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中的坚守

时间:2022-10-10 07:34:13

【前言】苦涩中的坚守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就是“一个人学习某一群体和社会的生活技能与行为规范,从而使自己取得社会存在的能力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过程”。 但是这种社会化对儿童来说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就算是那些美好的情感也是伴随艰涩而...

摘要: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评论界却很少从儿童角度研究曹文轩的《草房子》。本文拟从少年桑桑社会化的角度来解读《草房子》。在曹文轩的笔下,这个过程是对人性、对美的坚守,虽然其中有挫折与困惑。

关键词:桑桑;社会化;人性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2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优美诗性的语言,浪漫典雅的风格征服了许多读者,相关评论不时见诸报端。但是,作为一部儿童文学的佳作,大多数批评却绕过“儿童”避而不谈,而对作品古典诗意的风格进行评论。当然,文学本身是共通的,儿童文学的杰作也是人类文学的收获,但是对儿童本身的避讳却也反映出中国评论界的尴尬――因为不懂,所以不谈;或者说因为没有人谈,所以不谈。

在这里,我想从儿童社会化的角度来谈谈这部作品。之所以谈,不是因为懂,而是因为不懂,所以先声夺人。曹文轩在小说的跋《追随永恒》中说能感动孩子的还是那些永恒的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这些“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促使孩子成长。这很能代表小说的创作意图。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就是“一个人学习某一群体和社会的生活技能与行为规范,从而使自己取得社会存在的能力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过程”。

但是这种社会化对儿童来说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就算是那些美好的情感也是伴随艰涩而来。而且,正因为伴随着苦涩,才更凸显出它的美好。

《草房子》可以说是这样一曲人性的赞歌,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群自强高贵的少年社会化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尊严的执著坚守,还是杜小康对于厄运的悲怆拼搏,在作者淡如流水的叙述中都让我们潜然泪下。这些少年苦涩的社会化之路,是由桑桑串起来的。桑桑作为旁观者也作为参与者一直活跃在其他故事中,并且这些故事中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直到最后一章“药寮”里,桑桑从旁观者走出来,进入了他社会化过程中最艰辛的一步――面对死亡。面对死亡是人类自我意识真正的觉醒。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正是在第九章里桑桑完成了他的社会化过程。

故事从桑桑14岁那里离开油麻地开始,是一个回溯的视角。作者先给了我们一个大全景,我们仿佛和桑桑一起坐在屋顶上,回望油麻地上那些人和事。但是镜头很快拉近,引入到那个叫“秃鹤”的男孩身上。

在“秃鹤”这一章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注意到与其他几章不同的笔法。在其余七章(“药寮”一章除外),桑桑的活动都是随该章主角的行动而起的。只有在第一章里,作者介绍完秃鹤的心理变化之后,很突兀地直接转入到桑桑的介绍中。固然是因为这是第一章必须交代小主人公桑桑的性格,但也可以认为是一个败笔。不过,这第二节所展示的正是桑桑天真、好表现、异想天开的一些性格。这些更多的是未社会化之前的桑桑。

秃鹤让桑桑明白了尊严的光辉,这奠定的是“人”的基础。人的尊严不容侵犯。如果侵犯他人尊严,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必须付出代价。这一课对桑桑来说刻骨铭心,所以作者把这一章作为全书的第一章。但是桑桑的社会化其实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而是从纸月的出现就开始了。小说中的时序虽然不明显,但细察全文可以看出纸月的出现是在桑桑小学三年级之前的,也就是在秃鹤最早明白自己的缺陷以前。因为在第一章里曾经提到过,秃鹤因为面对这纸月的目光而自卑。

纸目对桑桑不仅意味着朦胧的纯情,更多的意味着美与梦想。“月”本来就是梦,“纸月”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美则美矣,却不会在身边太久。

小说不只依次提到她的“白”。“白”意味着洁净、纯真。在曹文轩的小说里,文静、干净往往代表着一种至高的美。读曹文轩的小说,我感觉到作者对这种美的苦心经营带给人心灵的澄清。无论是《草房子》里的纸月和慧思和尚,还是《红瓦》里的陶卉,甚至《忧郁的田园》里的道士,无论他们出场时间多长,都能在你眼前描出一幅田园图。这种美更多的时候,是让人自惭形秽的。当母亲说“桑桑,你看看人家纸月,浑身上下那么干干净净的,你看你那双手,剁下来狗都不闻”时,桑桑赶紧把手藏起来。纸月的美给了桑桑巨大的压力。渐渐的桑桑在纸月的眼光下收敛起自己的野性“多了几分柔和”。在桑桑心里,达到纸月那样恬静柔和是他的目标,所以他才会主动去做白褂子。在对美的模仿中他一再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合乎社会的规范。

当这种美遭到亵渎的时候,桑桑不顾自己两条细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也要和比自己强大的刘一水相争。

我不主张过高地拔高这种少男少女的朦胧感情。其实这种好感本身往往来源于一种人生典范或者美的典范对自我意识的警醒。当桑桑突然发现世上还有纸月那样的美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认识自我。就好像一个孩子第一次有在镜子面前修饰自己的冲动,纸月对桑桑来说就是一面镜子。但是相对于秃鹤那样“惊天动地”的活动,纸月的影响是细水长流的。所以,作者把本来是更早的纸月对桑桑的影响放在了第二章里。

在接下来的“白雀(一)”、“艾地”二章里,美的力量继续影响着桑桑的社会化,只是如果说前两章还只是孩童世界纯真优美的话,后两章已经开始了社会的阴影。

“白雀(一)”中桑桑第一次体会到了成人世界优美而扑朔迷离的爱情。桑桑很早就敏感地感觉到白雀和蒋一轮的情感。他为这种如诗如画的感情而兴奋,当他怀揣两人的情书时,“他有一种神秘感、神圣感”;当他偷看情书后,他觉得“他从来没有读过这样柔和的文章”,“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种美句子”。但是即便是在蒋一轮和白雀感情最好,最纯真的时候,白三的影子都是时时存在的。所以,其实这一章,一直是阴影下的美。桑桑第一次体会到了美的破灭与社会的压力。他的伤心,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书中,在此以前的桑桑更多的还是一个不知愁的顽童。,明白世界的无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

“艾地”里秦大奶奶与环境的冲突隐隐像一片阴影。她与环境的和解是温情的结果。但她的死却让人不禁怅然,不知道作者要昭示什么。

“红门(一)”作为杜小康的小传,揭示了两个矜高,好强的少年之间得斗争,桑桑第一次显示出人性的卑微(摘秃鹤的帽子更多的是一种玩笑)。与杜小康勇敢承认玩火相比,桑桑更多的是卑琐。更卑微的却不是不敢承认,而是桑桑传纸条给同学让他们不选杜小康做班长。桑桑在这件事里也许懂得了更多的社会游戏规则。而这一章的末尾又写的是杜家的败落。可以说这一章里,人性的美丽光辉是被社会和人的阴暗面给压制住了。所以第五章的色调较之前四章突然黯淡了许多。

而第七章“白雀(二)”则充满了困惑。桑桑在美丽的白雀姐姐和温柔的蒋师母之间,不知道该把同情放到哪一边。与当初的兴奋不同,这次送信让他“无端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危险的事情”,他“像一只迷途的羔羊,走到了十字路口”。但是“在他的眼睛里,传统的道德禁令抵不上两个人的真情相爱”。但是,最后他所爱的三个人都因此受伤――蒋师娘一病不起,白雀远走他乡,蒋老师的笛声中充满忧郁。人生的无奈逼得桑桑仓然失措。

第五章和第七章里,社会和人性阴暗面的冲击扑面而来,这样的成长是苦涩的,因此两次桑桑都哭了。前一章里,他大叫:“他欺负人!他欺负人!”后一章里,他叫:“怪吗?怪吗?”。然而也许是不忍心看到这种情绪的蔓延,作者在这两章之后分别接入了“细马”和“红门(二)”。第六章“细马”和第八章“红门(二)”减缓了这种冲击。两个厄运中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少年和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温情,唤起人性的美好,让我们重新燃起希望。但是真正的拯救却不能靠人性的尊严与生命中的温情来完成,这种美好的力量也许是像秦大奶奶的生命一样脆弱不堪一击。只有死亡才能真正的体现生命的可贵。

第九章“药寮”里,桑桑完成了他对生命、对社会的理解。他体会到了生命的软弱与孤独,也体会到了生命的坚强与温暖。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任何人也没有办法分担生病的苦痛。然而温幼菊的无字歌却自有一种平和的却又震撼人心的坚持,周围人的关爱让他看到“许多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桑桑迅速成长,学会了“爱一切人”。他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善良。

正如人类认识到死亡所以才有了哲学一样,儿童认识到死亡也是他们开始学会思维,学会认识自己,学会珍爱生命。

小说末尾那十四声枪响好像是桑桑对世界的宣告――我长大了!

桑桑的成长,可以说有这么几个阶段:美的感化――丑的介入――美对丑的抗争――美的胜利。这个过程自然有很大理想化的成分,因为人性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在与丑的争斗中占据上风的。但是我们都希望美能够显出它的光彩,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无论有多么苦涩,永远坚守人性,坚守美。

曹文轩在描述桑桑及其周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时,很准确地把握住了儿童的心理,的确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小说。不禁让我们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再次沉醉于那洁净的田野,博爱的天空,天水苍茫的芦苇荡,银泽闪闪的芦花丛,长空的鸽哨,悠悠的笛声,纯净的月光,郁郁的荷塘;沉醉于那成长中的挫折,欢乐中的眼泪,孤独中的温馨,悲怆中的优雅,迷惘中的坚守,沉醉于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曹文轩:追随永恒,草房子,江苏儿童出版社,1997.

[2]王泉根课堂笔记.

[3]袁晓松:回归童心-草房子,中的儿童心理学与教育思想,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

上一篇:音乐教育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