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不应忽视肝功能检查

时间:2022-10-10 06:02:08

治疗乙肝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原则还是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为掌握病情,患者常常需要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复查(急性期,1~2星期复查一次;慢性化后每月复查一次或视治疗情况而定;病情稳定后每3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在复查时,有些乙肝患者只检验“乙肝五项”,而不检查肝功能,认为根据“乙肝五项”中“+”号即阳性的多少(目测结果)或者数值的高低(用酶标仪判读),就可知道乙肝病毒在体内是否复制、病情是否严重。

其实,这种做法有不妥之处。

误区一:错误地认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显色淡、数值低,甚至是“-”号即阴性,就说明病毒在体内浓度低,复制减弱。事实上,现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乙肝五项”的试剂盒大多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出报告的时间,但容易出现随着被测物浓度的升高反而显色减弱,甚至不显色的现象,从而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误区二:错误地认为,以前检查时肝功能都正常,这次再检查白花钱;只要“乙肝五项”的化验结果中的HBsAg、HBeAg数值比上次低了,甚至变成“-”号了,就说明病情减轻了。事实上,“乙肝五项”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虽然绝大多数情形下可以反映出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感染、复制程度,但病情的轻重却是看乙肝病毒是否损害了肝脏功能,而肝细胞是否受到了破坏,是通过肝功能来体现的。所以,反映病情轻重的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指标,应是看其肝功能检查是否正常。

另外,由于存在乙肝病毒基因变异现象,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时,本来应该是阳性的项目可能会变为阴性。所以,化验肝功能还可以弥补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

综上所述,建议乙肝患者复查时同时检验“乙肝五项”和肝功能。如果由于经济原因,两者只能查一种的话,最好检验肝功能。如肝功能正常,且患者自我感觉无任何症状、体征,可不用药物。患者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宣传而乱用药物,因为这样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加重肝脏负担。但必须注意的是,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如肝功能异常,则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并损害了肝脏功能。这时,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医生了。

上一篇:激光打孔再建心脏“血管” 下一篇:黑道兄弟――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