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叩问存在

时间:2022-10-10 01:04:42

摘 要: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个案,从对存在的思考、对政治和的刻画追求绝对自由、对生命轻重的选择三个部分的分析,来探究米兰・昆德拉对于萨特存在主义的继承。并且昆德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存在进行叩问。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79-01

米兰・昆德拉是欧美当代小说家中最为自觉地关注并探究“存在”的作家之一。昆德拉的文学观念集中地表述在他的论文集《小说的艺术》中,他说“小说不研究现实,而研究存在。存在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的。”“存在,就在世界之中”。昆德拉将这一观念积极地应用于文学创作中,自觉地扛起叩问存在的大旗。

从昆德拉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人进行极大的关注。因此,在阅读昆德拉小说时,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小说观念与存在主义哲学有联系。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认为自然和社会环境总是与人对立的,人终难免一死,面临着“虚无的绝境”。昆德拉的“生活是一个陷阱”与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相似,“命定要死”与“虚无绝境”相一致。因此,我们可以说米兰・昆德拉的思想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有着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这里本文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下简称《不能》)为个案,对这一继承关系进行粗浅的分析。具体来说这一继承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探究。

一、对存在的思索

在《不能》中,昆德拉流露出浓郁的叩问“存在”气息,他以自己独特的叙事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在这部小说的开篇,昆德拉就不惜笔墨对尼采“永恒轮回”进行了论述,昆德拉把人们引入到关于永恒轮回的哲学命题的思考之中。作品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正面对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他无法选择是否应该让特蕾莎来到自己的身边。昆德拉通过男主人公在作品的开端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勾勒出了一个常见的选择困境。昆德拉从开篇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选择,让人物在选择中体现生存的状态和价值取向。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看来“存在先与本质”,这是他存在主义的核心。这也就是说人的“存在”在先,人的本质和其他一切都是人选择出来的。而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昆德拉认为“生命是一张不能成画的草图”,面临不同选择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个选择及选择带来的结果就会成为人的本质。由此可以看出,昆德拉对于萨特存在理论的认同,但这种认同并不是全部的认同,因为在昆德拉看来其他的选择也构成了人的存在,体现了人生境遇和人的本质。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将这种看法看作是昆德拉对于萨特存在主义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二、用政治和刻画绝对自由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世界中有两个入口――政治和。我们在理解昆德拉“存在”的意义时,可以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理解这两个词。从历史的维度上来看,政治代表着公众生活。而则代表着更加私密的生活,这可以包涵肉体、、禁欲、放纵、灵与肉的二元对立等内容。

在《不能》中,政治一直以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出现。昆德拉把政治看作历史提供的人类存在的境况,这种诗学眼光贯穿于他所有的小说中。在昆德拉的小说中政治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摆弄着人类的命运遭际。

除了对政治的描写,昆德拉也喜欢借助来表现他对存在的理解。作为人类个人向度的存在状况与政治作为人类集体向度的存在状况相对。昆德拉的小说全部都涉及关系,场面的描写。在昆德拉的作品中不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为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另一个世界,为人类思考自我叩问存在提供了反思的空间。

政治体现了人作为类的存在,性体现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昆德拉为了实现这一矛盾,在文本中常常将二者相互纠缠在一起,体现人生境遇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昆德拉用政治与的渴望来对“绝对自由”进行刻画。

三、对生命轻重的选择

在《不能》中,昆德拉将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轻与重――推到了人们的面前,这是人的基本生存的两极。于是,小说中所蕴含的对于存在的本质的思考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作者借由托马斯这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展开生命对轻重的选择以及对存在的追问。马斯一生放荡不羁,生性自由,但他却穷尽一生在追求的生活却漂浮在轻重之间。

最终,他和特蕾莎双双回归乡村,远离世俗的喧嚣,然而在托马斯生命最后,我们读到的只是他俗念破灭和忧郁。对托马斯而言,田园牧歌并不是真正的“轻”。最后,一场车祸将他与特蕾莎带向了死亡,成为了虚空。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昆德拉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继承,这正契合了“存在就是虚无”。

四、结语

米兰・昆德拉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继承,是他的小说呈现出诗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昆德拉在于生命存在的叩问之中表现人的意义。他对于萨特存在主义既有继承亦有区别。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研究的是存在的本体论,昆德拉则立足于人类存在境况的现实出发来看待和思考存在。所以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昆德拉对于存在的思考概括为“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昆德拉的思想也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静.存在的悖论―在历史维度上对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J].西北大学学报,2009.9(8).

上一篇:浅析生态时代服装审美及自然保护 下一篇:论库切小说《耻》中的主体间性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