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丝绸之路甘肃段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2-10-10 06:49:39

简论丝绸之路甘肃段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甘肃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由之路,也是丝绸之路的关键区段;不仅河西走廊,整个甘肃从陇东泾河流域到渭河流域以至洮河流域,都是丝绸之路上中西交通的要道。丝绸之路甘肃段有着独特的时空背景和价值内涵,其现存的典型遗址在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内涵构成方面充分佐证了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丝绸之路;甘肃;物质文化;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38-05

甘肃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由之路,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演进的重要区段;分布在丝绸之路甘肃段上的遗产点是构成丝绸之路物质文化遗产(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甘肃已经有多处遗址、石窟寺、古建筑、古墓葬等被初步确定为丝绸之路的典型遗产(见表一),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整体申遗项目。它包括关隘、驿站、石窟寺院、城址、墓葬等类别,主要可分为交通道路系统遗存、文化交流成果遗存、城市聚落遗存三类性质。但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和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整体价值至今尚无定论,直接影响到申报文本的编制;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和文化路线有何联系和区别,亦无系统探索,关系到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准确判断。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这些问题做些粗浅探索。

一、 相关概念辨析

(一)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初仅指19世纪外国探险家和地理学家对作为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交通网络的称呼。①丝绸之路作为交通道路很早就存在,但经学术界正式命名后,其内涵在近代以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认识领域的加宽而日益拓展。19世纪以来,中亚历史考古的进步和东方学的兴起,使得丝绸之路的影响愈发广泛,其内涵中不断加入了诸如陶瓷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宗教之路等丰富内容,最终使学界形成了文化线路是丝绸之路本质特性的基本共识。在丝绸之路的物理线路方面,继中国西北通往中亚、西亚、北非、欧洲的传统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之外,学界相继又提出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东北亚丝绸之路,乃至唐蕃古道。结合以上因素,概而言之丝绸之路的含义目前有两大类型、四个方面的区别(表二)。本文是从第三个层面来理解和使用丝绸之路一词的,即古代中国与西方通过传统交通干线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而开展的文化、经贸交流。

(二)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是通过社会传播的规范、知识和行为方式。物质文化是文化门类中一种特殊的研究对象。它是相对于主体(人和社会)而言的客体(物和物质)本身的文化或保留在客观物体上的文化。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物质文化的形式还应包括被文化所决定的人类行为所改变的那部分环境。简而言之,物质文化是文化行为所创造或改变的物质形态,它既是文化,也是文化的产物。

以此推知,所谓物质文化遗产就可理解为是遗存至今的古代物质文化形态,或可以视为“历史物质文化”,近乎我国现行的“文物”概念。

(三)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

如上所述,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就是指保存至今的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变迁的物质形态。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是指丝绸之路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以来,甘肃境内各时代积累、保存至今的各类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变迁的物质形态的总和。同时,由于文化是一种适应性的策略,为了成功,它通常和环境密切配合;从自然界在人类发展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来看,时间越早,人类就更加而直接地依赖其环境,把改造和利用环境作为首要的工作。从这个意义而言,丝绸之路甘肃段作为依托交通道路而形成的综合性文化交流线路中经久不衰的组成部分,其自然环境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文化景观的某些评估要求应该是判断和识别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构成及其价值的重要方法。

二、 丝绸之路甘肃段背景述略

甘肃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省境分别与新疆、内蒙古、宁夏、四川、陕西、青海六省区接壤,处于交通东西、襟带南北的天然形胜要地。虽有高原、丘陵、河谷、山地以及沙漠、戈壁、绿洲等交错分布,东部的河谷地带与平坦的河西走廊构成天然的道路交通基础,易于通行;从气候条件看,甘肃省处于我国气候自东南温暖多雨带向西北内陆干旱少雨带逐渐变化的过渡地带,境内由于许多高山和隆起的甘南高原,使气候变化出现复杂的格局。在这种环境下,易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畜牧业。总而言之,甘肃境内具备开通和保障畅通国际大通道的客观物质条件。

由于甘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因此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甘肃是中国西北的核心区域。从中华文明公认的发展进程来看,甘肃是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甘肃周边的青海、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历史上与甘肃关系至为密切,经常处于同一级地方建制辖区之内;敦煌以西之西域也经常由甘肃地方主官来节制。②相对于古代长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而言,陇右是关中的屏障,河西又是陇右的屏障。陇西、陇东地区与关中地区关系尤其密切,故常以关陇连称。因而历代中央政权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经营:驻兵屯戍,保障治安,保持河陇的稳定以及丝路的畅通;移民实边,开荒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牧业生产,改善当地军民生活,并支持西北国防,减轻内地传输之劳;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对周边民族的茶马贸易,密切中外以及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保持安定局面。正由于此,所以在古代大多数时期内,甘肃的经济包括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和商业,都是相当繁荣的。这为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持续开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即商品交换必需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三、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问题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古代甘肃在中西交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丝绸之路自长安、洛阳出发后,西去不论走哪条路,甘肃都是必经之地。经过漫长的岁月、多变的政治形势和不断发展的交通条件,这条线路的物理存在已经荡然无存,但我们仍可结合文献记载、历史事件和历史遗存等还原出它的大致行经之地。

对于丝绸之路东线交通线路的研究,19世纪30~50年代大致是一个时段。据《丝绸之路文献叙录》③汇编,可以看到裴文中1948年发表在《边政公论》上的《史前时期之东西交通》和姚玄华1933年发表在《新亚细亚》上的《西北交通之史的研究》等文章集中谈到这一问题。但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和文物考古等基础学科的落后,此类研究处于文献考订阶段,尚无实地考察。

19世纪80年代,对丝绸之路东线交通的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齐陈骏④、杨建新⑤、鲜肖威⑥、吴iJ⑦、鲁人勇⑧等人纷纷撰文。由于他们身为西北本地学者,大都能以实地考察和考古成果为基础,并参引文献互证,所以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大大提高。1989年出版的《甘肃古代史》更是以新中国建立后考古新发现的资料为基础,对丝绸之路在甘肃的行经路线做过全面的介绍研究。进入90年代,以《丝绸之路》杂志的创办为契机和平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掀起一个高潮,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研究随之也日益深入广泛。2000年出版的《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⑨,更是丝绸之路交通研究的集大成者,惜其征引文献多不录今人研究,而使一些关键观点的采信与学术沿袭无从掌握。另外,冯国瑞、初世宾、李并成等专心于西北史地的专家也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河西等单元区段的具体路线进行了考订。

综合这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形成如下核心观点:(一)丝绸之路甘肃段东连陕西,西接新疆,是公认的整个丝绸之路的关键性线路,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二)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严重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在甘肃、陕西交界地带受陇山关隘约束,在陇中地区受黄河关津渡口集散,在河西走廊地区受水源地制约,从而使其交通路线在始终变动过程中又体现出相对的固定性。(三)丝绸之路甘肃段还深受当地政治格局变迁的影响,在统一时期与割据对峙时期、和平与战争时期,线路走向都有明显的变迁更替,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值得注意的是这条丝绸贸易之路并非是一条一成不变的固定线路,而是不断开拓、不断变化的西行通道,是古代中西方陆路文化、经济交流通道的泛称。

同时,本文认为以上诸多研究尚不能完全视为对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研究。不言而喻,丝绸之路的交通线路和贸易线路,乃至文化传播路线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以上诸说所探讨的线路,其实只是各个时代的主要交通干线、驿道和贸易商道。这些因素当然也是文化传播的线路和文化遗产附着的核心地区,但却不能因此代表或代替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核心价值。⑩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作为一种信息反作用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不仅取决于文化的内涵,还取决于它存在和沿续的时间纬度和空间场景;文化的生命力往往在传播中得以体现。但文化的传播不仅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更是一个选择和接纳的过程。

对丝绸之路文化线路而言,它虽然是沿着植被空间格局中形成的天然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但其贯穿其中的文化传播决不是简单地被货物般地、直线型地由此地贩往彼地,而只能是逐步地选择、吸收、融合,并像血脉一般浸染整个丝绸之路经行区域,甚至影响到更远区域的过程。受甘肃天然走廊形态的狭长地带决定,说丝绸之路文化在甘肃历史时期基本上传播或影响到了现今甘肃从东到西的每一个市、州地域,毫不夸张。因此,研究甘肃境内古代主要交通路线只能为丝绸之路甘肃段主干线路的空间分布提供坐标参照,而所谓丝绸之路在甘肃段的具体线路实际已经成为一个假命题。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大致勾勒出一幅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图像:丝绸之路甘肃段东连中原,西接西域,北通蒙古草原,南达青藏高原,是中国丝绸之路的关键性路段,中原通向西域中亚的交通枢纽和咽喉。丝绸之路甘肃段自汉代张骞两次出使、开通西域以来,便在天然地理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交通干线,以后历代相继沿用。这条东西向的交通干道以穿越甘肃中部的黄河为界,基本上可分为陇右段和河西段两个区域。河西段的交通路线相对比较集中而固定。陇右段又可分为北道和南道。北道从长安沿泾河河谷进入甘肃东部,出萧关,穿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复从今甘肃靖远境渡黄河西去武威与河西段接通;南线从长安沿渭河流域F河河谷翻越陇山进入甘肃,大致经今张家川、秦安、通渭、定西安定区抵达今兰州市地界,渡过黄河后沿庄浪河流域,经乌鞘岭抵达武威与河西段接通。河西段的交通路线相对比较集中而固定,在东端有武威作为区域中心,在西端通过著名的阳关、玉门关(历代玉门关关址并不相同)分途进入新疆。这时期,通过天水、甘谷、陇西、临洮、临夏通往青海的道路也是一条重要线路。以上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主干路线虽然是比较固定的,但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军事形势的演变,其线路走向都有变迁更替,其繁荣兴废在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分。因此,丝绸之路各时期的微观线路颇有变化,在主干线之外还有辅助线路。主线和辅线共同构成了各时期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网络,从而使丝绸之路文化更深刻、更广泛地浸洇到甘肃境内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时代跨度大、内容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四、 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价值特征

文化的传播与保存是其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特征。其中文化的载体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载体大体可分为人化的载体和物化的载体。思想、语言、风俗、信仰等属于人化载体,其具有特殊价值的我们可将其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器物、构筑物等属于文化的物化载体,其中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我们将之列入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范畴。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化的载体既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媒介和基地,也往往同时是文化的形态和成果。我们今天给予高度关注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线路)的遗存性质其实就是丝绸之路文化从历史沿续至今的物化载体。丝绸之路甘肃段即是丝绸之路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于每个时代在甘肃广大地域中留下的连续性物质痕迹和精神记忆。

丝绸之路甘肃段地处农业、牧业和绿洲文明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其文化遗产既有作为整个丝绸之路的一个区段与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又体现出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域性特点,反映了中西方不同地域文明交流、融合的完美结合。同时,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中国范围内就新疆而言它是内地,就内地中原而言它又处于边陲,文化遗产因具有强烈的过渡色彩和融合趋势而显得更加内容丰富而意蕴深厚。

丝绸之路甘肃段和其他各段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

其一是宗教遗存,特别是佛教寺院石窟规模巨大、保存丰富、时代序列完整、艺术成就卓著。古代世界性的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祆教和佛教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痕迹,并体现出强烈的过渡色彩。甘肃的佛教类文化遗产特别是石窟寺是佛教及其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实物标本,具有序列完整、延续性强、规模巨大、内容丰富、保存完好等显著特征。过渡色彩比较浓厚,在地域上自西向东,在时间上从早期到晚期清晰地体现出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并最终成为中华文明有机组成部分的轨迹。丝绸之路甘肃段上分布着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群等重要石窟,中、小型石窟超过100多处,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艺术成就上,在丝绸之路各段中都首屈一指。

其二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畅通的保障设施,如驿站、关隘遗址和城市聚落遗址保存非常丰富而完好,特别是丝绸之路不能全线畅通和低潮时期的文化遗产保存非常丰富。丝绸之路甘肃段是东西方交流阻塞时期和中原、西域战乱时期(十六国时期的五凉政权)保留中原传统文化的理想场所。甘肃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在丝绸之路畅通时期及时与外界交流沟通,在阻塞和低潮时期能够自我保存。这一方面决定于中国文化的韧性和厚重,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城市设置、布局的合理,交通邮驿系统的发达,以及军事保障设施所带来的安全与秩序。所以,很多文化遗产与丝绸之路的兴衰相始终,具有其他地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因素,这大大丰富了其文化价值内涵。骆驼城遗址、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果园―新城墓群就属于此类性质的遗址。

其三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丰富,是活的文化,是多元文化在其地域上和平共处、交流融合的杰出典范和物质见证。通过甘肃境内的连接和沟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伊斯兰教和西域文化在此相互影响与交流,现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具有物质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通过一定族群、社团的传承,内化为风俗信仰,具有精神意义。尤其重要的是,丝绸之路甘肃段所蕴含的这种内在精神,将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也为在现实中建立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与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复兴丝绸之路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丝绸之路上的遗产点不但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许多遗产点也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罕见自然美。麦积山石窟的所有洞窟都开凿在高百余米、状如麦垛的山体的陡峭崖壁上,上下层叠,高低错落,十分壮观;榆林窟、玉门关、骆驼城遗址、金塔寺等遗产点所处环境,也分别具有戈壁荒漠、绿洲、高海拔原始森林的自然景观。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论题具体性和针对性,本文基本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内讨论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特性,但由于丝绸之路本身具有的无与伦比的丰富性和广博性,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其作为文化线路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乃至属于其物质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可移动遗产等方面的特性。

[注释]

①⑩田澍、李勇锋:《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丝绸之路》,《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②郭厚安、陈守忠:《甘肃古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甘肃省图书馆:《丝绸之路文献叙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④齐陈俊:《丝路考察记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⑤杨建新:《丝绸之路东段述略》,《西北史地》,1981年第1期。

⑥鲜肖威:《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⑦吴iJ:《两关以东的丝绸之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⑧鲁人勇:《宁夏境内的“丝绸之路”――兼论长安、凉州北道的驿程及走向》,《宁夏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⑨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陈守忠.河陇史地考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2]侯丕勋,刘再聪.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3]田澍.西北开发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孟悦,罗纲.物质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晋西奏乐画像石分析 下一篇:陕西几处土遗址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