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楹联的审美价值及效应

时间:2022-10-10 11:58:29

谈楹联的审美价值及效应

马克思曾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1],他还谈到:“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2]。这明确指出文学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是其他意识形态所不具备的。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审美作用及效应。被誉为“诗体教科书”的楹联,因其精练优美的偶句构成了一种离奇特殊的文学形式,其文学功能同样是多方面的,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浅谈一番它的审美价值及效应。

一、认识价值

楹联是一部浓缩的生活教科书,它能让人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但它却不像一般教科书那样枯燥,而又像诗那样凝聚着情感,因此,可以称之为“诗体教科书”。正如中国古代《尚书・舜典》里有“诗言志”说法,认为诗是用以表达人的志趣、意愿的。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概括了孔子对文学功能的认识,体现了文学的认识价值。作为“诗体教科书”的楹联,自然也有这方面的认识价值。我们且来看一副长联作品: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望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金木土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52个字,简直是一部“孔明传”,将收荆州、益州,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赤壁之战中巧用火攻,大败曹军,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南征七擒孟获,安定边境,晚期六出祁山等业绩都概括无遗,既写了孔明一生的功业,也概括了他的基本策略,还写了他之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原因: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甚至连他卜卦、禳星之类的活动也没遗漏,这不像一部浓缩的“孔明传”吗?读了这副楹联就能认识了解孔明的一生,认识这位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

二、自我激励价值

我们以郑板桥在画室里自题的楹联为例: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三月花。

这是在艺术上创造的一副有名的楹联作品,具有激励的审美功能。“删繁就简”就是说去掉繁杂的部分使之趋向简单明白。“领异标新”就是独创新意,努力做到与众不同。这副楹联实际是郑板桥自我激励的座右铭。上下联是互相取义的,就是说,并非画“三秋树”应“删繁就简”,画“三月花”宜“领异标新”,而是提出自己追求的艺术主张;无论画树、画花都应力求“删繁就简”“领异标新”,必须画出新意、画出特色、画出自己的风格,应该成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品。郑板桥这样激励自己,也努力实践自己的追求。因此,他的作品既不模仿前人,也不重复自己,每幅画都有新的创造,成为“扬州八怪”的领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清代林则徐自题在签押房的楹联,更是在为政方面不断激励自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签押房是官员上班签到画押的处所,也就是类似于今日的行政办公室。这副对联上联说自己要像大海一样,接纳百川的流水,只有胸怀宽阔,容量很大,才能有大海的浩瀚。下联则激励自己要像山一样耸立千丈,只有没有私欲,才能变得刚强,不为流俗所动。林则徐将它写出来,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和激励自己。林则徐为官一生,以此要求自己,具有极大的鼓舞、激励作用,它不仅能自励,而且能励人。

三、明心述志价值

楹联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述志明心,是志士仁人宣示自己志向、理想、情趣、追求等的工具。这种例证在茫茫联海中真是俯拾即是。如明代的王守仁,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认为“心即理”,主张“知行合一”,“良知”就是“天理”,“去人欲”“存天理”,他为官清正廉明,凡是去新的任所,都用两块高脚牌为前导,上面写的是副楹联:

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这是向官民宣告:他做官是了解百姓的需求,上达朝廷,以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特别希望听到自己为政的过失,以便把事情办得更好些。这是典型的述志明心的对联了。

综上所述,楹联是异彩纷呈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支别具风姿的奇葩,其审美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效应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又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中文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文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上梅中学)

上一篇:浅谈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教学主题与主题式教学 下一篇:济钢低温低硅铁水脱磷的工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