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一趣 第2期

时间:2022-10-10 06:35:45

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竹雕在我国由来已久。竹雕源于竹器,从使用竹器的史前时代开始,到竹雕艺术鼎盛的明清时代,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这种艺术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到唐代竹雕才真正成为一种艺术,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明清时期竹雕大盛,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竹雕的方法有很多种类,刀的韵味丰富,雕刻者寄情于竹,用刀来传达自己心中的情感,凭借自己精湛的技术和悟性,恰当地运用各种雕刻方法。主要的雕刻方法有圆雕、透雕、浮雕、深雕、留青雕、深刻、浅刻,其中留青雕最为特别。留青雕又名皮雕,将图文留于竹皮上,其余铲去为底。再将图文以浅刻法,分出层次,使具有深淡的墨色效果,为留青雕之上品。用以表现字画的用笔,用墨为其特色,常见于笔筒、臂搁、扇骨上。

竹雕作品有的简单凝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现在传世的作品主要为明清件,品种纷繁,甚为精湛。那些技艺非凡的名工巨匠,运用他们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法,把我国的雕刻工艺推至空前的鼎盛阶段。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的小巧精致,玲拢剔透;有的细密入微,精美绝伦。后世提到竹雕都不得不提明清工艺,确实明清竹雕艺术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竹雕大致可分为实用器和陈设摆件两大类,实用器中又以文房用品最为多见,主要有笔筒、臂搁、洗、印章、杯、壶、盒、炉、香筒等。摆件则以人物、花鸟为题材的作品为主,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多以竹根采用圆雕、透雕等技法制成。题材多为羽毛、花卉、走兽和山水建筑,竹根雕有历史、戏曲、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的题材。

中国明清时期的许多作品,在当时就是供人把玩的,或置于客厅,或摆设于书房,既当器物使用,又供亲朋好友欣赏;空闲时,则捧握于胸前,摩挲中把玩端详,作消遣之娱。这些古旧竹雕器件,流传到今天,当然成为一件件艺术珍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竹雕作品由于其特殊性,不宜将其封存,因为那样做,会适得其反,最好的收藏办法,还是向古人学习,以把玩代收藏。如果器物表面产生污垢,千万不要用肥皂或者清洁剂之类的化学品洗刷,而应该用柔软的绒布轻轻地擦拭,持之以恒,做到经常化,这样可以保持其表面光亮润泽。若遇陈年积垢,用绒布擦拭难以奏效,不妨汲取适量的黄酒作擦拭剂,这样既清除顽垢,又起到了保护作用。长期置放在干燥之处,它会干裂变形,失去光彩。所以绝对不能放在干燥的地方,以免干裂。当然对于竹雕最主要的还是应该经常在手中摩挲把玩,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加光润,更宜长久收藏。

竹雕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竹雕艺术清雅脱俗,以刀,以竹为纸,历来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作为文房一宝,我们也不妨拥有一件,置于书房,把玩赏鉴,不失为生活一趣。

上一篇:风雅别致的中药联 下一篇:缺字联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