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回家”,别让妈妈的世界泪雨飞

时间:2022-10-10 01:19:02

“宝贝回家”,别让妈妈的世界泪雨飞

2009年,央视国际等46家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评比中,“宝贝回家网站”创建人张宝艳、秦艳友以总票第一的优势成功入选“中国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1月4日,张宝艳又获得全国10大法治人物称号。

儿子失而复得,决心建公益寻子网站

张宝艳今年49岁,她与丈夫秦艳友都是吉林省通化市人。1992年初,张宝艳偶然看到一篇《超越谋杀的罪恶》的报告文学,深深感受到人贩子的可怕。从那以后,她天天嘱咐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可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突然有一天,她刚刚5岁的儿子走丢了。

1992年,张宝艳的母亲领着5岁外孙逛商场,一转眼功夫两个人就走散了,张宝艳的母亲找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孩子。母亲跑到单位告诉她说孩子丢了,张宝艳当时就吓蒙了。全家人疯了一样四处寻找,那一刻,她感到天好像都塌了下来,这之后的每一分钟对张宝艳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就在张宝艳最绝望的时候,家里传来了好消息,儿子找到了。原来,张宝艳的儿子跟姥姥失散后,自己凭着记忆,用了3个小时独自走回了家。虽然只是虚惊一场,可张宝艳却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在这几个小时里,她深刻地体味到了失去孩子的那种可怕和痛苦。

那次不堪回首的经历之后,张宝艳开始关注儿童走失、被拐的信息。起初,她主要是与寻子的家长取得联系,然后帮忙张贴寻人启事,或者到派出所报警。

2002年,张宝艳辞去银行工作,到一家典当行当经理,还抽时间和丈夫秦艳友创作剧本《路有多长》,写被拐儿童的经历和遗失孩子家庭不幸的故事,剧本设想的主人公就是通过网络寻子。

两人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这个剧本。创作完成后,张宝艳和秦艳友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建立网站,让剧本中的情景变成现实。

2006年8月,网站的创建工作正式开始。在通化师范学院网络中心工作的秦艳友负责技术,张宝艳负责内容管理。在秦艳友的同事和学生的帮助下,2007年4月30日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名称叫“太阳城寻子联盟”。主要栏目是“宝贝寻家”和“家寻宝贝”,但网站建起来,只是个空架子,没有内容。后来,网站改为 “宝贝回家网站”。

张宝艳到处在网上、报纸上找信息,看谁家丢孩子了就打电话过去,人家都不信,以为是骗子呢。后来,张宝艳发现流浪乞讨的孩子还有很多,也可能是被拐卖的。于是,她又在街头寻找,小心翼翼地打探、拍照,把资料上传到网站上。

南方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张宝艳通过报纸知道他家孩子丢了,就主动给他打电话,说自己是“宝贝回家网站”的负责人,想免费帮着寻找孩子。这个家长非常不理解,他说你是吃饱了撑的,还是想来骗钱啊!张宝艳说:“你上我们的网站看一下,希望能把你孩子的资料在网络上提供给我,我们帮助你找。”3个小时以后,这个家长打来电话,说对不起啊,我不知道现在还有这种好心人,能免费帮我们找孩子。他很高兴地就把他的资料传了过来。逐渐地,一些在全国各地寻子的家长,主动将其他被拐儿童的信息也到网上。

宝贝回家志愿者寻人成功

2007年6月24日,“宝贝回家网站”上线不到两个月,第一个成功案例发生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的“宝贝回家网站”志愿者郭俊,在公园发现一老一小在乞讨,老人说男孩是他的孙子,但神情慌张。找到警方查明,男孩是甘肃民勤县人,10几天前被乞丐拐骗出来乞讨的,内蒙古警方将被拐男孩送回甘肃。

“宝贝回家网站”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到全国几十个分群,第一次寻人成功,让所有志愿者兴奋不已。于是,遍布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开始有了统一的活动,广州、深圳、武汉、海口、宁波、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宝贝回家志愿者先后走上街头,向市民进行宣传。通过张宝艳、秦艳友和志愿者的不断宣传,“宝贝回家网站”越来越被全国各地的人所熟知。

最让宝贝回家志愿者们津津乐道的是“小云飞事件”。2007年6月30日晚6点,一个温州女孩儿向“宝贝回家网站”发送信息,说其5岁堂弟于两天前走失,她希望志愿者们能帮助提供线索。发现信息的张宝艳立刻把它发到网站的首页上,并于晚7时许,把该信息发到全国70个志愿者群,呼吁志愿者们尽可能把该信息在各大网站上转载。温州志愿者看到后,立刻在当地各网站和论坛上转贴。晚9时,一位网友打电话给云飞家人,说杨府山救助站有个孩子与云飞的情况相似,云飞的家人立刻赶到杨府山救助站,果然见到了已经睡着了的小云飞。只用了3个小时,我们就把这个孩子找到了,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自从“宝贝回家网站”建立以来,最让张宝艳难忘的要数帮助谢仙宾找到失散20年的父母。2007年6月,一则《一个5岁被拐的男孩――谢仙宾求助寻找亲人》的求助帖子,登载在“宝贝回家网站”上。谢仙宾说自己25岁,他不找到家人誓死不办身份证,因此在北京打工期间经常受到歧视。他5岁那年被人从离家不远的地方抢走,几经周转被人贩子卖到河南。10几岁时,他凭着幼时的记忆开始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流浪之路。

根据他幼儿时被拐的模糊记忆,2007年8月23日,“宝贝回家网站”在百度安康吧发帖,并向陕西安康的几大网络论坛发帖进行求助。网友“安康老汉”的一则失踪孩子的线索,确定了谢仙宾的家。2007年12月1日,谢仙宾踏上了通往安康的列车,与失散20多年的父母重聚。

至今为止,宝贝回家志愿者的最快速度寻亲纪录是:一小时找到被拐卖儿童的家人。由松原“小梅”和“苏州一刀”共同参与创造。被拐走的孩子叫李辰,5岁。2008年11月4日早晨,父母在长沙摆摊做生意时,李辰在家里被人从床上抱走。人贩子带着孩子到一家小旅馆,老板娘看到两个男人带着昏睡的孩子,就很警觉。人贩子提供不了身份证,就借口出去打电话。

老板娘把孩子抱到另一个房间藏起来,对方返回发现孩子不见了。两人走后,老板娘迅速报警,民警把孩子送到长沙市福利院,又把孩子的照片信息到网络上。

“小梅”和“苏州一刀”排查手头的失踪儿童照片,发现两个失踪小孩照片几乎一样。就这样,11月9日凌晨,接触不到一个小时,李辰就被家长确认了。

“阳光天使”只为抚慰母亲流泪的心

2008年1月18日,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在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曾帮助他们建设网站的同事和学生成了第一批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遍布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和台湾,就连美国、新加坡等地也有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成员。

为了便于沟通,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决定用QQ来互通信息。最开始,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妻俩共用一个QQ号,网名叫“阳光天使”。通常,她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就会上线,维护网站内容和管理全国70多个志愿者群,搜集求助信息。

现在,该网站为宝贝回家建立了一条热线,全国各地的家长都可以通过这个热线打到张宝艳的手机上,而不需要支付长途通话费。“宝贝回家网站”逐渐成了全国信息最全的免费寻子网站。从办公益网站,到申办“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发展到现在的全国超过2万多个志愿者,积极活跃的志愿者至少在50%以上。两年多来,“宝贝回家网站”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公益寻子网站,75人通过“宝贝回家网站”志愿者和家人团聚。

2009年7月,由于受到公安部的重视,“宝贝回家网站”的寻子信息已经和警方共享。

现在的张宝艳,已经成为了一名全职志愿者,通常,她早上6点钟就会上线,维护网站内容和管理全国70个志愿者群,搜集新闻,发现需要求助的信息她会立刻与对方取得联系,遇到紧急的信息,她会立刻发到全国各群中去,以协调全国各地区的志愿者。在这期间,她也会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有丢失孩子的家长的倾述,有想加入志愿者的普通人,还有许多是志愿者打来的电话。张宝艳说,将来自己想成立一个救助被拐儿童的基金会,并且想做一个达到全国规模的基金会,做大了,就成立一个收养被拐儿童的机构。只要能够给那些失踪儿童和寻子家长提供更多的帮助,她这个“阳光天使”就无怨无悔。(责编/诗坤)

上一篇:孙红雷与海清:温暖地欣赏着 下一篇:今天,你“蜗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