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中感染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10 05:36:38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中感染问题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R16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483-01

【摘要】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存在着严重的感染问题,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加强预防和控制诊疗活动中的感染,可进一步确保计划生育技术质量,保障育龄人群生殖健康。本文通过了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现状,为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有效地开展感染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感染管理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1] ,承担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等重要任务,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生殖健康的概念贯穿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始终,它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多的包含社会科学的内容.随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不断深入,服务范围的扩大,以及群众对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开展感染预防控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的掌握及工作开展的情况,谈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感染控制方面应加强的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段时间的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市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开展感染控制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解决和规范。

1、感染管理组织尚不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卫生部门相比,开展感染控制工作起步晚,管理组织尚不健全,缺乏明确的监督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中,接受规范的专业技术培训机会不多,持证上岗率比较低,因此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要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有一定的难度[2] 。

2、感染防控意识和知识欠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是依据据国务院颁布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设置的专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的专业技术机构,临床的医疗活动中同样存在着感染的风险。对此卫生行政部针对临床诊疗工作制定了各项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如《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缺乏有效地实施和监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缺乏经常性的学习、培训和指导,专业技术人员感染控制知识贫乏,感染控制意识不强,对由于感染给受检查者带来的伤害及工作中职业暴露给个人造成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认识不够[3] 。

3、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大部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能够开展正常的感染控制工作,但在交际工作中,有个别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工作开展不到位,视这些条例为一纸空文。

4、消毒设施简陋及操作不规范大部分的服务机构都不具备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有效地对污水进行处理;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能对其进行生物学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没按要求每锅进行BD测试,消毒员无证上岗;手术器械清洗、保养不按标准执行,造成器械生锈有污渍;器械的包布有的出现破损和不及时清洗的情况;个别机构还在使用淘汰的低效消毒剂等等,这些为病原体感染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存在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感染的风险相当大。

5、消毒灭菌效果得不到有效的生物学监测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没有专门进行细菌培养的检验科,使用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后的医疗器械、消毒后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都不能按要求进行生物学监测;没有紫外线灯的强度检测仪,不能检测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多数机构只能疾控部门监测,不利于掌握消毒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极大地存在着感染的风险。

二、思考与建议

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感染管理体系 一是要提高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开展感染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据相关资料表述,计划生育各种手术并发症中,感染造成的占50%左右,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首要原因[4] 。由于对感染防控工作不到位,一旦造成感染事件的发生,不仅给育龄群众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也不利于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二是在本系统建立与卫生系统同样的感染防控体系。如在省市计划生育科研所内建立感染防控中心。与卫生部门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沟通和协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在的管理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重点,承担对全省、市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感染管理工作具体指导和质量监控。同时,主动争取卫生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按照卫生部对医疗机构在感染管理有关方面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各项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使市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都能按标准开展感染防控工作。三是要大力加强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2 做好培训,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 一是加强对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的感染防控专兼职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和定期的继续医学教育。根据有关规定,严格持证上岗,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的认识,把感染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诊疗活动中。二是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和卫生部下发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建设标准》的要求,继续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做好感染管理重点科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治疗室、检查室的规范设置工作;对重点部门的消毒工作加强管理,如手术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的手的消毒;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相关索证工作等。

3 加大投入,规范硬件设施建设 开展感染防控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规范完善重点部门硬件设施,如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流程,购买消毒设备,消毒剂及清洗手术器械使用的酶洗液,除锈剂等等。由于感染防控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且要增加单位的财务支出,加之缺少有力的监控和检查,管理人员在这方面投入的自觉性差。为此,要强化感染防控工作的领导力度,提高投入水平。通过感染防控,避免给群众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减少国家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额外支出。加强市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规范建设,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污水处理设施;积极主动协调医疗废物处理,将医疗费物交由指定单位回收;

坚持对压力蒸汽灭菌锅进行每锅的BD测试,消毒包内放置132指示卡及每月的生物监测。因此,要做好感染防控工作,必须加大投入,在抓好消毒灭菌、预防感染的同时,及早预测和准确查明感染源,以提高硬件设施水平,结合进一步规划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建设中,将感染防控工作所需设施一同规划和落实。

4 加强合作,提高感染管理水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诊疗中的感染防控工作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计划生育系统在开展自身感染防控体系的基础上,要充分与卫生行政、疾控和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合作和沟通,利用它们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指导我们的感染防控工作,达到资源共享,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本系统感染防控管理水平。计划生育与医疗卫生服务重点有差异、服务对象不同,诊疗工作中的感染防控也不同。由于我们服务的对象基本上是健康人群,因此要求我们工作更细、质量要更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感染管理体系,确保诊疗活动安全,才能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感染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确保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确保育龄群众诊疗安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总之,我们要提高认识,建立感染管理体系。要提高在计划生育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直接面对基层广大群众,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和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实现均等化的重要力量,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石。因此,要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编办、人事、物价、卫生、药监、财政等部门,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给予实际支持,及时有效地解决感染控制方面的问题,进一步保证生殖健康.

参考文献

[1]计划生育枝术服务管理条例[M].第2版.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12.

[2]国家计生委科技司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规范[M].第1版.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9,7、6.

[4] 彭红义.地区计划生育手术感染防治措施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08.7.

作者单位:317326仙居县双庙乡计划生育服务站

上一篇:试析当前综合医院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关于GMP认证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