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制度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时间:2022-10-10 03:25:50

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制度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旨在严把教师入口关,从源头上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现存的问题。然而,如何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并非易事。

近些年,我国积极探索了以教师资格考试为主要手段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那么,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是否也能建立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呢?目前还不太具有可操作性。其一,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小学不同,中小学考试科目只有18个,而中等职业学校依据最新颁布的专业目录有321个专业,每个专业建立资格考试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按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大类来构建,也需要制定18个专业大类的考试标准,可操作性较差。其二,“双师型”教师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资格考试必须考核操作技能。虽然考核技能是可行的,但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当然,还可以借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的职业资格考试的做法,考核申报专业的“应知”和“应会”,前者主要是考核专业知识,后者主要考核操作设计能力。但这等于用职业资格标准代替专业考试。综上,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处于两难境地。

际通行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认定路径为: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准入条件,达到条件后再考核教学能力。澳大利亚TAFE学院教师的任职资格是,接受过大学教育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育,具有5年专业实践经历,持有教师资格证书,通过“培训与评估”第四级证书和工作场所训练。新招聘人员先做兼职教师,5年以后评估合格的教师才能转为正式教师。在英国的继续教育学院(类似于我国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中,教师首先需具备行业或者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教师教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才能成为职教教师。新加坡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人。同时,鼓励有成就的工程师、技师进入教育行业做兼职教师。汲取国际经验,我国近些年针对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也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三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助理以上非教师所需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高等职业学校半数以上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非教师所需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二级以上职业资格(执业资格)。

鉴于我国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教师资格制度可以分省制定。在东部地区,职业教育相对发达,职校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实行较高的准入制度,以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专任教师缺口较大,若采取资格考试制度或规定一定年限的企业实践经历,势必导致专任教师缺口进一步增大,可以考虑采取折中的办法。比如,天津市教委规定:新教师在上岗前必须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三个月的专业实践训练,并与岗前的理论、政策、法规等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经过考核或鉴定,合格后方可聘任为正式教师。招聘的新毕业研究生上岗前要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践,全面熟悉了解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

上一篇:中国当好参与者更符合实际 下一篇:因“词”求“境”,烛隐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