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的神秘与神奇之地

时间:2022-09-24 03:46:37

神秘之地:

有待破解的种种谜题

泸西地理位置优越,素有“昆明后花园”、“红河北大门”之称。它位于“大昆明经济圈”、“曲靖经济圈”和“个开蒙经济圈”的交汇地带,与石林肩背相倚,放眼即是景致,履步随处风光,轻松出行,潇洒往返。

泸西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奇特。这里不仅有土著民族数千年来开疆拓土的传说,奇山异水间还留有古往今来吟诵的诗章和灿烂文字。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广西府时两次入阿庐古洞考察,把阿庐古洞的壮美写进了《徐霞客游记》。1987年阿庐古洞开放后,中外游客纷至沓来,阿庐古洞从此名扬世界,成为泸西对外开放的一张“世界名片”。台湾作家琼瑶将这里誉为“奇山、奇水、奇洞、奇观”,一个“奇”字,就道出了阿庐古洞的精髓神韵。

其实,泸西的神奇还不止在它的表面,更在它的骨子里。它就像一个“大隐”,乍看上去貌不惊人,然而却深藏着惊世骇俗的奥秘。比如阿庐古洞就自有其不凡之处:大洞套小洞,洞洞有奇观,世间万物生长靠阳光的生命规律在这里被打破了――生活在洞底暗河中的透明鱼全身通透,一目了然,简单得活像一块游动的玻璃,但正是因为它是活着的玻璃,才复杂得无法琢磨。亿万年来,一种永远不见天日的亘古生物,一种不需要眼睛与色彩的生物,究竟是用什么方式生活到现在呢?阿庐古洞洞口为何屡屡惊现神秘佛光?洞中永不停息的沸水从何而来?冒烟洞的“烟”又从何而来?十里杜鹃、万亩花海年年如期怒放,为什么会这样红?彝人的图腾柱与天文台的神秘符号谁能破解?唐神仙的原型为何许人也?永宁城子村层层叠叠的土掌房是怎样的昭示?凡此种种,现有的解释始终是那么苍白无力,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个颇费思量的谜题。

神奇之地:

历史与传奇在此驻足

泸西的神奇,除了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泸西就有人生息繁衍。土著人的先民阿庐在此开疆拓土,完成部落联盟,创立阿庐部落。土著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曾经成功地把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引领到了文明的前沿。早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泸西便成为较早设置郡县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到了唐宋时期,泸西成了东爨乌蛮聚居区,阿庐部(弥鹿部)成为雄霸一方的强大部落,“大理段氏莫能制”。从周武王伐纣时的孟津会盟,到宋代攻打大理国的石城会盟,阿庐部的先民们既写下了悲怆的一页,却也描绘出一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辉煌历史画卷。从西汉设置漏江县伊始,至元朝置广西路,再到明朝的广西府、清朝的广西直隶州,泸西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长达两千余年。在这两千多年的风雨岁月里,“虎旗猎猎照滇东”,“商旅络绎,车马辐辏”的繁荣和辉煌,永远镌刻在泸西大地上。

泸西的“奇”还奇在它浓郁的民族风情里。古彝汉风,汉、彝、回、苗、壮、傣等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各具特色:撒尼人的虎舞、大三弦、霸王鞭;小白彝的羊头鼓舞、《创世纪》古歌谣、阿乌兵器舞;壮族的虫茧巴乌(一种独特的民间乐器);苗族芦笙舞,穿越了时空,从远古走来。而情谊深沉的酒歌、姑娘房和具有喜庆气氛的闹姑爷、猜新娘、哭嫁歌等民俗风情,加上祭祖、祭山、祭山神、祭龙、送祖灵等祭祀活动,更使人如痴如醉。

阿庐工艺中的刺绣、剪纸、木雕、石雕,以及珍贵字画、瓷器、青铜器、碑刻等历史文物实在令人目不暇接。而红墙碧瓦的“三庵、六阁、七寺、八庙”,成为泸西文化遗存的代名词。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庙堂随处可见。烽火台、驿站、哨所、铸币和矿冶遗址、土官祠等,也是抬头就有,俯拾皆是。

昔日广西府,今朝泸西县,泸西的画山绿水,确实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见历史在其他地方匆匆迈进的同时,却驻足于这片它所钟爱的土地上。

上一篇:晋陕大峡谷:黄河变黄的地方 下一篇:中华攀雀:找女朋友先修毛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