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四种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法

时间:2022-10-10 02:40:26

小儿四种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法

小儿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物比较好奇,但由于识别危险的能力较差,所以,他们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伤害。有调查资料表明,52%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在家中。因此,作为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与健康,掌握一些家庭急救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常见的小儿四种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方法。

一、异物卡喉

异物卡喉是小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该意外发生的原因多半是小儿吃糖果不慎,或者在玩耍时吞入小的物品。发生这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将危及孩子的生命。家长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急救:

1.家长取端坐位,让小儿头部下垂,俯卧于其大腿上,然后用手掌适当地用力拍击小儿的后背双肩胛区,以促使异物咳出。

2.让小儿趴在床上,家长用双臂围绕其腰部,一只手握拳,用拇指顶在小儿腹部上方的剑突部位,另一只手握住拳头,用力向后上方迅速挤压患儿的上腹部。挤压一下,放松一下,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需要注意的是,挤压时用力要猛,挤压3~5次即可。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未能奏效,应立即就近将孩子送往医院抢救。

二、烧(烫)伤

发现孩子被烧(烫)伤后,家长首先要迅速解除引起烧(烫)伤的祸源:如果是火焰烧伤,应立即用水浇灭火焰;若是油类物质引起的烧伤,要用衣、物等扑盖灭火,不要用手扑打,以免火借风威,越烧越旺,加重损害;如是被化学药品、开水等灼(烫)伤,应迅速、小心地脱去孩子身上被污染或被浸湿的衣裤,然后进行局部降温。若烧(烫)伤处皮肤没有破损,可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或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40分钟。无法冲洗或浸泡的受伤部位可冷敷。这样可以驱走受伤部位的热量,减轻疼痛,减少损害。应该注意的是,烧(烫)伤处皮肤破损者禁用此法。之后处理创面:烧(烫)伤不严重时,可以在创面上涂抹烧(烫)伤膏,让创面,保持创面干燥。若创面皮肤已被烧(烫)坏,应用一块干净的布盖在创面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的机会,然后将孩子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被烧(烫)伤后,千万不要往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面粉、香油之类的东西,也不要挑破水泡,以免造成感染或给后续治疗带来麻烦。

三、外伤

当孩子不慎拉伤肌肉、肌腱时,家长应立即让孩子停止活动。如孩子摔伤了腿,但站起来后尚能活动,说明未发生骨折,可将孩子皮肤擦伤的部位用清水洗净,涂上红药水或外敷云南白药,然后用纱布包扎。若受伤部位出现肿胀、疼痛时,可用冰袋或凉毛巾冷敷10~20分钟。这样能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

若孩子发生了骨折,应马上送其到医院。在去医院的过程中,应避免挪动孩子的骨折部位。另外,孩子摔伤后,在不能确认其是否发生骨折以前,不要按摩及揉搓受伤部位,以免加重其病情。

四、误服有毒物品

一旦确认孩子吃了有毒物品,家长就要马上对孩子进行催吐。家长可用手指或筷子(筷子头上要绑一块纱布,以免损伤孩子的咽部)伸进孩子的口腔刺激其咽部,让其呕吐。在催吐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同时,可迅速煮一些绿豆汤或沏一杯淡盐水,让孩子服下,以此来给孩子洗胃。然后可继续催吐。

采取上述措施后,要立即将小儿送到医院进行诊治。去医院时要带上孩子的呕吐物及吃剩的东西,以帮助医生对患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当小儿发生意外伤害时,家长要镇静,并应果断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同时要注意观察小儿的生命体征。如果经过初步处理后,小儿的伤情未见好转或加重时,应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情严重的小儿,家长则要一边进行紧急处理,一边呼救120,切不可消极等待,以免错失良机。

上一篇:常吃冻豆腐能降低胆固醇等 下一篇:这种不自觉的流泪是咋回事