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待进生的转化

时间:2022-10-10 06:34:2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67-01

待进生,以前通常称差生,他们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中部分会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或学习成绩比较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待进生。如果两方面都不理想,俗称“双差生”。在目前的体制下,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比较差,若不及时转化这些待进生,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而,如何转化这些待进生是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待进生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先天的因素,如残疾。比如肢体残疾,在学习上总是有比较不方便的地方,再比如智力残疾,他的学习成绩绝对不可能很优秀。二是后天环境,这部分人智力正常,是因为学校、社会、家庭、自身心理的原因使他们成为待进生,比如单亲家庭引起自卑;迷上网络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是父母、老师缺乏关心;或是教学方法枯燥无味,造成学生厌学,让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对于前者我们主要的办法是要加于关心和呵护,努力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树立自尊自信,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努力和希望。笔者主要是针对第二种学生的转变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部分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智力都正常,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方法得当,转化的效果明显。

一、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待进生学习基础和思想素质相对比较差,对他们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所谓欲速则不达,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有“一口气吃成大胖子”的期盼。我可以要求他们从最基本的遵守纪律做起,逐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明确学习目的,克服对学习的恐惧感,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基本的知识抓起,让他们看到希望和信心,只要有进步就有希望。

二、抓住每一个待进生的闪光点,多激励,少批评

待进生大多有“死猪不怕开水烫”和“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教师在转化待进生的过程中态度要诚恳,多带一分的真诚,多带一分的爱心,对他们的教育要讲事实,摆道理,多鼓励,少批评。重新点燃他们的自信之火。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紧紧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来增强他们的自信,通过他们的自信促使改正其他缺点。“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人不仅有缺点也一定有一些优点,我们只要对待进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就会发现这些优点,对它的肯定和赞许,无疑会给他们一种“我也行”的感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克服待进生自卑的心理,而且有利于消除待进生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重新点燃自尊自信之火。

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差生的毛病经常会反复无常,一些错误也容易重犯,当他们有了一些进步之后,不可以认为大功告成了,而是应该密切跟踪,切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会前功尽弃。比如学生迷上网络游戏,经过教育后,他们认识到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可能一时半会儿不会再进网吧,但不可能代表今后他们永远远离网吧,因此,学校、家长要长期注意跟踪监督,不断教育,直到他们改正这个缺点为止。

四、摸清原因,对症下药

待进生尽管表现大体一致,都是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习惯上不尽人意,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对待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能灵活,不能因材施教,胡子眉毛一起抓,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没有针对性,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因此,对任何一个待进生我们都要做深刻细致的调查,寻找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这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五、形成一个良好的转化氛围

首先,教师要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这些待进生起到示范作用。上课期间,特别是寄宿生,学校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场所,教师是她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待进生起到无形的表率作用。俗话说:“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切勿强施于别人。教师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旷课,如果教师上课经常迟到,学生怎么会听你的呢?其次,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也会对待进生的转化起到感化和监督作用。

六、三位一体,齐抓共管

出现待进生的原因是不同的,他们所接触的人和事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待进生的转化单靠学校很难达到最佳效果。除了学校之外,学生也有很多的时间在社会和家庭度过。如果社会、家庭对学生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待进生转化工作会深受影响。学校在转化待进生的过程中,和家长之间要及时互相沟通学生思想动态,共商解决办法;社会也应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环境,为待进生的转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按照有关的规定,网吧的经营者是不能让未成年人进入的,如果按规定执行,会减少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因此,转化待进生,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事,也是社会的国家的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学校的待进生会越来越少的。

上一篇:“多变”的强调结构 下一篇:谈引领小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