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10 08:23:33

浅述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结构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结构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建筑安全稳定的关键之一。在我国建筑中,砌体结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如何提高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作简要分析,希望能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砌体结构;问题;施工质量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s very important,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qua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is one of the key building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 our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of masonry structure is widespread,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masonry struct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masonry structure; problem;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1

砌体结构是一种传统结构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民用建筑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形式。其布置形式较为灵活,工程造价较低,施工简单,便于操作,随着现代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砌体结构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并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1砌体结构存在的问题

尽管砌体结构应用广泛,但存在的质量问题也十分严重。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房屋鉴定专家救援队对汶川县城未完全倒塌的1141栋房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砖木结构及民房185栋,严重破坏及倒塌的107栋,占57.9%,砌体结构房屋714栋,严重破坏及倒塌的303栋,占42.4%,而框架结构96栋,严重破坏及倒塌的6栋,占6.3%(数据对比柱状图见图1)。就该调查数据而言,砌体结构存在的质量问题十分严重。

图 1 严重破坏及倒塌房屋占该结构类型百分比

2砌体的设计质量

由图1可以得出结论:砌体结构的抗震效果不如框架。是否在设计阶段选择结构类型时应该优先考虑框架结构,尽量避免或是放弃砌体结构,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亚勇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等人编写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录》,结果并非如此。图2为某单跨框架医院与砌体结构住宅震害对比图。这两个建筑位于同一地点、同样的地质条件,震害却截然不同。该地区按7度设防,实际地震影响烈度为9度,已经达到大震的标准。图2左侧为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医院,该医院带悬挑走廊,竖向向后退台,为不规则框架结构。由图2可以看出该框架结构已经严重破坏,接近倒塌。而右侧为砌体结构商住楼,由于严格按照规范,设置了良好的构造柱和圈梁,结构保持完好,几乎见不到砖墙裂缝。

由此可知,只要严格执行抗震规范,砌体结构仍然能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要想保证砌体结构的抗震要求,首先是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进行设计,其次严格保证施工质量。

图2震害对比图

3砌体的施工质量

设计阶段是砌体工程质量目标的定义阶段,而施工阶段就是砌体工程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的阶段了,再优秀的设计没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不切实际。在施工阶段,影响砌体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砌筑砂浆、砌块强度、砌筑质量。理论上讲砌体的强度小于砌筑砂浆的强度及砌块的强度。

3.1砌筑砂浆的影响

砌体是用砂浆把单个砌块按一定规则砌成的一个组合体,砂浆的强度直接影响到砌体的强度,随着砌筑砂浆强度的降低砌体抗压强度也随之下降,见图3(该数据的砌体为MU10烧结普通砖与不同强度砂浆组合的28d龄期砌体)。砌筑砂浆强度首先取决于施工配合比,其次还与其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密切相关。

图 3 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与砌筑砂浆强度的关系

3.1.1水泥的质量问题

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强制性条文规定:“水泥进厂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确定的强度等级结果降级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混合使用不同品牌的水泥会因为生产成分不同而影响砂浆的质量。另外不宜用高强度的水泥配置纯水泥砂浆,一般而言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配制水泥砂浆所采用的水泥不宜大于32.5级,配制水泥混合砂浆所采用的水泥不宜大于42.5级。

3.1.2砂子的质量问题

1)砂子的粒径过细,为了保证和易性,需要用增加水泥用量来包裹砂子的表面,因此一般砌体宜用中砂,毛石砌体宜用粗砂。2)砌体灰缝在8mm~12mm范围内,因此砂中不宜有过大的颗粒。3)草根、树叶等有机物腐烂后会在砌筑砂浆中留下空洞,降低砂浆的强度。4)含泥的砂子也会降低砂浆的强度,通常强度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其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含泥量不应超过10%。为去除以上的草根、过大颗粒、泥团等,砌筑砂浆用的砂子在拌合前应先过筛。

3.1.3水的质量问题

被污染的水源含有有害物质如糖、盐、油等,会影响水泥的硬化,并可能对拉结筋造成腐蚀,因此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的规定。

3.1.4外加剂的使用

外加剂(如例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等)的使用能有效的改善砂浆的性能,但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和型式检验报告。

3.2砌块的影响

砌块对砌体强度的影响首先是砌块自身的强度。当砌块本身的抗压、抗弯强度低时,整个砌体工程的承载力必然降低。其次是砌块的外观也对砌体的强度有着重要影响。不整齐的砌块,灰缝厚度不均匀,受压时力不能均匀传递,出现应力集中的地方会首先被破坏,影响砌体整体的抗压抗弯强度。另外,用砖砌筑时,砖本身的湿润程度对砌体的整体强度也有显著的影响,用干砖砌筑时,干砖会吸收掉砂浆表面的水分,使砖与砂浆的粘结力降低。有实验证明用干砖砌的墙其强度只能接近饱和时的50%~60%。正确的方法是砖应提前1d~2d浇水湿润,烧结普通砖的含水宜为10%~15%,现场简单的检验方法是将砖横向切断,四周的吸水程度达到1.5cm为理想。小型混凝土砌块因吸水率仅为粘土砖的12%~41%,故施工前不必浇水。

3.3砌筑质量的影响

3.3.1砌筑工人的素质

砌筑工人的素质对其所砌筑的砌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技术工人砌筑的砌体横平竖直、灰缝饱满、整体美观、砂浆与砌体粘结良好。有实验比较,在施工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以高级技工砌筑砌体的强度为100%,各级别技工砌筑砌体的强度对比见图4。

图4各级别技工砌筑砌体强度对比

3.3.2砌筑方式

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这种方法用砖面揉压砂浆,使砂浆与砖粘结牢固。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宜超过500mm。如果铺灰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的水分就会被底砖吸收,使新砌上的砖层不能与砂浆有效粘结。而且由于水泥砂浆和易性较差,挤浆费劲,操作者若用大铲式瓦刀铺刮砂浆后,底灰易产生空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饱满。水泥砂浆的饱满程度对砌体强度的影响很大,规范规定水平灰缝的饱满度要大于80%。若水平灰缝不饱满,则砌块在受压的同时还要受弯,使砌体整体抗压性能下降。若竖直灰缝不饱满,则会使砌体抗剪强度下降40%~50%,而且会产生空隙,使防水隔声性能下降。

4结语

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从事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之谈。笔者认为,严格的执行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砌体结构在保证其经济性与适用性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其结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良好保证的。

参考文献:

[1]王亚勇,黄卫.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录[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

[2]黄汉飞.汶川县城建筑结构震害统计分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3):35-36.

[3]于俊荣.砌体结构设计——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梁建国,黄靓.砌体结构设计禁忌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徐建,孙惠镐.砌体结构设计指导与实例精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刘立新.砌体结构[M].第3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 下一篇: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