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阿波罗荷斯群岛:人类发现的最后一片珊瑚礁群

时间:2022-10-10 10:13:15

巴西阿波罗荷斯群岛:人类发现的最后一片珊瑚礁群

巴西阿波罗荷斯群岛海底的珊瑚礁群,也许是人类所能发现的最后一片原始珊瑚礁群了。2008年,巴西的科学家通过先进的海洋测绘手段,终于将这片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海底奇景公之于众。

应珊瑚礁群的发现者之一――巴西巴伊亚州立大学教授伊恩斯•席尔瓦之邀,笔者深入到阿波罗荷斯海域,亲眼目睹了一幕幕难以置信的海底奇景。然而在惊叹、赞美的同时,笔者也为这片壮丽景观的未来感到深深忧虑。

一支红珊瑚带来的召唤

2008年的圣诞节,笔者收到了老朋友――巴西巴伊亚州立大学教授伊恩斯•席尔瓦寄来的礼物:一支铅笔长短、雪茄般粗细的红珊瑚。随包裹席尔瓦还寄来一封信,字里行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完全不像是平时那个沉着谨慎、温文尔雅的朋友――“珊瑚采自巴伊亚州东南阿波罗荷斯群岛海域,在之前对该海域海床进行的声纳3D绘图中,我们发现了巴西――甚至整个南大西洋面积最大的珊瑚礁群……上帝啊,它是那么辽阔,以桑塔―波巴拉岛(阿波罗荷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为圆心,珊瑚礁铺满了半径超过120公里的海底。我简单估算了一下,这片区域内的珊瑚种类不下200种。这是我此生中最重大的发现,感谢上帝……”

笔者并不是珊瑚研究领域的专家,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笛鲷科热带鱼类。由于近半数的笛鲷科鱼类是与珊瑚礁伴生的,自然而然,笔者少不了要与珊瑚专家们打交道,与席尔瓦的友谊也是在20多年前结下的。对于他的此次发现,笔者也很是震惊,因为根据洋流、海水温度、盐度等原因判断,如此面积的珊瑚礁群在整个大西洋都不应该存在,阿波罗荷斯海域里的惊世发现,难道真是造物主的神奇吗?

拿起席尔瓦寄来的珊瑚枝段,笔者仔细端详――它是枝簇状珊瑚的一部分,通体赤红,晶莹而富有光泽。按平均每年0.5毫米的速度计算,这段珊瑚至少已生长了400年,400年间,珊瑚自身分泌的碳酸钙形成钙质骨骼,年积月累,加上其他生物如石灰藻、有孔虫等与之胶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粗大的珊瑚骨骼。

对于笔者最感兴趣的笛鲷科鱼类,席尔瓦提到得并不多,他只是说在群岛的浅层水域曾经发现有笛鲷游弋,但是不是新品种却无法判断。除此之外席尔瓦还说,阿波罗荷斯群岛上的居民个个都是好渔夫,捕鱼手法让人叫绝,如果跟随他们的渔船出海,能捞上几尾前所未见的笛鲷也说不定。一席话让笔者心动,那片刚刚揭开神秘面纱的未知海域,究竟隐藏着多少惊奇呢?

短暂的海底之行,见证奇迹

次年6月,笔者从迈阿密飞赴巴西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萨尔瓦多是巴西历史名城,500多年前葡萄牙探险者卡布劳正是在这里登陆,发现了巴西大陆。巴伊亚第一任总督图米•苏乌拉建立了萨尔瓦多城,使它成为巴西的第一个首都。在当时萨尔瓦多出口的大宗货物中,除蔗糖、海产干货外,最值钱就要数珊瑚了,它被制成各式各样的奢侈艺术品进入欧洲宫廷。据说现在巴黎卢浮宫中珍藏的珊瑚饰品,大多都出自巴伊亚外海,当然也就应当包括阿波罗荷斯群岛。

在机场,老友伊恩斯•席尔瓦和他的助手已等候多时。并未多作停留,当天下午我们便登上了大西洋中的阿波罗荷斯群岛。之前席尔瓦已联系好当地的一位渔民作向导,由他提供潜水设备并带我们出海。

向导名叫维杜克,并不健谈,他是土生土长的渔民后代,身材健硕修长,从容貌上看似乎有非洲裔血统。乘坐维杜克的船我们出海了,大约行驶了半个多小时,船停在一座小岛的岬湾处,海水平静通透,隐约可见水下密布珊瑚礁的海床。

维杜克示意我们换好潜水装备,在此下水。从氧气罐到全套潜水服,我们是全副武装,而维杜克却只装备了泳裤、面罩和脚蹼,外加一副鱼叉。由他带领我们潜入水中,下潜深度不到5米,在小心绕过礁岩区后,一大片脑状珊瑚群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幅令人震撼的场面:浑圆硕大的脑状珊瑚密密匝匝,挤在一起绵延至远方,大的直径甚至超过一米,小的也有足球大小。在南太平洋地区,笔者也曾见过成片的脑状珊瑚群,但像阿波罗荷斯群岛这样规模的,整个世界大概仅此一处。

继续向前,我们无疑进入了一个斑斓的水底世界,一簇簇色彩鲜艳、奇形怪状的珊瑚尽收眼底,黄、红、橙、紫、蓝五彩缤纷,绚丽迷人。珊瑚礁旁的洞穴里生活着各种软珊瑚、软体动物和鱼儿,其中就不乏笛鲷科鱼类。

在笔者的示意下,维杜克用鱼叉捕捉了几条鱼,他手法娴熟,只要鱼叉出手几乎都有收获。看得出维杜克对珊瑚很爱护,只要鱼一靠近珊瑚他就立即收回鱼叉,生怕对脆弱的珊瑚造成一点伤害。在珊瑚丛中笔者还发现了绿海龟,这是一种对海水质量、饵料要求极高的动物,它能在此生息也足以证明群岛优越的水域生态。

钻出水面,笔者向席尔瓦竖起拇指,祝贺他的幸运和惊世发现。席尔瓦摘下潜水面罩,脸色因疲惫而有些苍白,他摆摆手――“我的发现并不算什么,珊瑚礁几十万年前就生长在这里了。新发现对科学总是有利的,但对珊瑚礁而言却不是什么好事,越来越多的人会来到这里,打搅它们的平静”,“这里新近还发现了石油,这也是巴西政府迟迟不把阿波罗荷斯海域列为自然保护区的原因,只要石油一开钻,10年之内珊瑚礁将不复存在,如果真是那样,阿波罗荷斯的珊瑚礁就像花朵一般,刚刚绽放,却马上凋谢。”

听罢笔者默然无语,席尔瓦的话也许就是宿命――当大自然的美丽面对人类的觊觎贪婪时,总会输得一败涂地。能亲眼目睹阿波罗荷斯的海底胜景,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又要看到它的毁灭,这将是怎样的悲哀呢?但愿事实并非如此,一切也仅仅停留在预期,那片瑰丽的水底景象能宁静如初,长存世间。

上一篇:上海祈福游――回归宁静 下一篇:年末岁初的狂欢纽约“假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