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一种终生运动方式

时间:2022-10-10 04:13:07

步行:一种终生运动方式

从步行中受益的人,自古至今都多的是。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一生没有停止过步行锻炼,80岁高龄时还经常背着重物走在大街上。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与步行结缘,一次他到比利时王国访问,人们在张灯结彩的欢迎他的火车站里找不到他,谁知,他却于前一站提前下车,步行走到了王宫。当国王和王后问他缘故时,他回答说:“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无穷的乐趣。”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也是一位步行爱好者,就是在患有重病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放弃过行走。他说,步行使我心情舒畅,把我虚弱的身体变得健壮起来。

世界心脏病学之父、美国人怀特,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步行对健康有特殊益处”的论断,建议“每个人都应当把坚持每天步行当成一种有规律的终生运动方式”。他身体力行,天天不间断行走,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在北京访问时每天还都要上下爬12层楼梯。

行走,是全身组织器官的运动,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运动的加强。有人给它总结出六大益处:

1、有利于骨骼、肌肉的坚强度增加,使人的关节灵活;

2、能使呼吸肌发达、肺活量增大,使气的交换能力得到加强;

3、能使心肌发达、血液的贮备和输出量增多,使心力得到加强;

4、能使人胃口大开、食欲改善、消化吸收率提高,使营养之源更加丰富;

5、能调节大脑机能,使人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动作协调、记忆力增强、睡眠状况改善;

6、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自身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增强。

有人通过对500名试验者步行结果的测定得知,每天能坚持走30分钟(大约3~6公里),或每周走25公里路程的人,都吃得香、睡得香,10年之内基本不生大病,且体重也未增加1公斤;而每周运动1小时的人,却大都表现出饮食欠佳、失眠和疾病不断,且体重会增加6~9公斤。

一项调查说,步行可以使冠状动脉硬化的斑块发生逆转,并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有研究证明,每天步行3次,每次走30分钟以上的人,患糖尿病的机会比经常不运动者要低25%。

美国科学家对一组年龄在60岁以上、患有膝骨性关节病的老人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每天都能坚持行走的老人,3个月后明显改善了行走困难和平衡失调的症状,基本解决了因平衡失调造成的跌倒问题。

日本学者提出“日行万步”的锻炼目标,按平均每步距离为70~80厘米计算,大约就是3~3.5公里。许多日本人在上下班时都选择了放弃坐5~7站车的享受,而改为有意识地行走一段路程。在城市的上班高峰期,公共汽车的时速(含停靠站的时间)为20公里/小时,电车12里/小时,地铁25公里/小时,乘2公里的车加上等车的时间,一般就得10分钟。如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走完这段路,不过20分钟。换坐车、等车为走,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等车和挤车对心理的不良影响,无疑是对健康有益的举措。有报告说,日本人平均寿命的不断增高与此举有直接关系。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综合多种研究结果后提出:步行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号召人们迈开双脚走起来。目前,仅北美洲每天都有8000万人参加步行运动,欧洲人更把步行当成是一种时尚。中国以步行为锻炼手段的人数可以亿计,到处可以看到人们三三两两或快或慢、或走或跑的身影。

安步当车,生命曲线会顺着它的延长线向远方增长;锁住双脚,生命曲线会随着它的弯曲度不断缩短。

上一篇:哪些疾病易与性病混淆 下一篇:孩子写字慢,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