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意象,改创声律

时间:2022-10-10 07:11:47

翁显良是汉诗英译的一位代表,他采用自由体译诗,在诗歌翻译方面独树一帜,他的翻译是汉诗英译的一个尝试和创新。他的译诗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再现意象,改创声律”。

意象是客观事物在特定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抽象地存在于生活中。通俗地讲,意象的意思是寓“意”之“象”,是对主观事物的一种寄托,一种想念。比较文学对意象的名词解释为:“意象”是把事件中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相结合,是古代诗人思想上的“物象”,也就是对某种事物抒l自己的感情,寓情于景。在古代古诗中,诗人常常用各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在《诗经・小雅・采薇》中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于是,折柳变成了古人送别时互相赠与的物品,所以杨柳也就变成了一种表达离别情愁的象征。还有,象征隐逸、高洁、脱俗;松柏象征高洁、坚贞、富有生命力,牡丹象征富贵、美好。能否成功地再现这些意象直接决定着译文质量的高低。翁显良先生认为译者在呈现意象的时候要再现意象,对意象有所取舍,而不是照搬原诗的意象,并指出:“无所取舍未必肖,有所取舍未必不肖”。翁先生这种“再现意象,改创声律”的译诗观在他的译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山行》,来赞美深秋山林美景。

翁显良先生的译文是:

Autumn Glory (Du Mu)

Off the main road runs a narrow stone path, winding, climbing,vanishing into the cloudy heights where perch a few tiny cottages.

Here I pull up my carriage, entranced. For the twilight mountainside is ablaze with crimson maples more vivid than spring flowers.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从这首诗的英译中可以看出翁先生还是以意译为主。整首诗都在于传达原诗的意义,而不是字对字的“硬译”。这首诗的题目叫“山行”,意思是“在山中行走”,可是翁先生并没有这么译,是因为他抓住了诗的主旨,全诗描绘的时秋天繁荣的景象,所以他将题目译为Autumn Glory,简洁凝练,一目了然。在第一句中,动词的选择是一大特色,run、winding、climbing、vanishing 、perch几个动词将整个图景描绘地活灵活现,虽然有的动词采用了非谓语形式,但依然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再看第二句,依然是动词的选用让人很欣赏,pull up、ablaze都使得画面更生动。一个形容词entranced更是生花之笔,将作者的喜悦心情一表无余。而将“二月花”译为spring flowers,也显得更简明、清晰、生动,如果直译为flowers in February,恐怕外国的读者就一头雾水了。

再看一下翁显良先生翻译李白的《敬亭独坐》:

The Mountain and I (Li Bai)

High into the sky they have flown, those warblers and pipers, every last one of them. And the cloud sails on, silent, stately, superior.

What of it? We find peace in communion with each other, the mountain and I.

读完译文,给人的第一感觉依然是一种画面感――“众鸟高飞,孤云独去”,只留下我和敬亭山,再读一遍便能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了。“我”独坐在敬亭山里倒觉得很宁静、闲适。“我”和山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首诗的英译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依然是作者对原文景象的描绘和感情的传达,而不是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比如译者就没有将山的名字“敬亭山”翻译出来,因为山的名字并不重要,全诗的意象和作者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此诗的翻译体现了译者高屋建瓴的眼光,其对全诗感情进行了正确解读。

翁先生对李商隐《登乐游原》中的佳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翻译是这样的:“What a glorious sunset! It would be perfect if twilight were not to follow.”

此译文生动地体现出作者的感情。这两句的翻译可以说是尽善尽美,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执著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译者恰到好处地用了一个感叹句和一个虚拟语气,成功地将作者遗憾惋惜的感情表达了出来,堪称佳译。

最后一首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翁显良先生的译文如下:

Upward! (Wang Zhihuan)

Westward the sun, ending the day’s journey in a slow descent behind the mountains.

Eastward the Yellow River, emptying into the sea.

To look beyond, unto the farthest horizon, upward! Up another storey!

从这首诗的译文来看,翁先生在翻译中采用的策略还是比较灵活的。第一句他加了“westward”一词,使译文更有画面感,因为人们常说“日落西山”,太阳到西边的时候就说明已经到了午后。第二句也加了“eastward”一词,与前一句遥相呼应,黄河东流入海,“emptying”一词显示出了黄河奔腾不止的宏伟气势,表现出一种壮丽宏伟的画面。三四句作者译得很轻巧,用了“upward”一词,符合英文简洁的表达习惯,举重若轻,翻译得十分灵活。

对于英译汉诗是否需要按照原诗的形式押韵,翁先生赞成适当押韵而不拘守原作的韵式。因为英汉语言的差异性,要实现像汉语一样完全对等的押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要是完全不押韵又不能表现出原诗的音韵美,所以适当押韵是一种很好的原则,在翻译诗歌的时候不妨也遵循这个原则。

综上所述,翁显良先生的翻译方法是很灵活的,最大的特点是尽可能地再现原诗的意象,传递原诗的感情,而不是照字译字,这在诗词的翻译中尤为难能,也是非常值得后来者学习的。翁先生作为中国古诗英译第一人,为古诗的对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永远值得人们景仰和学习的。

(陕西师范大学)

上一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畜产品加工学... 下一篇:四川皮影造型的服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