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门诊”惠万民

时间:2022-10-10 12:36:42

“空中门诊”惠万民

“在网上看病,不用出门就能跟医院的专家面对面交流,而且不收一分钱,真解决我们老百姓的大问题了。”说起江山市开展的远程教育健康服务工作,贺村镇湖前村村民刘双梅充满了感激。

2008年初,江山市针对当前农村群众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实际,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远程健康服务试点工作。市远程办通过搭建远程健康服务平台,建立远程教育视频互动体系,多途径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健康教育、医疗咨询、医生培训等服务项目,探索出一条利用远程教育手段落实‘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方针的创新之路。

现身说法,把门诊的口碑树起来

解决农民看病难一直是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而现有的卫生设备条件和医务人员水平又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江山市把目光投向了已经普及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亲自挂帅,专门成立了“远程健康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联合市卫生局设立了远程健康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做好各项日常工作。

试点工作运行之初,各远教站点通过黑板报、贴标语、广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并在各行政村建立村级远程健康服务点,统一制作显眼的服务站点标志,力求让这项工作尽快深入人心。但一段时间下来,到站点咨询的农民却依然寥寥。远程办的同志在下乡调查后,发现群众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疑虑:“看病,讲的就是一个看字,光靠在网上交流,医生就能对症开出药方来?这事可能吗?”

老百姓对“网上门诊”不认可,自然就不会主动参与其中。要想让他们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无疑身边人、身边事是最具说服力的。为此,江山市远程办的同志深入各村,将一些有效利用远程健康服务平台的群众树立为典型,拍摄宣传短片。同时,借助《今日江山》、江山电视台、江山电台等新闻媒体,生动直观地报道他们的网上就医经历和经验,广泛宣传开展远程健康服务的重要意义,培养广大农村群众进行网上咨询问诊的习惯。

2008年1月7日晚上,淤头镇永兴坞村远教广场上人头攒动,全村的男女老少正在欣赏着一台远程教育专场演出。这是江山市远程办和市文化局联合组织的“远教亲民大篷车”活动。演出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歌舞、小品、地方戏等形式为主,寓教于乐,精彩的场面不时博得人群的阵阵掌声。永兴坞村党支部书记缪顺朝说:“这些跟土地打惯交道的农民都爱认死理儿,有个头疼脑热的不是硬挺就是用些土办法自己解决。试点刚建起来那会儿,我们动员老乡到站点瞧病,他们都不愿意尝试,以为不托底。现在市里准备了这么生动的演出,让大家在笑过之余,对远程健康服务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比我们干磨嘴皮子效果好多了。”

网络搭台,让问病的形式活起来

在发挥远教平台教育培训功能的同时,江山市积极拓展远程健康服务等民生服务功能,着力在“让群众长期得实惠”上求突破。市远程办、卫生局依托江山地方门户网站――江山信息网,以江山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为主体,先后开通“江医在线”和“国粹中医”两个网站,接受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字咨询。

网站的开通极大方便了边远乡村农民群众就地问诊,但是网络留言的形式存在一定的信息滞后性,一些急性病症不能即刻得到解答,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加之很多农民患者都要通过管理员转述病情,难免在文字阐述上出现偏差,造成误诊。因此,“尽快开通医患网上直接交流的视频系统”成为市远程办同志们的共识。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叶美峰号召大家说:“开展远程健康服务是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与农村卫生工作的有机结合,也是深化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的一项有效举措。网络资源潜力巨大,我们要充分利用,为农民谋得更多实惠。”2008年3月,江山市远程办借助江山信息网的技术力量,自行开发安装了网上视频软件,使“江医在线”远程健康咨询平台具备了文字咨询和视频咨询双重功能,随后又相继建立起远程可视诊疗室和集健康教育、医疗咨询、医生培训、信息采集、爱心救助等为一体的市级远程健康服务平台――江山市远程健康服务网。“现在我们每个月都可以收看到直播的健康讲座,从中能学到不少的卫生知识呢。”这是江山市的农民群众对远程健康服务的由衷感慨。

今年1月初,江山市远程办在江山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和江山信息网上的“远程健康”板块了一则“《糖尿病预防与治疗》专题直播讲座”的播出预告,通报了讲座时间、主讲人等相关信息。1月14日这天,闻讯赶到各基层站点的村民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聚精会神地收看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周爱新作的现场讲座。“周院长,市场上卖的无糖食品我们能吃吗?”“周医师,怎样才能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啊?”在讲座最后的自由提问时间,村民们踊跃参与,将这次视频直播活动推向了高潮。

像这样依托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的卫生专题直播讲座,江山市每半月就要开展一次。议题事先从民间征集,根据专家轮流值班表,市远程健康服务咨询专家团安排专家在线接受群众视频咨询。基层群众纷纷反映:“过去到医院挂个专家门诊要排老半天,现在直接到网上‘挂号’找专家,方便极了。”

财政撑腰,使就医的渠道畅起来

远程健康服务平台建成后,为了真正达到“切合民意、服务民生”的预期目的,江山市通过建立站点运行经费保障、远程健康服务点管理等机制,确保了该平台的正常运行。

随着远程医疗日益被农民群众接受和认可,基层站点管理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多了新的内容,比如帮助村民连线专家,留言查询,作好问诊记录等等。虎山街道金坞村的站点管理员何日强平时工作认真负责,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到站点来上网问诊,他打心眼里高兴。“这说明咱远程教育能为老百姓谋福祉啊。”可是不久后,他就产生了苦恼。由于村民问诊咨询没有固定的时间,有时候他正在田里干活,碰到得了急病的来找他,他只得赶紧回到站点上网找相关专家进行视频约谈,一来二去,自家的农活耽误了不少,影响了生产和收益。

为解决这一普遍性问题,市远程办向市财政申请建立相应的管理员误工补贴制度,按照不同规模的行政村,每年给予不等的误工补贴。再次见到何日强,他激动地说:“上级领导想得真周到,解了我们管理员的后顾之忧啊。我这工作劲头更足了。”如今,江山市远程健康服务平台上每天的咨询话题平均达八十多个,一张覆盖全市各角落的健康服务网络已建设完成,广大农村群众可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待遇。

“求医问药到远教健康服务站,省钱,省时,省心。”远程健康服务平台以其独特的“空中门诊”模式为老百姓带来了种种实惠。随着平台的不断完善,江山市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咨询渠道,节省了群众就医支出,改善了农村的医疗环境,人们高兴地称这是建在自家门口的“大医院”。

(作者为浙江省江山市委组织部干部)

上一篇:大爱至善 第4期 下一篇:与电教工作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