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仿拟平中显奇

时间:2022-10-10 07:30:23

针对一些有特色的理性素材,考生可以采用套用仿拟法,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推演出新的观点或主张。从而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从形式上看,这种处理素材的方式是一种套用仿拟,但从内容上看,具有新的意味,往往能平中显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运用套用仿拟法要注意三点:①形似,就是要以原来的语句形式为基础,不能丢开它任意改变;②神似,就是要有丰富的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迪;③观点或主张要有新的阐述或拓展。

素材: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素材运用示例】

有关托尼的三个故事,使我想到王国维有关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的名言,也使我认识到取舍也有三种境界。

取舍的第一种境界,只取不舍。在面对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利益时,往往只关注它本身所散发出来的诱惑,而不考虑它周围一切的相关的制约与局限。在这个层次,人们大都忘记了自己手中“舍”的权力,而只是在意自己究竟能取得多少,一心抱着被放大了的贪念,使自己被无限膨胀的欲望包裹得越来越紧,甚至越陷越深。

取舍的第二种境界,我将它称为舍大取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是无可厚非的。有谁能够舍弃最好的、最多的、最完美的东西,退而求其次?但把这视为更高一步的境界。是因为在这个层次当中,人们比较懂得衡量自己的目前状况,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选择自己能取得的较好的效果。而放弃最好的但超出了自身能力范围的事物,在取与舍之间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用理性将自己的欲望控制住。以此得到回报……

取舍的第三种境界,则是先舍后取。处于这一层次的人们,在面对事物时,能冷静对待,通过对事物表面的感性分析。形成对事物深层次的本质上的认识。这类人在处理事物时,可能在初始阶段是没有什么“取”的成果的,或者只是冰山一角式的些许收获,甚至还会不惜成本地投入,使自己付出一些代价。例如海尔公司在创业初期,生产了一批不合格的冰箱。是欺骗消费者继续销售赚取利润,或是降价销售收回成本,还是宁愿血本无归就地销毁?海尔总裁张瑞敏宁愿亏本,果断地下令砸毁所有不合格的冰箱。表面看来,海尔公司是做了亏本生意,但是他们这种严格的产品质量意识,赢得了千万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赖,最终使企业起死回生并走向辉煌。成为世界知名品牌。这种不为当前的短期利益所动,能够运用长远的眼光获取长期的更大的利益,才是真正达到了智者境界的取舍。

点评例文根据王国维治学三境界的名言,采用套用仿拟的方法,推演出“取舍三境界”,构思巧妙,层次清晰。例文中巧妙地铺设了“三”这个线索,具体地阐述了三种取舍的精髓。这种有统有分的行文布局,符合读者的思维方式。

(责任编校/曾向宇)

上一篇:《走吧!到春天去》赏析 下一篇:保险专业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