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具情景交融

时间:2022-10-10 05:34:43

匠心独具情景交融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是一篇辞藻优美、感情真挚的古诗,诗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别有一番如诗如画的情致。

片段一:以曲激趣,披景入文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送别的名曲,名叫《骊歌》,每当人们送别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时,都会深情地唱起这首歌。听这首歌,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感受到了依依不舍。

生:我看到长亭、古道和芳草,我觉得离别的人心里都很伤感。

生:我仿佛听到了悠扬的笛声,还看到夕阳的余晖。

……

师:同学们不但从歌声里想象出离别时的景象,还感受到了离别之情。不同的离别场景,不同的离别情绪,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离别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以景抒情的送别诗。

(出示课题)

片段二:变换角色,抒情体悟

师:朋友已乘帆远去,李白依旧伫立在江边,久久地凝视着远方……而此时,孟浩然也一定立在船头,遥望着江边的好友李白,内心同样激荡不已。如果你是孟浩然,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

生:站在江边的好友,他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小,我渐渐地要看不见了。我多么希望船儿能开得再慢一些啊!

生:江水滚滚流淌,风儿从耳边吹过,我心中对扬州充满了期待和向往,虽然不忍离别,但是最终还是一定要离别。

生:我的好朋友,我还会回来的。到时,我们俩再在这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上把酒言欢,一同眺望着浩浩荡荡的长江,写出更美的诗来。

……

教学反思:

富有效率的语文教学活动,必然是建立在学生情感被激发的学生主体上的,引导学生批文入情,实现学生知识、智能、情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深入发掘教材,找准情感激发、张扬、凝聚的着力点,从而带动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在《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中,通过使文中美丽、鲜明的画面的逐步明晰,引导学生体验离别的另一种独特情感,把握不同的场景下所产生的不同离绪。

一、以景为媒,营造情感氛围

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及随之带来的情感,并非是由教师强行“塞”给学生的,而应当是在恰当地引导下,学生自主探寻并主动感悟得到的。《黄鹤楼送别》中所体现出来的离情,既是孟浩然奔赴扬州的历史背景所致,也由送别时明媚壮阔的场景所引发。在教学伊始阶段,我通过乐曲《骊歌》让学生感受通常情形下,离别的人儿那种哀伤和不舍,并辅以背景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夕阳下长亭送别的场景,为后继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做好铺垫。

为了突出离别时的环境(景物),我煞费苦心地寻觅了很久,找到了与《骊歌》意境相一致的视频片段,通过裁剪着力突出了“长亭”、“芳草”、“夕阳”等富有诗意别情的画面。在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乐声一边品味情感时,我先让学生完整地领略了整个送别的场景,再在学生谈体会时,相机出示对应的画面,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二、代入为介,展现个性阅读

让学生通过角色的置换,以强烈的“代入感”来感受人物的所见所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将自己想象为送别的对象―――孟浩然,感受好友李白对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从而在表达中展现了学生对诗文情感的领悟程度。

理想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挚投入、自由表达的课堂。让学生“代入”其中,仿佛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用自己的心灵去触碰文中人物的心灵,从而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真实、诚挚的情感光辉。在教学片断中,学生以孟浩然的视角,江畔的美景、浩荡的江水、高耸的楼塔,带来了不一样的感悟;伫立在江边的身影、在空中飞翔的沙鸥,勾起了不一样离情;满怀祝福、盼望重逢,是不一样的牵挂不舍……

三、情景交融,提升阅读体验

有效的情境创设,应当充盈着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得以获取充满个性化的体验。情感的激发和维系需要教师的匠心独具,结合本诗特点,发掘诗中情境交融的文本特征,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依托。

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以曲激趣还是变换角色,我始终扣住离别时的场景,随着学生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我总是随之呈现出相应的画面,让歌词、诗文中寥寥勾勒出的景物变得鲜明、生动起来,因此而产生的学生的独特、鲜活、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让我惊喜万分。

形象的场景、丰富的情感,两者的有机结合,极大地促动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使得他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在品景激情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维能力互相交流融汇,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

上一篇:让语文教学“返老还童” 下一篇:小人物对生命生活的真诚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