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时间:2022-10-10 12:47:24

新课程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一、培养健康心理,正确认识自我

留守儿普遍的心态是认为自己缺乏父母的爱,过去在学习上是个失败者;从而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的心境中,就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妨碍学习进步。因此,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这是关爱的关键所在。

我们采取的措施有:1、调适心理状态。引导这些学生认识到消极心态的严重危害性,主动地接近老师和同学,敢于讲心里话,正视自己。同时,老师应该努力营造班级健康、乐观、向上的集体氛围,让集体对他们产生一种亲和力和感召力。事实证明,在良好的班集体中,留守儿的消极因素易于消除。2、唤醒自尊情绪。留守儿的自尊情绪在考试中遭受打击,总感到在同学们面前低人一等,抬不起来来,长此以往,会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唤醒学生自尊情绪的秘诀在于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感到自豪,增强信心。3、磨炼意志品质,留守儿往往意志薄弱,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力。因此,必须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认识到家庭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克服困难的唯一办法是凭自己的顽强努力,也许当初正是由于意志薄弱导致学习落后,所以如今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与精力是正常。解决他们心理的问题也就达到了成功的一半。

二、运用情感激励,促使奋发向上

1、课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充满信任、期待、亲切的话语去感动他们,尤其要真诚地关注他们听课的反应,并据此作相应的调整,切不可冷落、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同时,教师要以情动情,达到师生间心与心的相契,情与情的交融。当全体学生情感奔放的时候,留守儿童的兴趣、热情、思维、参与均可达到最佳状态。

2、课外:留守儿因成绩差,往往较害羞,他们在课外见到老师总是十分为难,不好意思打招呼。这时,教师应该主动与他们联络,给予微笑与鼓励,使他们消除顾虑,乐于主动接近老师,从而自觉地在学习上多下工夫。另外,老师在课外可寻找机会,与之促膝谈心,分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介绍给他们适合的学习方法。教师还应为他们建立学习档案,及时记录他们的学习情况,并给他们分析讲解,使他们及时明白自己的学习状况。只要教师付出爱心、苦心、耐心、恒心,那么高尚的师德必能催开情感激励的花朵。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设计一些相对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教师可以用稍加夸张的语气肯定其正确之处,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听讲、思考时也兴趣倍增。对答错之处要以惋惜的语气加以纠正,但切不可让全体学生觉得这些问题是专给留守儿准备的。

2、设计稍有梯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教师在他们回答前即可作些解题的铺垫或暗示,使他们的思维循着正确的思路展开,并最终自己得出结论。应注意的是,当他们作答时,教师的语气要亲切,表情要松弛,提示要中肯,表扬要热情。

四、加强个别辅导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位教学专家说:“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的喜爱较以往好多,但好得更好,差的更差”当留守儿没有掌握课堂上应掌握的知识点时,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对话的平台,应成为师生生命共同发展的家园,但这样的对话,应立足于相应的知识基础,任何抛开知识,空谈能力的做法也是我们力求避免的,如果教师在课外再不能给以重点的关注,假以时日,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新课程不排斥必要的辅导,新课程呼唤具有现代色彩的课外辅导。当然,这样的辅导不是一味地加班加点,不是强行灌输,而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爱心感召下,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学习的勇气得以激励,拉下的知识也得以重温。这样的辅导也不应再是教师的专利,而应成为小组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我们要将个案的研究的方法积极引入课堂改革中去,留守儿童中有的原来成绩还是不错的,由于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导致学校教育的知识断层,作为教师,很有必要做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利用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并找出能切实有效地改善留守儿童学习行为的办法来,这样的个案研究,既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也能更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关注留守儿童传统的分层教学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的心中有学生,特别是心中时时装着留守儿童,时时关爱留守儿童,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人性的光辉。

上一篇:如何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 下一篇:鉴赏古诗的四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