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

时间:2022-10-10 05:45:26

又是一年一度的情人节。

情人节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似乎已经无法考证。我记得在国内的时候,未婚有男友的女孩子,似乎都盼望着过这个不算假日的节日。每逢情人节,市面上的玫瑰花价格大涨,论支卖而不是论束卖。情人节一过,玫瑰花便大打折扣,价格一落千丈。

哪个男孩子这一天不买支玫瑰花送给女友,等着女友跟他吹吧。

到加拿大,第一年过情人节,最忙活的居然是女儿。

我们那时住在多大的学生家庭宿舍。宿舍二十多层的两座大楼,隔着一条街遥遥相对,坐落在多伦多的市中心,下面是两条地铁交汇的中央地铁站,附近超市、时装店、饭店、便利店、一元店林立,各办公大楼通过地下通道被连接在一起。冬天送女儿上学都要走地下通道,能看见各个商店为了情人节早早装饰了红色和心形的装饰物。

红色是情人节的专属色。这里被包装推出的不仅仅是鲜花,还有各色的巧克力、点心、首饰等等,只要能成为礼品的,都被打扮得浪漫无比。

女儿也早早忙碌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老师发的硬纸板做成卡片,精心地在上面画了图案写了字,什么我爱你,Happy Valentine Day,爹送一张,娘送一张,同学朋友送一张,任课老师送一张,课后活动老师也有份。还让我给她买了礼物,参加老师组织的礼物交换活动。

我不禁感叹,情商的培养,爱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啊。

忍不住上网去查,原来我们说的情人节,有不同的传说。传说一,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守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现在,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 Day ,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传说二,据说瓦伦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这一奇迹时,感到非常害怕,将瓦沦丁斩首示众。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伦丁)。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传说三,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还有几个传说,似乎都与古罗马神话有些关系,但是没有明确出现Valentine这个词。基于圣诞节的起源,跟古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考证耶稣生于马厩,不可能是大雪纷飞的冬天12月,当时罗马皇帝刚刚皈依基督教,将本来隆重庆祝的太阳神生日改成了圣诞节),我觉得情人节也是差不多的情形——早期罗马帝国的人刚刚在皇帝的带领下皈依了基督教,因为基督教的“一神论”,排斥罗马人本来崇拜的罗马诸神,所以很多罗马人按照传统庆祝的节日,被披上基督教的外衣沿袭了下来。这对罗马帝国的人算是一个文化过度,使之不一下子被割断与其原始宗教和文化传统的联系。

不管怎么说,情人节在西方来说,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但又不是法定假日,甚至超市有专做的情人节糕点——这些糕点通常是红色或者粉红色,只销售那么几天,一过2月14号,立刻打折清货。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中秋节月饼,只卖中秋节这几天,中秋一过,无人问津。

中西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殊途同归。

中国人过情人节,似乎只有六十年代末以后出生的这批接受了“西风”的中青年人,而且未婚情侣比已婚夫妻更重视。西方人不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是个全民总动员的节日。圣诞一过,无论是商家还是个人,都要做一下情人节计划,特别是那些准备在这一天给对方一个大大的礼物的人们——带着老婆或者女友出门度假,是要提早购票,提前制定出游计划的。年龄越小,送的礼物越轻,这跟他们的经济实力成正比。而且在西方人看来,送礼物给老婆,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结婚的买的礼物比未婚的重——因为一天证书不在手,女友随时可能变路人,送得太贵重到时候鸡飞蛋打不合算。

这一点似乎又跟国人相反。国男在谈恋爱的时候,为了讨好女友愿意花点本钱兼心思博得女友欢心,在成婚之后,鱼已上钩,革命成功,便懒得撒饵。

铺天盖地都是情人节的装饰和促销,入乡随俗,华人们也不免跟着西方风俗走一遭。女人都是爱显摆的动物,很多人不免把自己拿到的情人节礼物上网显示一番。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外嫁似乎比内嫁拿到礼物的百分比要多些,礼物也更浪漫一些,比如项链、度假套餐、情人节晚餐自然是礼物之外的,也是免不了的。

而国人之间互送的礼品,可能就令人啼笑皆非,千奇百怪了。

比如,老公去大型超市买菜,顺便拎一盆花(不是鲜切花)回来当作情人节礼物;有的买一口锅子送给老婆;甚至还有些做妻子的,为了表示自己会过日子或者贤惠,故意说自己不在乎礼物,送家用品很好,很合意。如果哪天老公买了属于上层建筑或者阳春白雪类的礼物,会被责备成“浪费,不会过日子”。

出去吃饭更是浪费,还不如自己在家做呢。不过,老公能下厨也算可圈可点,也不是全无是处。

我前面说过,西方的小孩子很小就在学校里被老师熏陶着过情人节,一般会比国人浪漫点,但是这不等于洋人中没有木头疙瘩“现实哥”。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老公给老婆送家用品做礼物合适不合适的文章,一个网友给我一段视频的链接,上面是一个洋丈夫送了吸尘器给洋妻子做为情人节礼物,被勃然大怒的妻子踢出家门。

看了那段视频我也不禁笑不可抑。

我一个女友有个五十多岁的同事,跟她的丈夫二十出头就结婚,已经三十多年。一直到现在,每年情人节他的老公都会派快递公司送一束花和一盒巧克力到公司给她。当我的女友夸她老公浪漫体贴的时候,那同事对我的女友说:“训练老公是一项终身事业,生命不息,训练不止。我们刚结婚的时候,他并没有这么浪漫,都是被我训练成这样的。”

我的女友,她也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训练她的老公。有一年她老公送她一辆新车做情人节礼物,她表示不满,说,车不算个人礼物,算家用品,交通工具,你有时候也开的。

女友的老公说:“不管怎么说,送车总比送你一只锅子做礼物好吧!”

这一次情人节,有个女网友贴照片秀了一下老公送她的宝马车的车钥匙,立刻有个男网友煞风景地提出疑问:“你家是不是早就打算换车了?”

我说,那谁,你别这么煞风景好不好?只要这车主要是给老婆开的,就算是早就打算换的又何妨?

真是的!

上一篇:华支睾吸虫卵与灵芝孢子的鉴别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新经济革命从改变思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