争实力的飞跃之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而这类国家被称为创新型国家。

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瑞士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最新WEF国家竞争力报告中在125个国家中,创新能力位列57位。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的推出,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距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

在创新魔力象限上,那些创新型国家的做法和经验有哪些值得借鉴?

我们看到,爱尔兰这个欧洲国家是如何崛起的。目前,爱尔兰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型经济国家一跃成为科技密集型经济国家。其中,建造“香农知识网络”功不可没。爱尔兰政府投资建立的香农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区。在政府支持下,香农开发区先后建立了5个国家科技园,形成了独特的“香农知识网络”。这是爱尔兰政府强化产、学、研结合,鼓励和发展本国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措施之一。而发展大学孵化器中心,通过“企业创新中心”发展创新型产业都成为爱尔兰创新的契机。此外爱尔兰的企业拓展计划成为吸引外部投资者在爱尔兰建立企业的有效保证,投资者在投资当年即可享受税赋减免。而这项措施亦包含“种子资金计划”,并继续鼓励欧洲投资银行对爱尔兰风险资本的投资。它成为爱尔兰本国计算机软件企业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我们看到,邻国韩国的创新机制如何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信息产业使韩国信息社会发达程度位居世界前茅。而在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00美元。为改变落后状态,韩国制定了“出口立国”战略,对引进的外国技术进行模仿、消化和吸收。20年间,韩国外购技术的开支高达240亿美元,建成东北亚的出口“加工厂”,创造了汉江奇迹。但通过“拿来主义”建立的“加工厂”没有竞争力,于是,上世纪80年代末,韩国制定了“科技立国”战略。1989年,《尖端产业发展五年计划》重点推进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光纤维等七个高科技项目的研究。1991年,“G7工程”的目标是在21世纪使本国科学技术赶上西方七国的水平,包括超高集成半导体、宽带信息通信网、人工智能电脑、高清晰度彩电等八项应用高新技术。目前,韩国科技创新在海外获得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十位,企业研究人员每千人注册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韩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在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需要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而这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克里斯坦森:

破坏并不等同于便宜、不够好。唯有在和过去成功的事业模式、产品比较时,才可以说破坏就是便宜、不够好。破坏并不是突破的意思,突破性的科技通常是维持型的技术。低级市场的破坏性创新通常是指事业模式与产品的创新;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指的则是在简易性与价格负担上的创新。

创新经济学家傅家骥:

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创新模式。自主创新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完成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完成;模仿创新则是企业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思路,吸取率先者的经验和教训,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

上一篇:改变:我们的继承与创新 下一篇:从对手经历中发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