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初中学生唱歌“跑调”

时间:2022-10-10 04:31:54

浅议农村初中学生唱歌“跑调”

【中图分类号】G632.4

因音乐课不属于升学考试的科目,在农村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音乐课成了“唱歌课”,并且唱歌总是“跑调”或“跑音”。由于农村学校音乐教学仪器及设备的奇缺,老师上课只能是一首歌和一张嘴,特别是教唱课本上的歌,学生根本就不感兴趣。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唱歌的积极性和热情,是每个音乐教师面对的挑战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教学现状

1、关于变声

男生在七、八年级变声比较明显,女生不太明显,九年级男女生都趋向稳定。变声期,学生声音容易疲劳导致沙哑,如不科学发声歌唱就会导致声带充血病变,留下终身遗憾。因此,声带在未发育之前,学生必须要学会科学带有气息的发声方法轻声歌唱,声带才能得到健康完善的发展,也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

2、关于音准

音准在于听觉,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是关键。有些学生由于变声期,自己知道唱不准但无法控制。还有些学生唱不准,但自己全然不知,所谓的天生五音不全,这类学生唱歌总是“跑调”或“跑音”,要把歌唱准简直是“要命”。

3、关于情感

学生唱歌一般缺乏丰富的情感,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某些歌曲不熟悉,情感体验不够深刻。

二、原因分析

对于初中学生唱歌易“跑音”或“跑调”、乐感差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师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受“音乐课是副科,学校不重视,家长有偏见”等消极思想的影响,音乐课教学存在“出力不讨好”的状况,教师上课消极敷衍,缺乏责任感,把音乐课让给学生做其他文化课的作业,致使音乐课随意应付,形同虚设。学生在音乐课上随心所欲地错误喊唱,课下又放任自流地盲目模仿。在没有得到及时引导和正确学习的情况下,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和审美取向,对声音的高低、好坏及歌曲的良莠缺乏正确的认识。

2、教师缺少必要的基本技能指导。部分音乐教师浅显地认为新课标要求淡化技能,课堂上没有必要对学生唱歌进行技能方面的指导和要求,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两个层面,在情景创设、音乐活动方面下大工夫,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响亮的集体声音效果,忽视了“知识与技能”层面,对学生的演唱环节缺少必要的基本技能的指导,学生“跑音”、“跑调”现象被掩盖在热闹的表象背后。

3、学生缺乏锻炼展示的机会

以集体授课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虽然也是面向全体学生,但仍不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充分的展示机会,这需要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加以弥补。然而,有些学校却取消了所有文艺活动,将学生与艺术熏陶隔离,使学生丧失了艺术表现的机会,阻碍并影响了学生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力的发展。

4、中学生处于变声期,声音较难控制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声音上会发生由童声向成人声音过渡的较大变化,我们称之为变声。处于变声期的中学生,由于声带突然发生变化,(男生声带变宽变厚,女生声带变窄变薄,并伴有充血红肿现象。)发音时会感到极大的不适应,声音沙哑、低沉,音色暗淡,歌唱时运用不够自如,稳定性差,往往出现暂时失控现象,极易出现“跑音”、“跑调”现象。

三、应对措施

1、激发学生歌唱热情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歌,可是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喜欢唱象周杰伦等歌星的一些现代流行音乐。难道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差距太大?

一般来讲,现在的音乐教师只把旋律教会就OK了,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只做简单介绍或干脆不介绍。比如是上个世纪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很遥远了,像抗战时期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现在的学生,包括教师自己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难以把握和拿捏了,学生学起这些歌来,自然就没有兴趣了。因此,在教唱这种题材的歌曲时,教师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最好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有关影像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饱满的情感,激昂的情绪来引导、感染学生演唱,激发学生唱歌的热情,使单调的唱歌课更加充实和丰富。

2、正确应对变声期

初中生在音乐课的唱歌课中,都面临着“变声”的麻烦,所以正确对待变声期——让学生明白变声期保护嗓子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声音发展经历三个时期:童声期、变声期、成人期。变声期又分为三个阶段:变声初期、变声中期和变声后期。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变声期嗓子的变化,明白变声期的声带常处于充血或生理的炎症状态,声带失去控制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变声期的唱歌指导。

3、注重唱歌技能指导

(1)劳逸结合

作为音乐老师,要让学生注意劳逸结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酌情使用嗓子,尽量多听少唱,轻声唱或低八度唱等方法,使学生得到适当的休息。

(2)呼吸训练法

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黄银娥将这种训练技巧编成七字口诀:“气息走在歌唱前,放飞风筝拽紧线;长音练习像闻花,跳音呼吸狗吐舌;肢体语言助歌唱,‘无声练习’固方法。”有助于理解呼吸训练的方法。

(3)假声引导法

在歌唱教学中,训练学生音准时,除了反复聆听音乐,培养音乐的耳朵外,教师可运用“假声引导法”来辅助教学。七、八年级学生处于变声期唱歌时发声较困难,容易造成跑调。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引导学生运用假声演唱、轻声演唱等方法。例如:在教唱歌曲《摇篮曲》时,教师要反复强调歌曲的风格,让学生从情感上真切体会歌曲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自主的,富有表情地轻声演唱。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学会运用带有气息的假声演唱歌曲中的高音。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假声引导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唱歌热情,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歌唱方法,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上一篇: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分析 下一篇:重视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