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10-10 06:38:18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应注意的问题

1 前言

氯化物(Cl-)广泛分布于天然水中,但含量范围很大。未被污染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的Cl-含量一般在10~20mg/L,而在海水、盐湖中的Cl-含量则相对较高。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离不开氯化物,所以氯化物(Cl-)也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

2 地表水中氯化物的主要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

2.1氯化物的来源

地表水中氯化物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发生源和人为发生源两类。

2.1.1自然发生源

其一是水源流过含氯化物的地层,导致食盐矿床和其他含氯沉积物在水中的溶解;其二接近海边的河水或江水往往有时受潮水及海洋上吹来的风的影响,水中的氯化物含量就会升高。

2.1.2人为发生源

来自化工、石油化工、化学制药、造纸、水泥、肥皂、纺织、油漆、颜料、食品、机械制造和鞣革等行业所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所含的氯化物是地表水中氯化物污染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中氯化物的含量较低,但也是地表水中氯化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2.2氯离子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

氯离子是保持人体细胞内外体液量、渗透压以及水和电解质平衡不可缺少的要素。氯化物含量过高时,可干扰人体电解质平衡,使人体细胞外渗透压增加,导致细胞失水,代谢过程出现故障。水中的氯离子达到一定浓度时,常常和相对应的阳离子(Na+、Ca2+、Mg2+等)共同作用,使水产生不同的味觉,使水质产生感官性状的恶化。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氯化物含量较高,不进行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破坏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使水质恶化,导致渔业生产、水产养殖和淡水资源的破坏,严重时还会污染地下水和饮用水源。当其氯化物含量大于250mg/L,则不适合作饮用水。因此,氯化物作为109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的补充监测项目,越来越受到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重视。

3 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硝酸银滴定法GB/T11896-1989是基层环境监测站在实际工作中测定水中氯化物的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也都比较成熟。其他方法如离子色谱法设备太昂贵,硝酸汞滴定法使用的汞盐有剧毒而不被推荐。

4 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样中的氯离子,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银盐,以铬酸钾指示终点。这个方法的特点是所需的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但由于必须有微量硝酸银和铬酸钾反应后才能指示终点,所以硝酸银的用量略高于实际需要量。

4.1熟悉方法原理

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

Ag++Cl-AgCl

2Ag++CrO42-Ag2CrO4(砖红色)

4.2调节好水样的酸碱度

硝酸银滴定法不能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进行,酸性太强CrO42-容易水解,Ag2CrO4砖红色沉淀将出现过迟,甚至不会沉淀;碱性太强容易造成Ag的沉淀,所以适宜的范围在6.5~10.5。

4.3准确消除干扰物

遇到干扰影响测定,又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可以先了解一下其他项目的测定值,比如高锰酸盐指数,再按要求对水样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同时可以和水中的硬度作比对,因为氯化物高的水往往硬度也比较大。

4.4控制好铬酸钾指示剂的浓度和用量

在50~100ml滴定液中加入5%铬酸钾溶液1ml为宜。若铬酸钾浓度过高,终点出现过早,且溶液颜色过深,影响终点的观察:若铬酸钾浓度过低,终点出现过迟,也影响滴定的准确度。

4.5把握好滴定速度

空白要逐滴滴下,开始速度以每秒3-4滴为宜(注意要用力振摇),接近终点滴速以每次半滴为宜(轻轻振摇),以免过量,但也不能过于缓慢,整个滴定过程要控制在15分钟之内完成。

4.6时刻注意颜色的变化

由于指示剂是有色的,再加上滴定过程产生的白色Ag沉淀,会影响分析人员对颜色变化的观察,可以在锥形瓶下放一张自纸,以便于观察,同时也可采用做平行双样的办法来解决。

4.7硝酸银溶液的标定

在良好的保存条件下(避光、冷存),硝酸银溶液一般是很稳定的,可保存三个月。如果超过三个月,则应重新用氯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标定,但完全没有必要天天标定。

4.8正确使用滴定管

也就是要熟练掌握滴定管的操作,这是容量分析的基本功之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滴定几个样品时,每次滴定液面起始读数应尽量一致,以消除因上下刻度不匀引起的误差。

上一篇:浅谈建筑电气火灾预防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井”在民航油库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