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的小夜曲

时间:2022-10-10 05:52:03

夏翊打开琴盒,将琴弓抽出来。他紧了紧弓上的马尾,将松香均匀地涂抹在上面。

这是一个温润的夏夜,清凉的海风带着淡淡的潮气,轻轻掠起夏翊的发梢。栀子花和槐树散发着幽幽的香气,雨水浸湿的玉兰,挂着晶莹的雨珠。夏翊喜欢这种微微潮湿充满清新花香的夜的味道,缀满星星的夜空和三年前与馨子第一次见面的那个晚上一样,馨子一定喜欢这样的夜晚。他抬头望了望,明月半掩在云层后,沙滩上留下星星点点的光亮。

他紧了紧琴弦,调了下音准,握琴颈的手指轻轻揉动,弓弦亲吻着琴弦,奏出一个长音。

这是法国作曲家马斯涅的《沉思》,是馨子最喜欢演奏的乐曲。夏翊舒缓地运着弓,如歌的旋律,微微忧伤的音调在夜色中响起,那时而缓慢时而急转的哀叹,幽长的诉说,让夏翊想起馨子演奏这首乐曲时的表情,她,总是陶醉在这首乐曲的每个音符里,让乐曲中浸满了如月光一样的色彩。

另一把小提琴响起来,夏翊知道,那是梧桐。不清楚她什么时候到的,可能是循着琴声找过来的吧。自从上次分手,梧桐一直在另一个城市的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小提琴,两年没见的梧桐出落得很标致,她的身影纤美秀丽,长长的马尾辫垂落在白色的连衣裙后,举琴的手臂优雅端庄,从她那把琴里拉出的琴音,更加哀婉、细腻,夏翊放下手臂,默默地注视着她。演奏进入高潮后,梧桐依然是那么沉静,绯红的脸上显露微微的陶醉,琴声像她白色的身影一样清澈、娴淑,夏翊想,这正是馨子想表达的情愫吧。

他们俩一起渐入最后的乐段,在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两年时间,夏翊能够轻松地即兴对出主旋律的一段和奏,他伴着梧桐忧伤如泣的音调,略带起伏的渲染,《沉思》最后的长音让人意犹未尽。

两人缓缓地放下琴弓,并没有彼此打量。

眼前一轮明月,海风轻轻地吹拂,细碎的浪花扑打岸边的沙砾,发出轻柔的声响。

“这是她送我的那把马尾弓弦。”夏翊说。

“我珍藏着她送给我的这把提琴,”梧桐淡淡地笑了笑,抚摸着那带有虎斑花纹的琴身,16岁的她已经长成了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这把琴对她来说确实有些小了,小巧的琴身里释放出的声音显然带着孩子的稚气。

“馨子会听到吗?”夏翊像是在问,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想,一定会。就像她对我们说的那样。”梧桐的声音有点激动。

浪花哗啦哗啦地卷上岸来,远处的海面上,海船上的灯盏同天边的星星一起莹亮闪烁。

馨子一定会听见,她属于这里。就像每一颗流星属于一个美丽的愿望一样,夏翊和梧桐在那块最大的岩石旁坐下,静静地等待……

夏翊和梧桐是在三年前跟馨子的妈妈常老师开始学琴的。

馨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她母亲不一样,馨子的眼睛很大,总是亮晶晶的。

她的妈妈亲昵地称她:小人鱼。

馨子的房间布置得像一个童话城堡,她的卧床上连着一个柜子,上面的隔断里放着大小的绒线玩偶和长满植物的盆栽。一本褪色的略微磨损的《安徒生童话集》放在壁柜的中间。卧室的四壁上挂满了馨子画的画,夏翊的妈妈看过后非常感叹,她对夏翊感叹,馨子是个很有艺术灵感的孩子。

每次上课时,馨子会穿戴得很整齐,早就坐在轮椅里等着两个学琴的孩子。

说也奇怪,平时屁股上像长了刺的夏翊,一听到琴声会立刻安静下来。夏翊有很好的直觉,对自己喜欢的乐器总能通悟其中的美妙。

馨子留着和妈妈同样的一条辫子,虽然不是很长,可遗传了妈妈头发的乌黑,每当操起琴的时候,她甜美的微笑是一种感染,无论是练习哪种基本的弓法,她都能用简单的单音拉出音乐的气韵。

听常老师说,馨子出生不久就显现出音乐的天赋。刚刚几个月大,除去爸爸妈妈为她买的布娃娃,她最喜欢接近的是摇鼓和挂在床头的风铃。有一次常老师看见,馨子盯着屋顶的风铃一动不动,常老师轻轻触动风铃,发出悦耳的音声,馨子就咧开嘴甜甜地笑起来。后来常老师发现,还不会讲话的馨子,常常咿咿呀呀地自说自话,可仔细一听,她是在唱,唱的是风铃碰撞时的旋律。

这个发现让常老师和她的丈夫很兴奋,她赶忙拿来提琴,演奏出一段优美的乐曲。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小馨子居然伸出手臂,想把比她大很多的小提琴抱在怀里,而且一抱就不撒手,对婴儿馨子来说,这块神奇的木头匣子是她的最爱。

那时候馨子的爸爸还没有因病与她们永别,他为襁褓中的馨子写了很多小提琴曲,因为他是个作曲家。

那时的馨子可以蹒跚地在地上连爬带走,因为她还没有显露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她有一双肉墩墩结实的小腿。

在馨子三岁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那一年,她没了父亲,然后患上一场大病,高烧几个星期不退。常老师疯了一样,把她推进医院里,馨子终于被抢救过来,可她的双脚再也站不起来了。

每次上课,馨子会穿上一双白色的长袜,套上一尘不染的皮鞋。夏翊猜想为了这个,她一定准备了半天。每次练琴,馨子都有一种强烈的演奏愿望,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就有了拉琴的风度,即使是最简单的练习,也会有了特殊的意味。

常老师是个和善的老师,她讲话总是轻轻柔柔的,从不呵斥夏翊,对梧桐、馨子更是关爱有加。每次上课,常老师都会将拉琴的要领详尽地解说一番,然后两眼充满期待地望着两个新学生,梧桐有钢琴的基础,能够触类旁通,往往准确地达到老师的要求。夏翊天性不安分,在练习时喜欢即兴加入自己的想法,而且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创见,这让生性温和的常老师费了不少口舌,实在扳不过来夏翊的执拗,常老师就会让馨子来为他演示。每当馨子自如地操起琴,拉出那些气韵十足的音符时,夏翊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她,将琴音中的桀骜不驯同老师的要求糅合在一起。

三个人拉琴的时候很少讲话,她们的琴声相互诉说着,相互鼓励着,往往需要用语言交流的时候,是某个人出了错,大家才会开心地笑一笑,略带歉意地对另外两个人说:是我的错。

夏翊和梧桐在常老师家学琴有段日子了。窗外的梧桐树叶缤纷地落下,最后的几场雨将北方的寒气送过来,夏翊和梧桐已经学完了几段练习曲,开始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了,而馨子也终于联系好上学的学校。

她和夏翊与梧桐在同一所学校,三小。虽然三人同岁,可她的班级要比两个人高一级。

班上,同学们对馨子这个特殊的同学都很客气。

大家保持着谨慎的友好,喜欢她很融洽地静坐在这个群体中。因为除非老师提问,成绩经常名列前茅的馨子总是一声不响,更让人佩服的是,全校都盛传,她会拉一手很好的小提琴,对于多数只见过二胡和唢呐的同学来说,小提琴是一种很特别的乐器。

春游的时候,夏翊和梧桐特意要求和馨子同行,老师照顾不过来班上几个淘气的男孩,很高兴让两个人来陪伴馨子。

夏翊和梧桐将馨子的轮椅抬下来,听说这个公园方圆有十里大小,所以他们不必跟随那些急于野营的大部队,可以在周边的田野间散散步。

路边开满了野花,空中悬浮着成群的蜻蜓和色彩艳丽的蝴蝶。馨子可能是第一次来到这么空旷的原野,草帽下的小脸蛋晒得有些黝红,她一反常态,双手挥舞着大叫,她的喊声让夏翊和梧桐深受感染,他们快速推着轮椅,轮子溅起一阵阵泥土的浪花。

“我喜欢这里,”馨子说,“我懂事的时候,妈妈总给我讲小人鱼的故事,她说:小人鱼为了变成人形,在人的世界里生活,不得不将自己的鱼尾变成了双脚,她要忍受心碎一样的疼痛,可不是每个喝过魔药的人鱼,都能分裂出坚实的双腿,只有其中的少数才会站立行走。”

馨子说这话的时候,恢复了往常的娴静,手里握着一朵腾空欲飞的蒲公英。

“妈妈一直说:大海的女儿有一种天生的才华,她们能感悟到世上音乐的美妙。后来我知道得了这种病,也许,我再也站不起来了。等到16岁的时候,如果我还能演奏的话,我想面朝大海演奏一首乐曲。”

“你想选哪一首?”梧桐轻轻地问。

“呃――《沉思》吧。”馨子说。

“那时,我们一起去海边,一起在最高的礁石上拉琴。”夏翊说得有些兴高采烈,显然她被馨子充满激情的想法打动了。

“等我们十六岁的时候吧,希望在我生日的那天,在海边开一个生日演奏会。”馨子的脸红彤彤的,眼里写满了憧憬。

十六岁对馨子来说很重要。妈妈总说:十六岁的小美人鱼将变成少女,开始寻找自己的幸福。

夏翊和梧桐都知道,医生对馨子妈妈预言,身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折磨的馨子,运动神经元无时无刻地不受着损伤,这种病严重时,病人因肌肉萎缩,会丧失呼吸和心跳的动力,生命突然衰竭,就像馨子的爸爸那样,他的家族里已经好几代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病人了。如果能熬过十六岁,馨子的身体可能会逐渐康健。现在她的脊椎受到了很大伤害,身体越来越差。

“等到你十六岁的时候,我的演奏水平会是什么样子呢?”夏翊一脸愁容地说,他现在已经能演奏一两首乐曲了,可在馨子几近天成的演奏面前,夏翊没有了一点信心。

“你会拉得比我更好,还有梧桐,我们三个人来个三重奏。”馨子清澈的眸子里闪着光。

“一言为定。”梧桐、夏翊和馨子的手堆成了一座带着少年体温的小山。

一群美丽的鸟从森林里冲出来,叽咕叽咕鸣叫着掠过三个少年的上空,野花和麦子的波浪像海潮一样涌动,春天的景色就像是那首小提琴曲,三个少年跃跃欲试,有了即兴演奏的冲动。

馨子被选进了学校的乐团。

马上要参加“六一”节的汇演,许多学校的孩子都来参加,市里的电视台会转播。

演出那天一早,馨子和常老师就来到现场,她们早早将那只虎斑花纹的小提琴擦得一尘不染。音乐老师为每个孩子化了淡妆,装扮后的馨子和许多小姑娘很相像,她在人群中,朝着台下不断挥手的妈妈笑着。

馨子的演出安排在开场的阶段,夏翊和梧桐在大幕拉开的时候,将馨子缓缓地推上了舞台。

台上点亮的大灯,明晃晃地照射着馨子,黑压压的孩子坐满了整个礼堂。

大家看到轮椅明晃晃的车身,望着静静的馨子,从刚才杂乱的喧嚣中安静下来。

馨子带着微笑架起了小提琴,开始演奏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她柔美地揉着弦,动听的演奏让台下观众听得入迷,馨子认真地拉着,一气演完了整首乐曲,台下的人们鼓起掌来, 他们被这个小姑娘的演奏打动了。馨子的脸上露出了喜悦,她举起琴准备演奏那首《沉思》。

一个浓妆长裙的阿姨快步走上来,急匆匆地来到馨子身边。她举起话筒深情款款地说:

“等一下,孩子。”

阿姨白皙的手,紧紧地握住馨子持弓的小手,继而将轮椅推到了舞台的前面,观众目光的聚焦点。

“小姑娘,喜欢拉琴吗?”阿姨俯下身,温情地将话筒递给馨子。

“喜欢。”馨子有些不知所措,音乐停下来,炽热的灯光和台下乌压压的人影让她有些眩晕,她更喜欢在音乐流溢中的自己。

“大点声,告诉大家。”阿姨的声音有些激昂。

“喜――”馨子的脸红了,她不喜欢这样大声地喊。

“让我们看看这样一个小姑娘,她叫夏馨子,虽然她与健全人有所不同,从三岁的时候她的一双脚就不能走路了,她失去了同每个健康孩子那样在阳光下奔跑的权利,然而她,没有灰心,没有自暴自弃,她开始学习提琴,用琴声表达她的倔犟,表达对关爱着她的人们的感谢,面对残酷的现实,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与无情命运的抗争。我们应该为她鼓掌――”

掌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后台开始播放一首歌颂残疾人的歌曲,人们被这个身残志坚的小姑娘打动了,阿姨推着她的轮椅,在舞台上绕着圈走,馨子拿着提琴的手有些僵,她不知道该有什么样的表情,或做出什么样的动作,除去拉琴,她的眼前只剩下陌生。

“孩子,亲爱的孩子,让我紧紧地拥抱你吧。对于残疾人,让我们每个人伸出手,来播种温暖的种子,托起美好的希望和祝愿……”

阿姨滔滔不绝地讲述馨子的故事,动情时泪光盈盈,声音颤抖。看得出,她做了很好的功课。那些搜集到的事迹,被阿姨充满感染力的嗓音渲染着,被高频的背景伴奏音乐烘托着,被台下的同学和老师感动着。馨子看见许多外校的师生擦起眼泪,不知不觉,她变成了需要接受同情的人,那么真挚,不能回避或谢绝。这来自社会排山倒海的关爱,压倒了弱小的馨子,她没有申辩的权力,唯一能做的只有心存感恩。连一个残疾小姑娘都能做到,何况健全的人呢,馨子一下子成了健全孩子们励志的楷模。

可现在她只想演奏好那首乐曲,为此她准备了很久。

馨子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被推出舞台的,她脑子里空空的,像被雾洗涤过一样。

耳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伴奏,学校的拉丁舞队神情激昂地从她身边冲上去,阿姨将她推到大幕后,甜美的笑瞬间敛没在艳丽的靓妆后,阿姨很忙,接下来一个晚会还等着她去救场,她径直走向后台,妆也来不及卸,披上披肩,噔噔噔地离开了。

馨子呆在黑暗里,半天没有反应。

台上喧闹的舞曲和阵阵有力的节奏,再次兴奋了观众的神经,大家从刚才庄重的感动中回到心情激悦的状态,掌声热烈,经久不息。作为儿童节的演出,今天的节目可以说是轻重搭配得当,方方面面都很完美。

夏翊感到喉咙里有点干,他望着馨子不知道该说什么,能做什么。

沉默的馨子朝他望了望:“帮我下台好吗?”

夏翊和梧桐小心地抬起轮椅,他们绕过遍地的导线,转过黑暗的过道,将馨子送回了化妆间。

馨子独自对着镜子,缓缓地架起了琴,她拉出了那首准备许久的《沉思》,一板一眼地,比刚才在台上更加认真地演奏着。

夏翊和梧桐站在她的身后,还有冲进后台的常老师,她努力克制住自己的失常,默默聆听着馨子的演奏,在前台嘈杂的伴奏乐曲中,提琴的声音是那样微弱,震颤中被渐渐湮没了。

当馨子沉稳地落下最后一个长音时,常老师走过去,把她搂在怀里,两滴眼泪洒落在馨子已经褶皱的腮红上。

“我的小人鱼,你演得很出色,非常出色――”

演出以后,馨子成了学校的名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挂满了馨子演出的照片,那都是专业摄影师拍摄的,轮椅的金属沉重,衬托着小提琴演奏的轻快。

为馨子制作的卡片被收集起来,上面写满了同校同学祝福的话,空白的地方写着:张开生命的翅膀,选择坚强。

班上以“难忘的儿童节”为题,让大家写一篇作文,馨子迎来了更多的关心,每次放学,同学们会争先恐后地送馨子回家,夏翊和梧桐往往都轮不到机会。

然而,馨子退出了学校的乐队。常老师来找乐队的老师,很客气地向老师表示感谢。

馨子换了一台新的轮椅,一台可以自己灵活移动的新型轮椅车,她甚至拒绝夏翊和梧桐来送她回家。每天放学,当同学们叫喊着跑出校门口以后,总能望到馨子孑然一身的背影,馨子的琴声是孤独的,她选择了语言的沉默,夏翊和梧桐懂得这琴音,他们喜欢用小提琴来沟通,他们懂得馨子,懂得她那让人心颤的琴语。

“她离开的时候,我没在。”梧桐说,“那会儿我已经到另一座城市的音乐学院附中上学,常通过邮件和她聊天。”

“我到医院看过她几次,她的身体很虚弱,可她还是把小提琴放在身边,她喜欢在自己有气力的时候演奏一段,可后来她连筷子都举不起来了。”夏翊轻轻地说。

“她走了,静静地离开,那个像小人鱼的馨子。”

“弓弦和提琴,留给我们做纪念。”

“今天是她16岁的生日,我们曾经约好,到16岁的时候,一起来海边演奏。”

“是啊,那首馨子最喜欢的乐曲。”夏翊凝望着远处的海,声音略带伤感。他很快就要从附中毕业了,一家南方的演出公司和他签订了演出合同,他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在离开前他如约来到了海边,和梧桐见上一面。作为高材生的梧桐被保送进了高中,假期过后就会注册入学。

“馨子离开的时候,常老师痛不欲生。她,遵从了馨子的意愿,将骨灰撒进了大海。”

“她属于大海,终于回来了。”夏翊有些哽咽。

“再见啦,夏翊,祝你顺利。”梧桐将馨子的那把微型的提琴小心翼翼地装进了琴匣。

“再见,高中生活愉快。”夏翊说。

两人走上海滩,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夜幕上繁星点点,和风吹拂着海浪,摩挲着细碎的沙滩,夏翊和梧桐走了几步,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听,什么声音?”梧桐问。

“是个女孩儿!”

大海上,一个甜美的声音飘过来,若隐若现:

美丽的小人鱼静立远方,

星光和露珠在悄悄凝望,

白天的喧哗已经消失,

银白的月亮洒射着光芒。

在洒满月光的海面上,

小人鱼吟唱心中的忧伤,

小河畔烟雾飘荡,

静静等待那黎明曙光……

上一篇:黄芪地黄汤重用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临... 下一篇:数学课堂讨论的形式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