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旺“副业”这把火

时间:2022-10-10 08:10:07

4月13日,坐落在万州长江大桥北桥头的重庆三阳化工有限公司的销售负责人很为难,因为在这一天,重庆力宏、清华紫光等几家企业争相来人要求与他们签订氯乙酸产品的购销合同。

按说,这是件大好事,怎会不喜反愁?原来,他们的氯乙酸只是刚刚投产,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因此面对争相采购的客户,不免焦急。

说起来,氯乙酸并不是三阳化工的主导产品,2003年4月投入运行的重庆三阳化工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是烧碱,是采用氯化钠为原料生产的。而在电解生产烧碱过程中产生出大量氯气,三阳化工决定采用先进技术留住氯气,变废为宝,烧旺“副业”这把火。

2004年,三阳化工争取到了山西太原理工大学醋酐法生产氯乙酸生产技术项目在西南地区的独家转让;9月即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了第一期年产5000吨氯乙酸生产装置开发氯气副产品。

氯乙酸一诞生便成宠儿。农药、医药、精细化工等化学工业加工企业似乎都对它一见钟情,订单频送。

“液氯产品的价格目前是每吨1800―2000元左右,而通过加工的氯乙酸,现在的价格在1万元左右。”说起“钱”景,三阳化工销售负责人满脸喜气,“这一副产品,优化了三阳公司的产品结构,产品附加值也得到很大提高。”

除了氯气,三阳化工在生产烧碱中产生的副产品还有氢气,约400万立方米,氯气的“再生”让曾经“烟消云散”的氢气也得以“复活”。今年,他们引进了江苏一家单位开发氢产品“金刚丸”,仅提供“氢气”,每年就有几十万元进账。

三阳化工不但在开发“副产品”中致了富,而且还吸引了多家企业到园区投资建企业。去年以来,四川自贡一家民营企业投资300多万元,利用三阳化工的氯气生产氯化聚乙烯,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重庆也有一家企业到这里生产氯化石蜡,产品销路很好。

事实上,三阳化工把“副业”这把火烧旺,只是万州区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万州区“一手抓存量发展,一手抓增量培育”,全力推进一批新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他们的路子是,围绕优势资源,利用丰富的天然气、岩盐等,大力发展盐气化工。通过优势产业、优势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开发建设。

在自身经济底子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万州区采取积极措施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库区对口支援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增强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的吸引力。经过多方努力,先后引进了厦门明达、北京泰跃集团的投资,万州方面也积极利用已经形成规模的索特集团,扩大对盐矿资源的开采利用,促进盐化工业发展。10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和以天然气为主体的热电配送中心已经进入实施阶段,5万吨氯酸钠二期工程今年也要竣工投产。厦门明达投资建设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已于3月6日进行工地平整,目前进展顺利。与盐气配套的年产40万吨联碱、60万吨甲醇项目都按预期计划稳步推进。万州盐气化工园区的投资总额将达到100亿元,而首期项目全部开工后将投资38亿元左右,这些资金都是依靠招商引资,吸引外来投资者解决的。而这些项目的实施,对带动万州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万州的工业发展已经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上一篇:山野菜闯进大城市 下一篇:“气运丹田”练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