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困境与优化途径

时间:2022-10-10 11:07:47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困境与优化途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语文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就针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困境与优化途径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日后各大高中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简单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 教学困境 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74-01

目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工作中已经处于一种比较高级的阶段,然而,在新课标的影响下,高中语文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来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革新,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成为了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首要任务。

一、新课程标准的概念与要求

(一)新课程标准的概念

所谓的新课程标准,指的是在传统的教育基础上,对于各大基础课程作出更加严格和规范的要求,促使教材的编排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考试的出题规律等都能够在国家规定的情况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特别是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必须确保学生的具备更加全面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通过教学方法的革新,来实现对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确保学生能够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得课堂教学更具人性化。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困境

(一)形成了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的语文课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与用的有效结合,尤其是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学会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来有效的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每一位学生都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而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更应该特别重视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与引导,这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教师不能良好的适应新课标

国家的教育部门之所以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更高的学习自信心。由于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及时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来对教学方式与教学任务进行全新的规划,这就造成了很多教师失去了驾驭课堂的能力,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且在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所要面对的还有来自高考的挑战与压力。

(三)传统教学方法受到冲击

在我国各大高中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更多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生的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以及写作等综合能力的有效训练,并没有真正的对其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引导,而是更多的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学知识的归纳与创作理论的传授,使得课堂内容通常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其进一步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化途径

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能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文学与语言等的专业知识,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培养起更加深厚的理想人格与人文精神,确保学生在进行语文的了解与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一种本民族所特有的人文气质,并将民族文化充分的体现在个人的精神面貌与言谈举止中,成为一个真正拥有中国文化的中国人。

(一)继续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

现阶段我国各大高中的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好的适应时展需要,实现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所必须面对与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的教学时,必须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实现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依据不同的问题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进行诗歌的讲解过程中,其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与欣赏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述的情感,而进行小说的教学活动时,则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充分的帮助学生对故事中经典人物进行形象与性格分析,对小说中的人物命运进行有效把握。高中语文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对基本的词汇、句段以及诗词等的学习和运用,还要求其能够充分的掌握我国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使其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来为语文学习的顺利开展鉴定基础。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加大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仔细的分析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的综合能力,积极的组织小组学习,营造出一种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成立教学小组来实现学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及时的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更加灵活多变的全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中来,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良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成立教学小组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并能在相互学习中一起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弱项来对症下药,在努力发现自身缺陷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解决,从而实现学与整体成绩的提高。

四、结语

为了更好的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促进学校语文教学能力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就需要学校中的各位领导与教师,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不断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促进高中阶段语文知识的系统化,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洪艳.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88-89

[2]付宁.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D].沈阳师范大学,2011

[3]崔恩.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师生命意识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研究 下一篇: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实践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