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写作的路径选择与突围

时间:2022-10-10 08:12:37

思辨性写作的路径选择与突围

思辨性,即辩证思维,它使思维认识全面,论证周密,见解独特。而当前学生写作非常缺少高质量的思维品质,写作过程往往陷入“思想浅薄,深度不够;思维单一,片面僵化”的泥潭,议论时强行“贴上标签”,对事理简单地做断定了事,免不了犯以偏概全、主观臆断的错误。即使不犯明显的逻辑错误,也会使思维停于浅层。因此,找寻思辨性写作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辨写作的路径选择

思辨是磨砺思维的利器。温儒敏说:“高考作文应该拥有更多思辨性,是独立思考能力的最直接表现,是公民人格的核心内容。”优秀的文章往往具有思辨性元素,它总是凭借优秀的思维品质打动读者,以其深刻性、批判性、敏锐性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下面就结合2015年学生高考作文,谈谈具体的路径选择。

1.防止过度,倡导适度。

任何议论的观点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一味地吹捧或者一味地打压,都会削弱说服力量。因此,在树立一种观点时,必须要防止该观点走向极端、滑向过度,防止对事物的认知“一根筋”,应把它拉回到合理的平衡点。当二元或多元因素对立时,可能很难直接取舍,偏左或偏右的观点都显得思维单薄,牵强附会,也无法让读者获得审美愉悦。若着眼于两者或多者的综合分析,倡导适度对待,思维会表现出和谐之美。

以2015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为例。

材料中最为关键的词语无疑是“柔软”与“坚硬”,材料谈论的主题是如何平衡“柔软”与“坚硬”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组对立的矛盾词语,面对这组矛盾,我们不能轻易断论谁是谁非。也就是说,要平衡两者关系,造就和谐自我,就不可能完全偏颇一方。若是仅仅揭示“柔软”或“坚硬”单方面的价值,从道理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无法挖掘这组矛盾背后的合理逻辑,也难以达到和谐人生的目的。下文是考场优秀标杆作文的思路:

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

人心之柔软,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开头旗帜鲜明地主张“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主体部分重点论述“坚硬”和“柔软”的积极价值。最后回归到一点:无论是“柔软”,还是“坚硬”以适度为好,适度才能造就一种幸福、自适的人生。这样的写作思路无疑具有合理性,也具有思辨性。

2.厘清正面,幽探反面。

事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主流,也有支流;既有成绩,也有问题;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只有全面、客观地认知写作对象,一分为二地审视写作对象,厘清它的正面,幽探它的反面,才能让写作思维更具严谨性,使写作内容更具真实性,思维才会显现理性之美。

以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为例。

不少考生呼吁要躬亲走进大自然,若一味地强调亲身走进大自然,观点未免显得穿凿附会,思想也显得狭隘。立意可以确定为“亲身走进大自然”,但对此的议论是否能思辨思考呢?请欣赏下面考场优秀作文的语段:

让心去感知自然,用双脚触摸自然之美。古语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感知自然,就得亲自躬行。我想拥有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高尚情操,与大自然为邻;我也想拥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豁达情怀,与大自然齐飞。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喧嚣、灯红酒绿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更多人自驾“游”玩大自然,让自己烦躁不安的心灵歇歇气。然而,旅客误吃毒蘑菇、森林迷路、被毒蛇咬伤等事件时时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俯首深思,因为无知鲁莽地走进大自然,便承担了潜在的风险。

上文前面部分花了不少笔墨赞颂用脚触摸自然之美,感知自然纯真的气质。但笔者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思辨性地揭示用脚走进大自然也有缺点弊端,对立意进行二元思辨思考,这样一来,让读者对感知自然的方式有了更理性的思考。

3.拨探表象,洞彻本象。

当前,学生观察客观事物时只能触及事物的表象,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使得所写文章的立意停留在“是什么”上,忽视在“为什么”上深入开掘;只满足于获得感性认识,缺乏理性思维。这是不少高考作文的通病。而启发学生观察表象,指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在写作中,要诱导学生养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抓住问题的实质。这样,通过思辨产生了顿悟,获得科学而准确的认识,思维显现深刻之美。

以2015年湖北卷高考作文为例。

本题阐释泉水和喷泉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地关注气贯如虹的喷泉,而对默默流淌的泉水鲜有关注。喷泉只是流水品质的外在表象,而泉水更能真正体现流水的品质,但也有思维敏锐的学生敢于揭示泉水的魅力。请欣赏下文对泉水的赞颂:

给自己一个坚持的习惯,给自己一个坚持的嗜好,就像地下默默汇集的泉水。正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水滴石穿”,一点一滴的坚持,就是给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信心。不积跬步,不以至千里,持之以恒何惧梦想在千里之外、九天之上?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坚持读一点书,坚持听一点音乐,坚持踢一踢球,坚持写一点文字,坚持画一点画,坚持做一点好事,坚持善待一点他人,坚持善待一点自己,坚持……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文章的笔墨基本上在称赞泉水的坚持和积累的品格,没有流俗于对喷泉的赞歌,学生能拨探表象,洞彻本象,展现其对事物认识的深刻性。

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也很需要运用该思维技术,来挖掘感知自然的本质属性,自然貌似近,其实远;或者貌似远,其实近。

4.移步换景,动态生景。

俗话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写文章最忌讳思维固化,而灵动敏捷的思维要求学生挣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要确立转换角度思维的意识,把认知观点放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的客观对象、不同的特定情景、不同的感知方式等等上进行立体的审视,欣赏到丰富的风景。写作时,不要用一个镜头看到底,而要换个动态性镜头,移步换景,方能另辟蹊径,写出个性化的、摇曳多姿的文章,避免思维的僵硬单一,呈现出递进、转折、因果等思维范式,凸显思维的灵动之美。

以2015年浙江卷高考作文为例。

文品如人品,写文章就是抒写自己的本性,这是很多人的共识,这样的事例也屡见不鲜。但这种观点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对此进行动态思考。下文对“文品如人品”这一观点进行了动态性思考:

文章是抒发人性的途径,而有时这条道路会被外界因素阻隔,让我们看不真实,文章本身也沦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为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当革命的烈火蔓延至整个中华大地时,他的诗便成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产物。毫无立场的歌颂与批判,是成为“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许郭老的骨子里崇尚自由的浪漫主义,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锁时,所有艺术的美感就消失殆尽了。曾歌颂出《女神》这样唯美诗篇的人,湮没在革命的浪潮中,我们只能扼腕叹息了。

文章先认可写文章是抒发人性的观点,但并没有局限于此观点,而是通过郭沫若的事例,阐释了写文章会被拷上外界的枷锁,不能真实地抒发自己的品性。这样把观点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看到了该观点的另一面景致,思维明显丰富、新颖。

上述四种路径并非割裂的,写作中可以综合运用。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就需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融入思辨元素,实现教学突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思辨路径的教学突围

1.立足质疑批判,培养辨析思维。

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独特的思路和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原结论和观点的缺陷,质疑故事本身的合理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文本甚至批判已有的观点。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中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流露出几分及时寻乐的消极思想,把漂浮不定的人生比作一场睡梦,号召人们要及时享乐。但这种思想却与本文的格调和作者的情怀难以吻合。就此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质疑李白的人生观,形成一个针锋相对的辩题,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这样会让学生的思维越辩越清晰,越辩越灵敏。

2.立足冷观静思,培养理性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要对事物有合理的认知,需要用二维或多维视角冷静观察,强化全面说理意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很好地体现学与思的思辨性合理关系。鲁迅的《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既要“占有”――继承好的,又要“挑选”――剔除坏的;既不是无选择地兼收并蓄,也不是盲目的全盘否定。在具体论述对“鱼翅”“鸦片”“烟具和姨太太”的正确态度时,既反对极“左”,又反对过“右”,思辨性地阐述了“拿来主义”的正确观点。

3.立足深入挖掘,培养深刻思维。

解读文本时,不仅要洞察外在的表象,也要深入挖掘表象背后的实质内容,深入思考表象背后的真正推手,这样,学生在看待问题时就不被表象迷惑,而是循径探幽,从而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格里高尔最终被亲人抛弃,突然一夜之间变成一只大甲虫。但这只是文中叙述的表面的荒诞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社会的丑陋、亲情的异化,现代技术和文明带给人们的是无形的、压抑的苦闷,人无处逃脱,只能逃到一个坚硬的壳子中,自闭起来。这样透析到了繁荣社会表象之下人的真实生活,从而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

4.立足背景分析,培养统整思维。

解读文本时,要有全局整体意识,联系上下文的背景,甚至结合全文的写作背景来分析,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在《雷雨》的教学中,对周朴园所说的“无锡是个好地方”进行背景分析。对当时的周朴园来说,三十年前在无锡曾经有过美好的爱情,有过风流倜傥的辉煌,而此后的婚姻不如意,家庭不和睦,同时,生意场上也很不顺心,鲁大海又带着工人罢工,所以他的那句话是在不顺心时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而非真正称赞无锡。鲁侍萍虽也跟着说“哦,好地方”,但这只是陌生人之间的礼貌性应和,而非真正认同,因为无锡给她带来更多的是三十年的悲惨遭遇记忆。把社会、家庭、性格等因素结合起来,透过人物前后命运的背景分析,才能对这句话有更全面的审视。

写作需要良好的思维品质,思辨性作为一种写作思维技巧,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全面,见解深刻,具有高远的审美价值。因此,建构思辨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理性思维、深刻思维、统整思维,突破思维瓶颈,让学生的思维开出最灿烂的花朵。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528400)

上一篇:After Effects“模块化”学习策略之软件交互应... 下一篇:你的教材真的“处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