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马偕纪念医院淡水院区一览

时间:2022-10-10 02:54:24

台湾马偕纪念医院淡水院区一览

台湾马偕纪念医院(Mackay Memorial Hospital)是一家基督教医院。除台北地区的医学中心外,还有淡水院区、新竹院区、台东院区,共4个院区。另外,还设有马偕护理专科学校及马偕医学院。其中“马偕楼”于2008 年2月初正式启用,地下3层、地上10层,总使用面积68006.97m2,地下停车场设有200个车位。

提供整合式急重症医疗服务

马偕纪念医院在台湾是一幢现代化的医院,该院区共有81 个科室。马偕楼建成后,将该院原位于恩典楼的部分病房搬至马偕楼,并增建内科与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过去因空间不足分散在各处的生理检查单位,也将搬迁至马偕楼,形成了整合式急重症医疗服务,设有心血管中心、脑血管中心、癌症中心、外伤处置中心、组织与器官再生中心等。为淡水、八里、三芝、石门、金山等北海岸地区民众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患者享受山水之美

马偕楼建筑强调人性化设计,半圆弧的外部造型,到了夜晚在灯光的映衬下,整幢建筑晶莹剔透。正对观音山及淡水河,具有绝佳的景观,由于圆弧的外形设计,使多数病床皆可贴近窗户,即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仍可享受山水之美。每层病房均设有单人、双人家庭病房,以及舒适的会客交谈区,每间病房设有整体卫浴设备,室内色调柔和,营造了家居休闲的气氛,有利于安定患者的情绪。整个病区内设置呼叫系统,不仅病房内设置,而且在患者活动区域内也多处设置,当患者自感身体不适时,按下呼叫按钮,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即可赶往呼叫点进行紧急处理。

无处不在的温馨设计

一进入马偕楼,接待大厅空间宽敞,低楼层中间挑高、动线分明,让人视线清晰,不再产生进入迷宫的感觉。一楼商业街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特别是吧台及餐厅的设置,使其共享家庭聚餐的悠闲与温馨。门急诊是医院服务的窗口,宽敞的候诊空间和温馨的诊疗室为患者提供了实时医疗服务,使门诊与住院服务水准大幅提升。门诊区患者与医护人员通道分离,设置了医护人员的专用通道,通道内备有医师休息室和专用厕所、更衣室及茶水间等。宽敞空间同样也为急诊增加了机动性,不仅设有设备完善的手术室及CT机,可直接进行急诊处理或紧急手术,还增设发烧急诊和隔离室,墙上设置的压力计显示该区域处于负压控制。另外还设有毒、化灾害的冲洗室,整体提升了急重症服务水平。

在马偕楼的顶层设置空中花园,散发出浓厚的庭园气息,展现更广阔的空间,俯视周围美丽的景色,为病患及家属提供更多舒展身心的空间。

先进的技术装备

在马偕楼的顶层设置了七台冷水机组:600RT 三台,700RT 两台,400RT 两台;在地下二层设置冷水机组七台:离心式500RT 三台,吸收式350RT 两台,螺旋式300RT 两台,还有4T锅炉两台。另在行政中心设置动力中心,总使用面积3478.05 ㎡,蓄冰系统作为供冷的辅助设施以及雨水再生系统,和中水系统充分利用了水资源。

最后要提及的是该院的手术部,尽管台湾的暖通空调设计直接采用美国ASHRAE 标准,全院仍以全空气空调系统为主。但台湾净化空调系统仍采用三级过滤,并将高效过滤器设置在系统末端,即送风口内。这次参观的医院正在改建手术部。手术部辅房配置及平面布局与大陆手术部没太大差异,为洁污分离的双走廊布局。共有四间手术室,局部层流送风,高效过滤器设置在送风天花内,辅房为乱流送风。其中三间为万级手术室,一间为千级手术室。万级手术室的送风天花面积为2.4m2×1.6m2,换气次数为30h-1~35h-1,千级送风天花面积为3.4m2×2.4m2,换气次数为50h-1~55h-1。恢复室换气次数为12h-1~15h-1。比大陆医院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规定的换气次数要大得多。手术室设有专用污物电梯,将污物送至中心供应消毒。经清洗消毒、打包灭菌后,由洁物梯返回手术部。

马偕纪念医院的建筑设计、设施系统以及展现的功能有许多方面值得大陆医院在建设或改建时作为参考与借鉴。希望今后加大两岸医疗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两岸医院建设健康发展,惠及两岸民众。

(感谢马偕纪念医院淡水院区工务室蔡彦熙课长为本文提供的资料) (编辑 许译心)

上一篇: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电气设计 下一篇:从医疗需求出发,寻求符合实际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