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变化”说课

时间:2022-10-10 07:01:55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8.2“速度的变化”.)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其前后联系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用变量来描述的数量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函数概念的一个核心要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对变量的形成已有了初步认识,这是学习函数的基础.在此刻之前,已学习过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并已掌握用列表、列关系式和图像的方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要求学生能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观察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说出图像所表示的丰富内容.在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用数学的符号语言表示多彩世界的作用,发展符号感,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讲解速度变化与时间段在图像表示时的基本形状.(以时间为横轴,速度为纵轴.)

3.教学目的

(1)通过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实际情境,进一步经历从图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加深对图像表示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从图像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2)给出实际情境,能大致描绘出它的关系图.

(3)鼓励学生大胆、合理地解释实际情境,为学习数学树立信心,提高兴趣.

(4)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和解释身边发生的数学现象,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通过看图、识图,分析速度与时间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有条理的语言刻画现实情境.

难点:由图像描述速度与时间的变量关系;由实际情境描述大致图像.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引导发现法为主体框架,以“问题情

境──例题讲解──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了不同的方法.通过图像描述变量关系,既是本节课的难点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可设计引导步骤,分解知识与技能的难点,循序渐进.

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索思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积极思考探索,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总结”过程,以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其独立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会”变成“主动会学”.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总结出几种基本图形中速度变化与时间段在图像表示时的基本形状,而后引导学生在观察复杂图形中从中分解出基本图形,抓住关键点或关键词,同时在学习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节课将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与实物投影仪进行教学.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的判别”说课教案 下一篇:初中英语中的特殊否定句(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