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与京东的相爱相杀

时间:2022-10-10 03:28:59

三次增持,沃尔玛与京东的联系更紧

一个是美国零售巨头,一个是中国电商老二,两者的结合想不引人注目都难。短短半年多时间,沃尔玛便三次增持京东股份,并如愿成为继腾讯和刘强东之后的第三大股东。

2016年6月,京东和沃尔玛达成战略合作。京东收购沃尔玛旗下“1号店”,沃尔玛同时获得京东新发行的1.4亿股A股,约为京东发行总股本数的5%。当时,沃尔玛承诺还将继续增持京东股权。2016年10月,沃尔玛增持一倍的京东股权,宣布增持京东A类普通股至10.8%,这一股权令沃尔玛获得京东董事会观察员资格。2016年“双11”前夕,京东与沃尔玛再度宣布合作,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和沃尔玛国际官方旗舰店在京东上线,沃尔玛的部分门店上线京东到家,双方共享物流和会员等资源。到了2017年2月,沃尔玛持有的A类股份增加到12.1%。而未来双方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合作或者继续增持,沃尔玛总部并未透露太多消息,仅仅表示“我们将继续作为京东的静态投资者”。

“我们对大卖场、山姆会员商店和配送中心的投资,乃至近期对京东的投资,都说明我们深知中国市场的机遇。京东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通过和京东的合作让更多的顾客享受到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购物体验,我们认为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沃尔玛全球总裁兼CEO董明伦的这套官方说辞的背后,暗藏着沃尔玛对于未来发展的焦虑。董明伦坦言,这几年的确看到了实体零售店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得太快了,电商在中国的发展“令人震惊”。

作为传统零售业的资深老大,沃尔玛近几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在美国本土和部分国家面临亚马逊的强烈冲击,2015年财报还出现了1980年以来的首个年度销售下跌。显然,传统零售出身的沃尔玛在电商业务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砸钱收购成熟企业是介入电商市场最迅速的手段。有数据称,从2011年开始,沃尔玛已经收购了15家电商创业公司。

2016年8月,沃尔玛宣布以约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新兴电商网站,被业界认为是其在电商领域挑战亚马逊做出的最大动作。要知道在创立之初便宣称要成为“亚马逊的终结者”。2016年9月末,印度最大在线零售商Flipkart也进入沃尔玛的收购清单,沃尔玛有意向Flipkart投资10亿美元。印度被认为是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下一个重要在线零售市场,2016年6月,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曾宣称要在印度再投资30亿美元抢夺用户。2017年1月,宣布以7 000万美元收购鞋履电商ShoeBuy,意味着沃尔玛的线上投资继续扩大。

不难发现,沃尔玛在全球范围内“买买买”,正是想通过收编或入股线上零售新秀,整合线上流量和线下供应链,以此狙击竞争对手亚马逊。沃尔玛尤其注重新的商业模式,其中与沃尔玛自身的山姆会员如出一辙,均提倡会员低价,改变赚取产品差价的零售模式,保持用户粘性。对于沃尔玛而言,如今选择的零售扩张道路实则反映了其对于未来增速的恐慌,既然凭借一己之力对抗亚马逊已无太大机会,不如联合多家共同压制。

从目前达成的一系列合作来看,沃尔玛加码京东投资的目的性十分明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和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认为,沃尔玛希望通过京东的既有平台来打造一个全品类的O2O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把自己业务做得更有影响力。而前腾讯和京东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则表示,“沃尔玛不断增持京东,不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战略入股,甚至不惜高价从二级市场不断买入,这意味着沃尔玛视京东为中国战略,乃至全球电商战略最为关键的一步。”

严防死守,京东不步1号店后尘

正如李成东所言,沃尔玛不断增持京东,绝对不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这一点从沃尔玛此前的作风上就可以看出来,1号店创始人被踢出局就是最好的例子。

创立于2008年的1号店定位于B2C模式的网上超市,2011年时销售额达到27.2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排名前十的电商品牌。在销售业绩增长的同时,1号店引入了更多资本的加入。2010年5月,中国平安收购1号店80%股权成为最大股东。之后,沃尔玛通过多次增持接替了中国平安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包括创始人于刚和董事长刘峻岭在内的1号店管理层及其员工股份被严重稀释,所占股份仅剩11.8%。之后,1号店的高管相继被迫离职,沃尔玛正式掌权。

沃尔玛入股后,对于1号店的发展规划和创始团队之间始终存在分歧。随着市场增速下滑和电商市场的格局固化,沃尔玛意识到1号店已经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恰恰在这个时候,“接盘侠”京东出现了。在许多人看来,京东在这笔价值约15亿美元的生意里是最吃亏的一个。但面临天猫、淘宝和苏宁全方位打击的京东,似乎也别无选择。

众所周知,引入投资者的不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运。股权的分散导致控制权旁落的风险伴随每一位创业者,小到尚在跑马融资的创业企业,大到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但1号店被“沃尔玛化”、创始人被迫出走的戏码,恐怕很难出现在京东身上。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表示,“把精力耗费在了和股东的沟通、博弈上,与业务发展是冲突的。京东在业务增长的快车道上,创业公司希望把精力全部放在业务如何增长、用户体验如何改善等问题上,这时对创始人来说,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有益的。”因此,京东与Facebook和Google等企业一样采取的是A/B股权结构:A类股票享有1个投票权,B类股票享有20个投票权。因此,按照目前刘强东持有的18.2%的京|股权来看,其手中至少有80.9%的投票权。即使刘强东手中的股份被严重稀释,只要其手中持有京东4.75%的股权,就相当于手握京东话语权。

上一篇:Apple Pay入华一年还未乍现光明 下一篇:格斗游戏转型MMORPG《拳皇世界》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