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命”也能夺人命

时间:2022-10-10 10:19:54

维他命,又称维生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另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等。许多人认为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多吃有益无害。其实,“是药三分毒”,药品和之间没有绝对的差别。可见不按实际需要和规定剂量使用,“补药”也能成为“毒药”,“营养品”也会变成“”。

・维生素的毒性知多少・

经临床观察和研究证实,过量使用维生素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更易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

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促进身体生长,保护上皮组织,对防治皮肤干燥、眼干涩、夜盲症有一定的效果。但超量服用,可导致中毒。急性中毒表现为嗜睡、头痛、呕吐、腹泻等;慢性中毒则表现为疲劳无力、关节疼痛肿胀、皮肤干燥瘙痒、妇女月经过多等。

维生素D维生素D能有效地防治佝偻病,但过量服用所造成的后果,比佝偻病更危险。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可出现烦躁不安、厌食、恶心、呕吐、骨痛等症状,如不及时停药,甚至会造成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防治坏血病和感冒等疾病。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引起腹痛、腹泻,并可诱发胃炎、胃溃疡、肾结石等疾病。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突然停用还可诱发坏血病。

维生素B1大量服用维生素B1,可引起头痛、眼花、烦躁、心律失常、肿大和神经衰弱等病症。

维生素B6超量服用维生素B6在200毫克以上,将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症状。

维生素B12过量服用可出现哮喘、药疹、湿疹、风疹块、面部浮肿等过敏反应。

烟酸(维生素B3)服用过量的烟酸,会出现颜面潮红、皮肤瘙痒和胃肠道紊乱等症状。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可用于冠心病、动脉硬化、血栓、神经炎和皮肤病的辅助治疗。如大量服用,即每日剂量达800毫克以上,就可迅速出现中毒反应,表现出肌无力、疲倦、视力模糊、恶心、减退,女性月经过多、男性增大等症状。

・走出滥用维生素的误区・

时下,滥服维生素的现象极为普遍。有的人把鱼肝油、维生素AD强化奶当成补品给老年人和儿童长期服用;有的人听说维生素C能防感冒、抗癌,因而大剂量服用;有些家长听医生说孩子缺乏某种维生素后,便大量购买,无节制地让孩子服用;还有一些女性获悉维生素E能美容,便不间断地长期服用。这些做法都有可能造成维生素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导致中毒的不良后果。

为避免滥用维生素带来的危害,人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不可把维生素当做“安全药”、“营养品”随意给老人、儿童及孕产妇经常服用。2.体内是否缺乏维生素,应当由医生来诊断,不能一知半解,自己便随意购买、服用。即使缺乏某种维生素,服用的剂量、疗程也应遵照医嘱进行。轻度维生素缺乏症,通过选择性地食用某些蔬菜、水果就能得到纠正。3.不可轻信广告宣传,随意服用维生素类保健品。4.不要让孩子长期食用富含同一种维生素的食品。

上一篇:儿童口吃 矫正有方 下一篇:牛奶食疗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