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探

时间:2022-10-10 02:23:42

新理念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探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二、以提出问题为核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的产生是从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开始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所以,数学课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实现的,并最终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数学教学应把数学结果教学变成数学过程教学,重点放在教会学生推理,学会思考上。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解定理和法则的来龙去脉及基本思路,让学生理解定理和法则的产生过程,这样学生对定理和法则才会有真正深刻的理解,才能正确的掌握并加以运用。其次,给学生布置例题、习题时,要让学生先做后指导,不要把参考书上的答案或教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求异的思维习惯。最后,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为反思能巩同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数学观念、数学心智活动的强化思考。教师可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反思环节,通过反思的环节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并完善其认知结构。

三、精心设计问题,加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时,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加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发学生动脑。所谓善于思考问题就是有科学的思考方法。在日常教学中,不论是教应用题还是教计算题,不论是讲概念还是讲法则,都要在坚持讲新知识的过程中讲思考的方法,把思路教给学生。教思考方法,教思路要尽量发掘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现以如何教学生解下题为例。“找出一个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看谁找得快。”请找的既对又快的同学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并启发提问:是从奇数里找合数快呢,还是从合数里找奇数快?同学们会讲,出10 以内的奇数1、3、5、7、9,再去掉“1”和质数就找出了“9”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老师问:“如果要求找出两个呢?”“再从 20 以内的奇数里接着找。”引导学生发现找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同学们自己想出来的。教思路也要尽可能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学生自己去找“路”集中同学们的智慧,交流他们的思想才能广开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上一篇:“简约、高效”的作文教学之浅见 下一篇:运用有效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